交叉腿雙手下垂的肢體動作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原因,組成了家庭、企業(yè)、社會,也就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人類進化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文字、科技一類的東西,但作為靈長類動物的人,一直附帶著動物的本性——肢體語言。肢體語言很復雜,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種手勢,一種姿態(tài),可能蘊含著極其豐富又很難捕捉的信號。肢體語言也很簡捷,因為人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屬性,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表象,肢體語言就不難被接受、理解或解讀。讓我們從頭到腳來“解剖”一下人們的肢體語言。
頭部表情和動作
人類的表情中,喜、怒、哀、樂、悲、恐、驚七種狀態(tài)中,只有喜與樂結(jié)合產(chǎn)生的笑容才是最豐富最具有意義的。但笑有許多種,微笑、大笑、真笑、假笑,還有中國人形容的陰笑、陽笑、皮笑肉不笑。有幾個簡單明白的笑容在人際關(guān)系中尤為重要。第一,你想知道對方的笑容是否真誠,首先應該觀察他或她的眼睛,觀察對方的眼角是否有“魚尾紋”,因為據(jù)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眼部周圍肌肉的收縮是完全獨立于我們意識之外,只有發(fā)自肺腑的真心笑容,即由于開心而發(fā)出的笑容會使雙唇后扯,嘴角上提,帶動眼部四周的肌肉收縮,而假笑、不真誠的笑、應付的笑只會牽動嘴巴周圍的肌肉,因此細紋只會出現(xiàn)在嘴角四周。通常拍照時說的“茄子”,那只讓嘴角上提,是有形無神的笑。第二,微笑在人際交往中最常見。它是一種展示幸福與開心的信號,也是一種順從的信號。微笑有四大標簽:一是微笑具有感染力,你笑得越多,其他人對你的態(tài)度就會越友好;二是當人們?nèi)鲋e時,左側(cè)臉龐的微笑看起來會顯得比右側(cè)的更加明顯,那是因為控制面部表情的神經(jīng)元大都集中在右腦;三是開懷大笑是最好的良藥,據(jù)驗證,成年人平均一天只笑15次,而一名兒童每天笑幾次?400次左右!因為笑,尤其是開心的笑,能讓人體產(chǎn)生一種感覺更為舒適的物質(zhì)——內(nèi)啡肽,舒緩壓力,減輕傷痛,使人心情愉快;四是女人比男人愛笑,這是由女人的天性或稱之為母愛的本性決定。在同事關(guān)系中,誰都喜歡愛笑(當然不是傻笑)的女同事;在婚姻關(guān)系中,笑聲是一種衡量夫妻關(guān)系是否融洽或者說婚姻是否成功的標準。丈夫能讓妻子笑得愈多,丈夫在妻子心中的魅力就愈大。
頭部表情中,第二是眼神。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是很難偽裝的,但眼神的變幻較快。一個和你交談的對象,不論男女、老少,敢于和你眼神相交流的,應該都是真誠的。那種躲閃、逃避的眼神,飄忽游移的眼神,顧左右而言他的眼神,甚至背對著你的眼神,必定是心懷“鬼胎”的。
頭部動作,比較簡單明了。昂起頭,抬起下巴,表示自信、權(quán)威,甚至有些“狂妄”;低著頭,大多表示謙虛、害羞、卑微;側(cè)著頭,大多表示懷疑、拒絕、反對。頭部動作比較單一,但如果和頭部表情、四肢姿態(tài)結(jié)合起來,那就豐富、準確得多。
上肢肢體語言
這一部分應該是人類肢體語言中最為豐富的一部分。上肢,主要指手臂、手掌、手指的各類動作。上肢的信號中,也有這么幾個標簽符號。其一,隨著人的成長,不管你是否刻意掩飾,雙臂環(huán)抱于胸前這一動作的防御性含義將越來越明顯??梢钥隙ǖ卣f,當一個人感到緊張不安,想保護自己或不愿接受(伺機反駁)他人意見的時候,他很可能就會將雙臂交叉,緊緊抱于胸前。其二,交叉雙臂雖然是一種防范(自衛(wèi)性)的下意識動作,但在公眾場合(社交、職場),當你采取這個抱臂動作時,你在別人眼里的可信度也會隨之大大降低。當你覺得是一種“舒服”的姿勢時,對別人來說,是一種不接受、不采納、不認同、不友好的“無聲的發(fā)言”。所以請記住,所有的肢體語言所傳遞的信息,無論是對接收者,還是發(fā)送者而言,其含義是相同的。其三,雙臂交叉抱于胸前的幾種變異形態(tài)。只要對方交叉的雙臂沒有松開,他就不會改變原本否定的觀點。事實上,很多時候,肢體語言遠比有聲的話語更加誠實可靠。有時候,雙臂環(huán)抱于胸前,雙手緊握,這一動作代表了強烈的敵意。有時候,雙臂交叉但雙手交叉抓握(有時看似手搭在臂上)雙臂,這種自我擁抱式的方法,顯示出此人的不安與緊張,用這種方式安撫、寬慰自己。抓握式的雙臂交叉法代表一種消極、拘謹、緊張的心理。有時候,在社交場合(特別是一群人站立時),有人常常一手下垂,另一手抓握住另一手臂,這類抓握式以女人為多,既說明此人有一定的防御心理,和他人保持一定距離,又告訴身邊的人,她自我感覺“良好”。如果發(fā)現(xiàn)男人站立時雙手下垂,交叉相疊,放在小腹或襠部時,哈哈,這是“護短式握臂”,小腹、襠部是男人最脆弱的部位,站立時的這種姿勢是在掩蓋內(nèi)心的不安。而與此相反,雙手放于兩側(cè)或背后的姿勢是反映自信、開放、輕松的心態(tài)(周潤發(fā)的招牌動作)。
我經(jīng)常在工作中,特別是會議桌上,觀察人們的上半身的肢體語言,那可真是一道五花八門、豐富多彩的風景。比如,上身前傾,表示很關(guān)注你的講話;雙手抱于后腦,上身后仰,當心!他是對你發(fā)言持不同意見;雙手交叉于指根部,那是緊張;雙手環(huán)形放于桌上,那是在說“不”;一手夾在腋下,一手在摸頭或夾著筆或拿著煙,那是對方邊聽你發(fā)言邊已準備好他自己的發(fā)言;單手或雙手像彈鍵盤似的敲打桌面、自己的手臂或膝蓋,此人已有點焦慮。最平靜的姿態(tài)是雙手平放桌上,最開放、輕松并接受你發(fā)言或愿意聆聽你想法的姿勢是雙手一個前臂打開平行地放于桌上。社交場合或工作會議時,最怕兩手空空,此時確實顯得手足無措,破解這種場面的方法,就是手上拿樣東西,筆、煙、茶杯、咖啡、酒、書、報刊、包(女人拿包是一種很好的掩飾肢體語言的方法)。
下肢肢體語言
下肢,泛指腰以下,腿、腳。有三種情況,走、站、坐均能體現(xiàn)肢體語言。先說走,你是像軍人、運動員那樣昂首挺胸、闊步向前,還是像紳士那樣踱著不緊不慢的方步,或是像不得志的人那樣低頭、彎腰地走?要說站立肢體語言,女人多以雙腳并攏站立,男人多以雙腳略微跨開,顯示出自信、強勢、主導意愿。站立時,如果有一條腿交叉踮在另一條腿邊,要不是輕松休閑,就是在防范或等待什么。最有意思的是坐姿。雙腿雙腳自然分開,一般是男人坐姿,如果是女人,那是一種好感、親近,暗示你可以進一步靠攏。女人的坐姿,如果架起二郎腿,略微側(cè)過腿部和身體,雙臂環(huán)抱胸前且雙唇緊閉。這時,哪怕她顯示再迷人的微笑也別靠近,這是女人的一種防范語言:閑人莫進。職業(yè)女性如果碰巧穿了膝蓋以上的短裙,她的坐姿是雙腿并攏,或交叉小腿靠攏并略側(cè)著身,這是她職業(yè)素養(yǎng)中的防范“走光”的坐姿,并不意味著此人有防范心理。
我們還可以從很多專業(yè)的行為學、心理學,包括犯罪心理學中學到很多關(guān)于肢體語言的技術(shù)。作為一名職場中人,作為一名社會中人,懂得基本的肢體語言是非常有益的。肢體語言是一種“沉默的語言”,是一種“意在言外”的語言,了解它、讀懂它、善意地模仿它,無疑將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便捷和樂趣。
但切記,別學那種下流的肢體語言,還當作笑話來形容。前不久,我在單位一電梯中碰到幾個外來的年輕女子,她們旁若無人地豎起中指在互相打趣,我感覺十二分的奇怪。在歐美國家,豎起中指的含義是FuckYou,中文就是:×你媽!女人只有在極其憤怒的情況下,會偶爾用這種肢體語言,而我們的青年人,尤其是女子,居然當笑話在戲鬧,真是無語!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