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鹽的營養(yǎng)
食鹽,即氯化鈉(NaCl),是人類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調味物質(咸味)。無論何種菜肴,大多以咸味作為基礎,俗話說,“鹽是百味之王?!丙}對口味的重要性,以及人類對咸味(鹽)的依賴和追逐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與之相關的文化、經濟因素更是在歷史中形成并一直延續(xù)到現在,直到今天,糧、油等絕大多數食物資源都放開經營、市場化了,唯有食鹽還由國家專營。在歷史中,鹽曾經對經濟的掌控力度也許只有今日的石油才可以與之媲美。
食鹽是人體所需鈉的最主要來源。鈉元素是我們體內不可缺少的一種礦物質,普通成年人體內含鈉70~100克,存在于各種組織器官內。鈉在體內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維持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即水電解質平衡、酸堿平衡、正常血壓以及各個器官細胞功能和神經、肌肉興奮性的重要物質。當處于嚴重腹瀉、失血、大量出汗等情況,或在食物極度缺鹽時,人體會因缺鈉而發(fā)生明顯衰弱、乏力,甚至虛脫,休克,危及生命。
不過,在正常飲食的條件下,缺鈉的情況極少發(fā)生,因為人體對鈉的需要量是很低的。有學者估計,每日鈉的最低需要量僅為115毫克(相當于食鹽0.3克)。但是這么少的鈉(食鹽)會讓膳食很難吃,所以實際上鈉(食鹽)的一般攝入量遠遠超過最低需要量。按照中國營養(yǎng)學會的建議(《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DRIs)》2000年版),成年人每天鈉的適宜攝入量為2 200毫克。有調查表明,中國居民鈉攝入量過高,每天平均攝入量為7 000~7 200毫克。
除鈉外,食鹽(加碘鹽)還是碘的主要來源。十余年來,中國實行食鹽強制加碘的政策。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屬于缺碘地區(qū),食用加碘鹽是消除碘缺乏病,如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和地方性克汀?。吹胤叫浴按粜“Y”)的重要舉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