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常用制劑介紹
1.暖胃舒樂片
拼音名:nuanweishule pian
【組方】 黃芪113g,大紅袍45g,延胡索45g,白芍113g,雞矢藤113g,白及113g,砂仁6g,五倍子6g,肉桂11g,丹參45g,甘草45g,炮姜45g。
【用法與用量】 口服:每次4片,3/d。
【功效】 溫中補(bǔ)虛,調(diào)和肝脾,行氣活血,止痛生肌。
【適應(yīng)證】 適用于脾胃虛寒及肝脾不和型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癥見腔腹疼痛,腹脹喜溫,反酸,噯氣等。
2. 生化丸
拼音名:shenghua wan
【組方】 當(dāng)歸800g,川芎300g,桃仁100g,干姜炭50g,甘草50g。
【用法與用量】 口服:每次1丸,3/d。
【功效】 養(yǎng)血祛瘀。
【適應(yīng)證】 適用于產(chǎn)后受寒惡露不行或行而不暢,夾有血塊,小腹冷痛等。
3. 生姜泄心片
拼音名:shengjiang xiexin pian
【組方】 生姜160g,甘草120g,人參120g,干姜40g,黃芩120g,姜制半夏160g,黃連40g,大棗120g。
【用法與用量】 口服:每次4~6片,3/d。
【功效】 和胃散痞。
【適應(yīng)證】 適用于胃中不和,心下痞滿,干噫食臭,腸鳴痢疾。
4. 小半夏合劑
拼音名:xiaobanxia heji
【組方】 姜制半夏500g,生姜500g。
【用法與用量】 口服:每次10~15ml,3/d。
【功效】 止嘔,降逆。
【適應(yīng)證】 適用于水停中脘,胃氣上逆,嘔吐不渴。
5. 三味干姜散
拼音名:sanwei ganjiang san
【組方】 干姜300g,肉豆蔻200g,草蔻250g。
【用法與用量】 開水煮服:每次1g,2/d。
【功效】 疏肝健脾。
【適應(yīng)證】 適用于小兒肝炎,寒性肝炎,肝大。
6. 肉蔻四神丸(肉果止瀉丸)
拼音名:roukou sishen wan
【組方】 補(bǔ)骨脂40g,木香40g,肉豆蔻80g,罌粟殼160g,訶子肉80g,白芍160g,干姜40g,白術(shù)320g,制吳茱萸40g。
【用法與用量】 口服:每次6g,2/d。
【功效】 溫中散寒,補(bǔ)脾止瀉。
【適應(yīng)證】 適用于大便失調(diào),黎明瀉泄,腸瀉腹痛,不思飲食,面黃體瘦,腰酸腿軟。
7. 黃芪健胃膏
拼音名:huangqi jianwei gao
【組方】 黃芪350g,白芍210g,桂枝105g,生姜105g,甘草105g,大棗105g。
【用法與用量】 口服:每次15~20g,2/d。
【功效】 補(bǔ)氣溫中,緩急止痛。
【適應(yīng)證】 適用于脾胃虛寒,腹痛拘急,心悸自汗,并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功能紊亂。
【注意】 舌紅苔黃,消化道出血時(shí)忌用。
8. 小柴胡片
拼音名:xiaochaihu pian
【組方】 柴胡240g,姜制半夏120g,黃芩90g,黨參90g,甘草90g,生姜90g,大棗90g。
【用法與用量】 口服:每次4~6片,3/d。
【功效】 解表散熱,疏肝和胃。
【適應(yīng)證】 適用于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吐,口苦咽干。
9. 駐車丸
拼音名:zhuche wan
【組方】 黃連360g,炮干姜120g,當(dāng)歸180g,阿膠180g。
【用法與用量】 口服:每次6~9g,3/d。
【功效】 滋陰,止痢。
【適應(yīng)證】 適用于久痢傷陰,赤痢腹痛,里急后重。
【注意】 濕熱,積滯,痢疾初起者忌服。
10. 桑姜感冒注射液
拼音名:sangjiang ganmao zhusheye
【組方】 桑葉150g,菊花20g,紫蘇80g,連翹80g,苦杏仁80g,干姜50g。
【用法與用量】 肌內(nèi)注射:每次2~4ml,1~2/d。
【功效】 散風(fēng)清熱,祛痰止咳。
【適應(yīng)證】 適用于感冒,咳嗽,頭痛,咽喉腫痛。
【規(guī)格】 每支2ml。
【貯藏】 密封,避光保存。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qǐng)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