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嘔吐的粥療方
(1)山藥、白扁豆各10g,藿香、連翹各12g,厚樸6g,粳米50~100g。前5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即可。每日1劑,分次溫?zé)岱?。功能解表祛暑、化濕和胃,適用于暑濕犯胃型嘔吐等。
(2)茯苓15g,制半夏12g,生姜、厚樸、蘇葉各6g,粳米50~100g。前5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劑,分次服用。功能疏肝理氣、和胃降逆,適用于肝氣犯胃型嘔吐等。
(3)茯苓15g,澤瀉12g,生姜、白術(shù)、桂枝各9g,甘草6g,粳米50~100g。前6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劑,分次服用。功能健脾利水、降逆止嘔,適用于胃中停水、脾失運化所致的嘔吐等。
(4)人參、茯苓、陳皮、白術(shù)各9g,半夏12g,生姜、甘草各6g,大棗5枚,粳米50~100g。前8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劑,分次服用。功能益氣健脾、理氣降逆,適用于脾胃氣虛所致嘔吐等。
(5)蘆根120g(切段),竹茹60g,生姜10g,粳米100g。前3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劑,分次服用。功能清熱止嘔,適用于熱郁胃中所致嘔吐等。
(6)黨參12g,柿蒂10g,丁香3g,生姜3片,紅糖適量,粳米100g。前4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再加紅糖調(diào)味即可。每日1劑,分2次溫服。功能益氣溫中、祛寒降逆,適用于胃中虛寒所致嘔吐等。
(7)黨參、竹茹各12g,橘皮15g,大棗10枚,生姜3片,甘草6g,粳米50~100g。前6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劑,分2次空腹溫?zé)岱?。功能益氣清熱、降逆止嘔,適用于胃虛有熱所致嘔吐等。
(8)砂仁末5g,生姜5g,粳米50g,紅糖適量。生姜、粳米加水煮粥,粥將成時,加入砂仁末及紅糖,稍煮1~2沸即成。每日1~2劑,分1~2次溫?zé)岱?。功能醒脾開胃、降逆止嘔,適用于脾胃濕冷、氣滯上逆所致嘔吐等。
(9)鮮橘皮30g,生姜5片,丁香2g,粳米100g。前3味水煎取汁,待用;粳米加水煮粥,將成時,加入藥汁,再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劑,分2次早晚溫?zé)岱?。功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呃,適用于胃中寒冷所致嘔呃等。
(10)吳茱萸末2g,生姜2片,蔥白2莖,粳米50g。粳米加水煮粥,待米化時,加入其余各味,同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2劑,分早晚2次溫?zé)岱谩9δ苎a(bǔ)脾暖胃、溫中散寒、止嘔止痛等,適用于脾虛胃寒所致嘔逆吐酸等。
(11)鮮藿香30g,生姜2片,粳米100g。前2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功能解暑祛濕、開胃止嘔,適用于暑濕性嘔吐等。
(12)山藥末50g,法半夏30g,粳米50g,白糖少許。半夏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再加山藥末及白糖,稍煮1~2沸即可。每日1劑,分早晚2次溫?zé)岱?。功能健脾化痰、降逆止嘔,適用于脾胃虛弱、胃氣上逆所致嘔吐等。
(13)鮮生姜9g,大棗5枚,粳米100g。一起加水煮成稠粥服用。每日1劑,分2次溫?zé)岱?。功能暖脾胃、散風(fēng)寒、止嘔,適用于脾胃虛寒性嘔吐等。
(14)生姜10g,炙枇杷葉6g,粳米100g。前2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粥,加鹽、醬、味精等調(diào)味服用。每日1劑,分2次空腹服用。功能理氣祛痰、和胃止嘔,適用于痰飲內(nèi)阻型嘔吐等。
(15)新鮮甘蔗汁100ml,粳米50g。粳米加水煮成稀粥,入甘蔗汁調(diào)勻即可。每日1劑,稍溫服用。功能養(yǎng)胃止嘔,適用于胃陰不足所致嘔吐等。
(16)姜末6g,大米50g。大米煮粥,將成時加入姜末調(diào)勻,煮成稀粥服用;橘皮9g,粳米50g,一起加水煮粥,溫?zé)岱?。兩方均適用于胃寒型嘔吐等。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