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了使自己情緒積極的去甲腎上腺素、使自己情緒愉悅的多巴胺,便會積極愉快地做事情。但一味地積極愉快地做事情而不知道停下來,不知道剎車,不知道收工,便會成癮,大腦會崩潰。科學家用電極刺激大鼠大腦中某一部位的多巴胺受體,大鼠便會不停飲用實驗用藥,表現出成癮行為。
人之所以情緒積極愉快后,就不知疲倦地做事情,就是因為沒有滿足,若滿足了,就會停止做事情。所以有句名言說: “快樂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在于你對擁有的滿足多少。 ”為了使積極愉快的情緒不至于過分亢進,于是大腦又分泌一種使人產生快感的、使人滿足放松的5-羥色胺。
進食美食就是大腦情緒調節(jié)機制的完美體現。當我們坐在餐桌前看到美食時,大腦的多巴胺腦區(qū)開始興奮,釋放大量多巴胺,多巴胺又使我們產生饑餓感,于是開始開懷享用美食。當享用一段美食后,大腦開始釋放5-羥色胺,使我們產生平靜的滿足感和飽足感,這時人便會停止進食美食。暴食癥的患者就是因為體內的5-羥色胺水平下降,給暴食癥的患者服用提高5-羥色胺水平的藥物后,暴食行為會停止。
所以,情緒僅有積極愉悅,不算真的快樂,只有同時具有滿足感,才是真的平靜的快樂,才有真正的幸福感。小說《約翰克里斯多夫》一方面探討了一個音樂天才成才的故事,另一方面探討什么是真正幸??鞓返娜祟惖挠篮愕闹黝}。主人公約翰克里斯多夫經過大半生的探索,最后在心愛的人的墓地上真正感悟到:“平靜的快樂才是真正幸福。 ”
在積極、愉悅和滿足這3種快樂情緒成分中,滿足感最為重要。人若不滿足,便會沮喪憂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