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范的血壓測量操作是獲得準確的血壓值的根本保證。
根據(jù)筆者長期對高血壓臨床工作的經驗,發(fā)現(xiàn)有以下一些情況會造成血壓測量不準確,提出來供大家對照糾錯:
(1)縛袖帶的位置:血壓計的袖帶應平整地縛在左上臂,肘彎以上2.5厘米處。左上臂衣袖必須脫去,不要圖方便,直接把袖帶縛在衣袖外面,更不要硬把衣袖卷起來。對于手臂很粗,臂圍超過34厘米的人應換用加長的袖帶,否則測量出的血壓值就偏低。
(2)充氣、放氣的速度:測量血壓時,充氣時的速度要快,充氣的高度在聽不到血管搏動聲后再加30毫米汞柱,放氣時的速度要均衡而慢,規(guī)定水銀柱下降速度是每秒鐘2~6毫米汞柱。而有的人放氣的速度甚至有達到10毫米汞柱的。這樣會使測量的血壓值誤差增大。重復測量時,應該把袖帶中的空氣完全放空,待水銀柱下降至0刻度處,休息30秒鐘后,再重新充氣測量血壓。有些人在水銀柱下降至70~80毫米汞柱時,又重新充氣測壓。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對的。
(3)聽診件的放置:測量血壓全憑聽力,聽診器的聽診件應放在肱動脈搏動處,才能清楚地聽到動脈的搏動聲。而有些人還沒找準動脈的位置,把聽診器的聽件隨便一放,結果偏離動脈的搏動點,造成動脈搏動聲的延遲或提早出現(xiàn),這樣怎能測量出準確的血壓數(shù)據(jù)呢?還有些人把聽診件塞在袖帶下面,造成收縮壓偏低、舒張壓偏高,這樣測量出的血壓值會有誤差。
(4)聽覺的誤差:測壓者聽覺減退,或注意力不集中都會造成測量出來數(shù)據(jù)不準。比如動脈的搏動聲已出現(xiàn),但測量者還沒聽到,動脈的搏動聲還在繼續(xù),測量者卻已經聽不到了。這些都會造成收縮壓測低了,舒張壓測高了。患者測壓前,要有一定時間處于安靜狀態(tài),至少要平靜5分鐘(最好是15分鐘)。
(5)測量狀態(tài):不少患者心很急,想要測量血壓,立刻就量,沒有很好地坐下來靜心休息;測量時兩眼直盯著血壓計水銀柱上,有時一邊量血壓一邊還與旁人講話,有的人身體沒有坐正,兩腳翹著沒放平,在這種狀態(tài)下測出的血壓都會失真。
(6)血壓值的取舍:測量血壓按規(guī)定應連續(xù)測2次,中間休息2分鐘。第2次往往比第1次低一些,如果2次血壓的舒張壓相差小于或等于4毫米汞柱時,可取2次的平均值。要是連續(xù)2次舒張壓相差都超過4毫米汞柱,說明血壓還不夠穩(wěn)定,必須再測量1次,取2次最為接近的平均值作為這次的血壓值。
測量血壓并沒有什么高難之處,也沒有特別的技術竅門。但為了能獲得您準確的血壓值,一定要規(guī)范地測量血壓。也請廣大高血壓患者督促醫(yī)務人員規(guī)范操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