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寒嘔少陰利,厥頭陰痛皆能保。
【組成】 吳茱萸、人參各10克,生姜20克,大棗4枚。水煎溫服。
【主治】 中陽不足,胃腑虛寒,食谷欲吐,或胃脘作痛或厥陰巔頂頭痛,干嘔吐涎沫,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
【臨床應用】
(1)治療慢性胃炎。屬于虛寒性而挾有水飲者,食谷欲吐,胃脘作痛不適,四肢不溫,脈沉遲者,服之即有效。
(2)治療厥陰頭痛。痛的部位多在正額和巔頂,痛時煩躁,惡心,吐沫,手足厥逆??捎诒痉郊影胂?克,生赭石12克,砂仁9克。亦治符合上證的腦腫瘤頭痛。
(3)治療梅尼埃病屬于肝胃虛寒者。癥見面色萎黃,精神不振,坐臥不適,眩暈耳鳴,反復發(fā)作。自述天旋地轉,食則嘔吐,脈細無力,可于本方加半夏10克?;蛟郊訚善?5克,白術9克。諸癥減后可隔日1劑,以期痊愈(吳茱萸25克,人參10克,生姜30克,大棗5枚)。
頭目眩暈多以中氣虛弱,清陽不升,濁陰上泛,故以吳茱萸湯溫中補虛,升陽降逆,故治之有效。
本方所治由于虛寒引起的吐利、煩躁、頭痛等癥。其藥物配伍與療效有很大的關系,其中生姜一味必不可少,更不能以干姜、腌姜等代替。
(4)治療妊娠性嘔吐。本方可加姜半夏、砂仁等降逆止嘔,吞酸者加海螵蛸,虛甚者重用黨參,寒甚者加附子、干姜。
(5)治療潰瘍病。金慎之以本方加烏藥、枳殼、蘇梗、白術、茯苓等,治療虛寒型潰瘍病34例,顯效25例,有效8例,無效1例。疼痛消失短者3天,長者25天。
(6)治療神經官能癥,證屬虛寒者(吳茱萸、黨參、生姜各20克,大棗10枚,并隨證加減)。
【注意事項】 本方為溫燥之劑,適用于肝胃虛寒證。若肝陽偏亢或胃熱偏盛所致的頭暈頭痛,素體陽盛或陰虛、濕熱、血熱動血者禁用??傊痉阶C可用“嘔、冷、痛”三字概括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