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亦稱為緩步、緩跑或緩步跑,是一項有氧運動,以較慢或中等的節(jié)奏來跑完一段相對較長的距離,以達到熱身或鍛煉的目的。輕松步調的跑步。
慢跑的節(jié)奏應該盡可能地維持不變,軀干伸直,雙臂彎曲,兩手放松,頭不能擺動。慢跑中運動者最好配合用鼻呼吸,盡量不采用用口腔呼吸,以防止增加的呼吸氣流直接地刺激咽峽、氣管等,而導致運動中咳嗽和惡心、嘔吐,以至于續(xù)發(fā)氣管-支氣管炎;當僅采用鼻呼吸尚不能滿足時,方可采用口與鼻聯(lián)合呼吸,用鼻吸氣和口半張狀態(tài)下呼氣。如果將舌尖頂住上腭、微微張口,此時吸入空氣可首先沖碰舌下面而于口內回旋后再被吸入至氣管,以便減少冷空氣吸入對鼻部和氣管產生刺激。呼吸同樣應該有節(jié)奏,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以避免出現(xiàn)岔氣。跑步雖動作簡單,但如果姿勢不正確,不僅達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還有可能給身體帶來損害。跑步時,腿部動作應該放松。一條腿后蹬時,另一條腿屈膝前擺,小腿自然放松,依靠大腿的前擺動作,帶動髖部向前上方擺出。以腳跟先著地,然后迅速過渡到全腳掌著地。不能全腳掌著地的方式跑步,長此以往易引發(fā)脛骨骨膜炎。此外,跑步時自然擺臂很重要。正確的擺臂姿勢可以起到維持身體平衡、協(xié)調步頻的作用。擺臂時肩部要放松,兩臂各彎曲約成90°,兩手半握拳,自然擺動,前擺時稍向內,后擺時稍向外。
缺少鍛煉或體格較差的患者,一開始更適合于進行慢跑和快走的交替方式,運動中感覺累時可多走少跑,感覺比較舒適時也可多跑少走,逐漸增加跑步的距離,慢慢過渡到完全慢跑;曾有一定鍛煉基礎或體質較好的患者,一開始也可直接采取慢跑鍛煉。與同伴一起慢跑時可以一邊跑步一邊進行聊天,運動的強度以不出現(xiàn)喘粗氣、心悸為宜。打算結束慢跑時,應當逐漸減慢步速,絕不可突然地停止運動;如果患者出汗較多,應當及時拭去汗水、穿好衣服、適量飲水,需要經過20~30分鐘的休息才可進行洗浴和整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