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的時候,有些孩子習慣于長時間抱著一科內容背誦,其實這種方式是不利于記憶的。如果能夠學著使用交替記憶的方法,必然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新學期開學不久,區(qū)里要舉行演講比賽,小琴有幸被老師選中,代表本校的全體師生去參加這次演講比賽。小琴對自己的普通話很有信心,但是當班主任拿來需要背誦的演講材料時,小琴傻眼了!演講的內容足足有3頁,什么時候才能背完?
可是,為了不辜負老師和同學的期望,小琴一回到家里便開始背誦了。結果呢?背誦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將材料記住。媽媽了解到這種情況后,說:“你可以先背上一段,然后去復習其他的科目。等到那個科目都看煩了,再回來背誦。”
小琴接受了媽媽的建議,拿起英語課本讀起來。一段時間之后,她又回過頭來背誦演講稿。
這樣,兩天之后,小琴終于將演講稿背誦得一字不差了。演講臺上,小琴流利地將演講稿的內容都背誦了出來,流暢而感情豐富,受到了評委的一致認可。
其實,小琴媽媽使用的就是“交替記憶法”。所謂“交替記憶法”就是把不同性質的材料或事物,按時間分配間隔交替進行記憶的方法。實驗告訴我們:長時間單純地識記一門學科效果不佳,而如果改換另一種材料學習,就能轉換“興奮中心”,消除抑制,從而提高記憶效果。
歷史上有許多偉人都是利用間隔交替記憶法的典范。18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就采用間隔交替記憶法讀書。他經常這樣安排時間:早上研讀哲學,中午翻譯地理、歷史,在學習中穿插一些體力上的活動,使他的學業(yè)大有長進,記憶效果特別好。
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也是如此,她在談自己的學習方法時說:“我同時讀幾種書,因為專門研究一種東西會使我寶貴的頭腦疲倦,它已經太辛苦了!若是在讀書的時候覺得完全不能從書里吸收有用的東西,我就做代數(shù)和三角函數(shù),這是稍微分心就做不出來的,這樣它們就又把我引向正路去?!?/p>
間隔交替記憶法,是克服記憶過程中不利因素的好方法,但這種交替一定要張弛有度,合乎規(guī)律,使學習富于變化而又不紊亂,緊張而有節(jié)奏。間隔交替記憶法運用得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實效;不善于運用這種方法,則會事倍功半。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恰當?shù)乩煤瞄g隔交替記憶法呢?
延伸閱讀
◆交替記憶時,每個科目的記憶時間都不能太短
交替記憶時,人的大腦神經細胞可以得到適當?shù)男菹?,但也不能交替得太快。因為頻繁地交替記憶材料,往往會造成思維混亂,不利于記憶。
◆過短的材料最好一次性記住,不要進行交替記憶
如果需要記憶的材料很短,最好讓孩子一次性記住,不要進行交替記憶。同時,要掌握好間隔時間。間隔時間太長容易造成遺忘;間隔時間太短,容易受到干擾,最好把握好其中的度。
◆引導孩子合理地組織材料避免混淆
讓孩子使用這種方法進行記憶時,要指導孩子合理地組織材料,盡量使前后相鄰的學習內容截然不同,防止抑制作用的發(fā)生。比如,孩子背誦完歷史后,最好讓其復習數(shù)學,不要復習語文。因為,語文和歷史比較接近,容易造成材料之間的相互影響;如果換成了數(shù)學,則不會產生這樣的作用。
如果孩子習慣于單一記憶,定然會影響到記憶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學會不同材料的交替記憶。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家長可以多引導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游戲。一則方便不同內容的理解,二則有利于記憶效率的提升。
游戲名稱:
讀材料回答問題。
游戲目的:
引導孩子學會交替記憶,提高記憶效果。
適合年齡:
7~12歲。
游戲步驟:
(1)讓孩子用1分鐘仔細閱讀文字,然后回答文后的問題(注意:閱讀前和閱讀的過程中,不要看文后的題目?;卮饐栴}時,不要再看上面的文字)。
(2)媽媽將寫有文字的紙張取出來,讓孩子閱讀。
一天,在一個十字路口附近,一輛載有4個寫字臺、3對沙發(fā)和42張課桌的藍色馬車,和一輛載有35箱啤酒、42箱汽水的灰色馬車撞在了一起。地上散落了很多的課桌,車上的15箱啤酒受損,20箱汽水毀壞,混在一起的啤酒和汽水流滿了路面。幸運的是,只有藍色馬車的駕駛者受了點輕傷。
請回答下列問題:
兩輛馬車分別是什么顏色的?
有多少啤酒和汽水受損?
車上的寫字臺多,還是成對的沙發(fā)多?
車禍的出事地點在哪兒?
(3)孩子一邊回憶,一邊回答問題。
正常情況下,孩子應該至少能答對3個問題。如果答對的比較少,則說明記憶力需要提升。
一邊閱讀,一邊讓孩子回答問題,不僅可以對孩子的記憶力水平進行測試,還有利于記憶力的改善和提高。因此,為了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水平,就可以多和孩子做一些類似的游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