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雪
“久坐傷身”,這句話已經被大多數人認可,因為各國有不少研究已經論證了其準確性。于是有人提出可以讓長期伏案的人群站著辦公。但是,近日一項新研究對這一論調也提出了質疑。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發(fā)現,在辦公桌前站著工作并不會降低因為久坐辦公室而引發(fā)的死亡風險,除非你的身體一直保持著非?;钴S的狀態(tài)。
研究人員對5 132名工作人員16年來的健康數據進行了追蹤。所有的工作人員報告了他們在工作、觀看電視、閑暇時間和非電視休閑時間這4種情況下坐了多長時間。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記錄了他們每天花費在步行、鍛煉身體等體力活動上的時間。最終發(fā)現,這些參與研究的人的總體死亡率并沒有受到坐著的時間長短的影響。研究人員提醒說,人們不應該過多地強調用站立取代坐著,站再久也不能與身體活動畫等號。
久坐、久站的危害
關于久坐傷身的研究始于更早的時間。2010年7月,美國癌癥協會發(fā)布了一項長達14年、針對12萬人的研究結果,提到一天保持坐姿6小時以上可能增加早逝概率,女性風險更高。協會調查近12.5萬人后發(fā)現,與每天保持坐姿3小時以下的女性相比,每天坐6小時以上的女性死亡概率增加37%。在男性調查對象中,每天坐6小時以上比坐3小時以下者死亡概率高18%。
德國醫(yī)學專家也證明過,久坐不動的人更易患癌,因為人體中免疫細胞的數量隨著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不動使人體缺少足夠的免疫細胞。而且,不僅會面對死亡風險,一個人每天“坐的時間太長”,對脊柱、身體代謝功能都有影響,并容易導致患上心臟病。
那么,如果將伏案工作時的久坐習慣改為站立,是否能減緩死亡和患病風險?答案也是否定的。??巳卮髮W的這項研究就證明,站著辦公并不能讓員工脫離死亡風險,因為大多數人在工作的時候,即使站著也沒有活動身體。
“長時間的站與坐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都是身體長時間處于低能量消耗狀態(tài)的靜態(tài)行為方式,是身體不活動的典型形式。而這些靜態(tài)行為持續(xù)時間過長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鄙虾sw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系教授曹振波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肌肉是糖脂氧化利用的主要場所,約75%的胰島素刺激的葡萄糖吸收在肌肉中進行,身體活動可以調動體內的糖脂代謝,但是長時間靜態(tài)行為則無法增加肌肉的能量消耗進而增加糖脂代謝?!艾F在的很多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和肥胖,都是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出了問題,所以適當增加身體活動或運動,可對慢性病起到緩解和預防的作用。”曹振波解釋道。
突擊健身效果不佳
為了應對“久坐傷身”,不少“久坐族”興起了要去健身的念頭。健身必須去健身房,于是擠出時間,在長時間坐了一天或者幾天后,特地找出一個小時去健身房或戶外健身。這樣似乎在心理上緩解了“久坐”的危害,但是實際呢?
“這樣突擊健身,并不能完全抵消長時間身體不活動所帶來的危害?!辈苷癫ū硎?。因為人體長時間靜態(tài)行為的積累,讓危害逐漸形成,之后的集中時間運動也無法將身體從之前的傷害中完全“抽離”?!八宰詈玫霓k法是每隔一定的時間就打破一下身體的靜態(tài)行為狀態(tài)?!辈苷癫ńㄗh道。比如坐著工作二三十分鐘,可以站起來打水、上廁所,或者找同事做些溝通事宜,如果時間允許,甚至可以爬幾層樓梯,這些都是讓肌肉運動起來的方法。
健身新概念:利用碎片化時間
“碎片化時間健身”也是目前科學健身中提倡的概念。在等車、等電梯、坐地鐵、坐公交的“碎片化時間”中,人們除了看小說、玩游戲,還可以選擇健身。“應該將運動融入生活中,而非獨立于生活之外?!辈苷癫ㄕJ為,“利用上下班和午休時間抽出3個十分鐘,進行快步走和慢步走的交替運動,這樣既簡單易行又能獲得與集中時間健身相同或者更好的健身效果。”
如果時間足夠充裕,那么人們可以選擇上、下班時盡量少乘電梯,改爬樓梯;或者在乘坐交通工具時,提前幾站下車,選擇步行一段距離,以達到健身的目的。
《中國科學報》(2016-01-08第8版《生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