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附二]居里夫人與鐳

        [附二]居里夫人與鐳

        時間:2023-02-13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當晚,應柯巴爾斯基的邀請,瑪麗前往他下榻的旅社。當時是巴黎理化學校的實驗室主任的培爾·居里,是“居里天平”的發(fā)明人,且發(fā)表過有關(guān)磁學的“居里法則”,在法、英、德的學術(shù)界頗負盛名,才35歲,年紀很輕。培爾·居里和瑪麗在第二天晚上第一次見面。1894年7月,瑪麗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得數(shù)學學士學位。拿到獎金后,瑪麗第一時間去還助學金。

        [附二]居里夫人與鐳

        這是華沙的夏天,天氣很好,空氣中流動著歡樂。

        瑪麗的成功讓父親、哥哥、姐姐感到興奮不已。

        一回到家,瑪麗像換了個人似的,她食欲大增,睡眠也安穩(wěn)。在家待了沒幾天,她的氣色比剛從巴黎回來時健康多了。

        一天,父親問瑪麗:“瑪麗,你留在華沙教會里,和爸爸住在一起好嗎?”

        但是瑪麗很想再回到巴黎,修完數(shù)學學士學位。但令她為難的是,要是只靠父親匯款,她的日子過得會比先前更艱苦。更何況,她自己的存款早就花完了。如果想再回去修完學位,自己必須設法籌集學費。

        正在這時,瑪麗收到了在巴黎念書時結(jié)識的好朋友伊斯嘉寄來的信。

        兩人一同學習時,瑪麗曾說過自己的身世、遭遇和理想。伊斯嘉此時寫來信,鼓勵瑪麗繼續(xù)回到巴黎深造。

        伊斯嘉說,她已經(jīng)幫瑪麗申請了為外國優(yōu)秀留學生設立的“亞歷山大助學金”,有600盧布,足夠她四五個月的生活開銷。這對瑪麗來說,就像中了頭彩一般。

        看到瑪麗欣喜若狂的樣子,父親雖然心有不舍,但也不好阻止她的決定,只好說:“也好,你去吧,但要多注意身體。布洛妮亞來信說你太用功,身體都搞壞了?!?/p>

        “爸爸,您不要操心,這次出去,我至多一年就回來了。只要獲得數(shù)學學士學位,我們的愿望就實現(xiàn)了,到那時,我絕不再到處亂跑,一定留在您身邊?!?/p>

        于是,9月初,充滿希望的瑪麗又前往巴黎。但那時,她并不知道,這次的離開,竟使她永遠地離開波蘭,成為法國人。

        命運真是難料!

        新學期開始了?,旣愒俣冗M入巴黎大學文理學院,這一次她只攻數(shù)學,因此尚有閑暇做兼職老師。

        她的學生是該大學的法籍同學,基礎很不錯。瑪麗只要用她儲備的物理學知識授課即可。比起教那些不用功的學生,她這次輕松多了。她不辭勞苦、堅持不懈地辛勤工作,希望能獲得酬金,以便償還助學金。恩師里普曼教授,介紹她到法國工業(yè)振興協(xié)會做研究工作,去研究該協(xié)會指定的“關(guān)于各種鋼鐵的磁性問題”課題。但是,研究工作比她想象的困難多了。

        就在她為此深感困擾的時候,一個知名度甚高的學者、某大學的物理教授柯巴爾斯基,竟然意外地前來看她?,旣悓λ浅W鹁础K麄冊谒骨窕逡娺^面。

        柯巴爾斯基來到巴黎,一為度假,二為探訪瑪麗。

        瑪麗興奮不已,能在異地他鄉(xiāng)遇到波蘭的故知,真是一件難以言說的快樂事。

        當晚,應柯巴爾斯基的邀請,瑪麗前往他下榻的旅社。兩人交流得很快樂。他們除了談論彼此近況,近期的物理研究外,還談到有關(guān)鋼鐵磁性能的問題?,旣惛嬖V他最近困擾自己的事情:正為找不著適當?shù)难芯繄鏊^痛萬分??掳蜖査够聊艘粫?,說道:“我介紹給你一個地方,知道巴黎理化學校的教授培爾·居里教授吧?他是個有名的學者,住在羅蒙街。或許他愿意借你一部分實驗室。我看,你們先見個面再說吧,你明天晚上再來一趟,我會把培爾·居里請來。”

        “非常謝謝您,老師,明晚我一定來。”瑪麗再三感謝后,才回去了。

        當時是巴黎理化學校的實驗室主任的培爾·居里,是“居里天平”的發(fā)明人,且發(fā)表過有關(guān)磁學的“居里法則”,在法、英、德的學術(shù)界頗負盛名,才35歲,年紀很輕。

        培爾·居里和瑪麗在第二天晚上第一次見面?!斑@位是瑪麗·斯科羅特夫斯基,從華沙來,在巴黎大學念理學院?!?/p>

        “這位是‘居里法則’的發(fā)明人培爾·居里先生。”柯巴爾斯基微笑著介紹說。

        瑪麗很虔敬地和她仰慕已久的學者握手。

        看起來培爾·居里比實際年齡還年輕,他嘴角的微笑和散發(fā)的穩(wěn)重氣質(zhì),攝住了瑪麗的心。

        從此,他們倆經(jīng)常接觸。他們都發(fā)現(xiàn),他倆在許多方面都有著驚人的相似!特別是為了追尋知識心無旁騖的態(tài)度,兩人簡直如出一轍。

        培爾經(jīng)常去瑪麗的住處暢談學問,隨意地聊天,他們相談甚歡,每次幾乎都要忘了時間。

        他送給瑪麗自己著的書,上面題著:

        送給斯科羅特夫斯基小姐。

        以作者無限的敬意和友誼!

        培爾·居里

        有一天,培爾溫婉地說:“瑪麗,來見見我的父母,好嗎?他們?nèi)撕芎玫摹!?/p>

        瑪麗微笑著點點頭,應了他的邀請。那時正值6月,他們選定了一個氣候怡人的傍晚,培爾領(lǐng)著瑪麗,去安置巴黎市郊的老居里夫婦家。

        “啊,他們好像我自己的父母呀。”

        瑪麗看著高尚而睿智的老先生,看著飽受病痛折磨但精神依然矍鑠的老夫人時,打心底里感到親切。

        培爾母親更是第一眼就喜歡上了瑪麗。她看著坐在對面這位安靜的女孩,不禁心中暗想著:如果培爾能娶到瑪麗這樣純潔聰明的女孩,那該多好??!

        這次會面在歡聲笑語中結(jié)束。見面不久,老居里夫人就跑到瑪麗的姐姐布洛妮亞家去提親。

        布洛妮亞和姐夫卡基米爾早已耳聞培爾的為人和老居里夫婦的仁慈,對這門親事深表贊同。

        而對瑪麗和居里教授來說,家人能全部支持贊許他倆的結(jié)合,是最完美的事情———他倆其實早已私心暗許。

        但是,瑪麗遲遲不敢確定這份感情,是因為她一直牢記著對父親許下的諾言。她想,要是真的嫁給培爾,就得入法國籍,就得留在巴黎,就得離開波蘭。那么一直盼著我回華沙的父親,得有多失望啊!

        日子在忙碌中飛快地逝去。轉(zhuǎn)眼,數(shù)學學士考試的日子如期而至。為了準備功課,順利通過考試,那一段時間,瑪麗閉門苦讀,沒和培爾見面。

        1894年7月,瑪麗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得數(shù)學學士學位。此外,她還完成了法國工業(yè)振興協(xié)會的一項研究,獲得了一筆酬金,足夠她償還600盧布助學金。

        拿到獎金后,瑪麗第一時間去還助學金。助學金財團秘書很驚訝地對瑪麗說:“從來沒有人這么快就還清助學金的,你倒開了先例?!?/p>

        “如果我盡早還清,你們就可以再把這筆錢借給別的清貧的學生了。所以我盡最大力量、盡快還清這筆錢?!爆旣愇⑿χ卮稹I屏嫉默旣愓f的這席話,著實感動了秘書。

        獲得學位后,瑪麗決定回華沙。

        在三天的歸程中,她百感交集。一方面是終于可以見到朝思暮想的父親了,心中抑制不住的喜悅;但另一方面,她舍不得離開培爾。

        看到了許久未見的女兒,父親興奮不已。他說:“瑪麗,我可把你盼回來了!你以后不會再去別的地方吧?你看,爸爸等你,頭發(fā)都白了……”

        看見父親歡天喜地的樣子,瑪麗實在不忍說出要和培爾結(jié)婚的事。

        但是,瑪麗的腦海里回蕩著離別時培爾的殷殷叮嚀。培爾溫和地說:“瑪麗,10月一定要回巴黎哦!”

        怎么辦呢?該怎么和父親說出這件事?她為難了。

        有一天,父親跟瑪麗說:“今年夏天,我們父女倆去外地旅行吧!”

        這次旅行,已是期盼已久。旅途上洋溢著歡聲笑語。但此時,培爾的情書也鍥而不舍地追隨著她。

        親愛的瑪麗:

        見信如見人。接到你的信是我最雀躍的事了。

        我相信此次旅行,一定可以讓你身體更健康、精神更愉快。我也堅信一到秋天,你也會如約到巴黎來。

        假如你能如期返回巴黎,這不僅是我的幸運,對你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在巴黎,你可以更深入地鉆研學問,為人類做一番有意義的事。

        培爾

        瑪麗看了這封信,頗有同感。她實在喜歡知識,但一旦追求學問,她必須得離開被人蹂躪的華沙,到人文薈萃的自由的巴黎。她勢必要再次離開父親。一想到這些,她心中就充滿了不舍。

        其實,瑪麗的父親早已知道了瑪麗的心思。他從布洛妮亞的來信里知道了一切。

        培爾生長在一個知識氛圍濃厚的家庭,兄弟們都是一流的學者,培爾自己更是卓越的物理學家?,旣愖詈玫陌閭H莫過于他了。

        思想開明的父親,在旅游歸來后,主動地試探瑪麗:“瑪麗,你可是對我隱瞞了一件重要的事,不打算告訴爸爸嗎?”父親一邊說著,一邊拿出布洛妮亞寫來的信給瑪麗看。

        “爸爸,請原諒。我實在不敢跟您提這件事。因為我如果和培爾結(jié)婚了,那就必須在巴黎定居,會叫您失望的?!?/p>

        出乎瑪麗的想象,父親并沒有流露出傷感的神情,而是開朗地說:“我理解你的心情。你定居法國,我會孤單一點,但你也是為了做學問啊,作為父親,永遠不會反對女兒做有意義的事吧?至于培爾,無須布洛妮亞提我也知道,他在物理學上取得的成績,我自然不會反對這樁姻緣啊。爸爸雖然會寂寞,但這并不是問題,我同意你們的婚事?!?/p>

        多么偉大的親情,多么寬宏的父親,瑪麗的淚水快要奪眶而出了。

        1895年7月26日,瑪麗和培爾在老居里的家中舉行了婚禮。

        這一對學者的婚禮,沒有鋪張,儀式簡單,但氣氛隆重。

        希拉和父親特地從華沙趕來見證瑪麗和培爾的婚禮。

        婚禮后,他倆騎著新買的兩部腳踏車,度蜜月去了。

        科學家母親

        瑪麗成“居里夫人”時,是27歲;此時的培爾已是36歲。

        蜜月歸來,新婚夫婦租下一棟公寓的五樓。每天,培爾都到理化學校授課,瑪麗則到實驗室工作,傍晚時分,兩人攜手回家。

        他們的屋子布置得很簡陋,只有書架、桌子、兩把椅子。因為瑪麗認為不必要的東西就不用買,多一種家具,就得多費一番工夫整理,讀書時間自然也就減少了。

        的確,對他們來說,家具少也有好處。來客一旦沒有椅子坐,便不會久留。這可真是打發(fā)閑客的良策。

        有一天,老居里來看他們,見屋里的情形便說:“你們需要什么,盡管說,我給你們買,權(quán)當新婚賀禮。”

        瑪麗委婉地告訴公公她的想法。老居里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也為他們不愿浪費一分一秒的研究時間而感動。

        盡管培爾的月薪不高,只有100法郎,但對勤儉持家的瑪麗來說,也不覺得辛苦;但是,做研究又需要買大量的參考書,這樣他們就顯得拮據(jù)了。為了貼補家用,瑪麗開始準備參加中學教師檢定考試。

        那時,瑪麗不僅僅是普通的家庭主婦了,她身兼數(shù)職。

        她要煮飯、燒菜、洗衣、打掃……還要做實驗,還要犧牲睡眠時間去準備中學教師的檢定考試。

        時間太緊迫了!瑪麗連購物的時間都沒有。為了節(jié)省時間,她每天早上趁培爾還沒起床時去菜市場,傍晚和培爾一起回家時,再順路到食品店買點東西。

        小家庭組建之初,女主人瑪麗在做飯這事上有點力不從心,甚至感到頭痛。自從她中學畢業(yè)后,就再沒下過廚。她的大學時代,又是啃著面包過來的??上攵?,新婚的她,自然對烹調(diào)一竅不通了。但身為女主人,總得下廚做飯啊!為此,瑪麗經(jīng)常抽空到姐姐家學做菜,但烹調(diào)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就的,即使照食譜做,也難保色香味俱全。幸虧凡事大而化之的培爾根本不在意這些,他甚至不曾發(fā)現(xiàn)瑪麗一直瞞著他,苦心去學烹調(diào)的事。

        “怎么樣?好吃嗎?”瑪麗充滿期待地問嚼著菜的培爾。

        “什么怎么樣?我正在想一個方程式呢!”培爾根本無心品菜。

        為了博得培爾的贊許,瑪麗可是兩天前特地才去學了這道菜的燒法,如今竟然得到培爾這樣的回答,真是好笑。他根本不在乎學問以外的事!

        其實瑪麗何嘗不是一樣?不管家務如何忙碌,她從未中斷研究工作。每天晚上瑪麗忙完家務后,無論多晚都要讀書。

        夫妻倆喜歡面對面坐在石油燈下一起準備功課。他們家經(jīng)常過了午夜12點,甚至凌晨3點還亮著燈。

        第二年的3月,瑪麗收到約瑟夫從華沙家里寫來的信,說希拉要結(jié)婚了,請她回華沙參加婚禮?,旣惪赐晷判磳懥艘环鈴秃?。

        哥哥:

        來信已經(jīng)收到。我們由衷地祝福姐姐快樂幸福,但很抱歉,我們實在抽不出時間回去。

        我們每天都在讀書、做功課中度過。我倆既不看戲,也不聽音樂,沒有一絲一毫的娛樂。

        我們的生活過得很簡樸。為了我能順利通過檢定考試成為中學教師,我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這對改善我們的經(jīng)濟情況極有幫助。

        此時,巴黎正盛開著朱槿,既便宜又美麗。我們喜歡買一些朱槿,插在簡陋的公寓里,做點綴。

        最后,請代我向姐姐道賀,并請原諒我無法回家參加她婚禮的無奈。

        妹瑪麗敬上

        在酷熱的8月,瑪麗終于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教師檢定考試。培爾高興地說:“恭喜你啊,瑪麗。咱們慶祝慶祝吧,出去玩玩吧,你想去哪兒?”

        “當然想騎腳踏車去兜風了?!爆旣愔?,培爾和自己一樣,最愛的休閑娛樂活動就是騎單車出去兜風。

        他倆騎上腳踏車,快樂地到高原地區(qū)玩了一趟。雖然他們的生活很緊湊,節(jié)奏很快,但他們并沒有忘記大自然的美麗。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到空氣新鮮的鄉(xiāng)間去住兩天,放松一下疲憊的身心。在大自然的撫慰下,他們很快就能重新恢復研究創(chuàng)造的活力。

        他們攜手越過高原,渡過溪澗,然后在夕陽西下時,投宿在鄉(xiāng)村的旅店。對他們來說,騎車在美麗的月夜里兜風,是一件最浪漫、最其樂無窮的事。

        1897年9月12日,瑪麗生了一個女兒,取叫伊蓮。伊蓮后來也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襁褓中的她,真是瘦弱不堪。這讓瑪麗操碎了心。

        現(xiàn)在,又是人妻、人母,又兼學者身份的瑪麗,真是忙碌得不可開交了。為了勝任這些角色,瑪麗全力以赴。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瑪麗由于疲勞過度,日漸消瘦,身體越來越衰弱了。姐夫卡基米爾給她做了診斷,結(jié)果很不樂觀,她患了肺結(jié)核!

        一向堅強的瑪麗不禁有點擔心:她母親就是因為肺結(jié)核而過世的。

        想起母親,瑪麗的眼眶濕潤了。

        姐夫勸她靜養(yǎng)數(shù)月,但瑪麗立刻想起當年母親靜養(yǎng)歸來后瘦得不成人形的樣子。她堅決拒絕靜養(yǎng)。

        “我還年輕,才30歲,伊蓮也還小,還需要我的照顧。況且,我必須繼續(xù)我的研究工作。我要靠自己堅強的意志克服病魔!”

        瑪麗又緊鑼密鼓地安排起生活。她給伊蓮請了一個奶媽。當他們夫婦上班時,奶媽就陪著伊蓮?,旣愡€叮囑奶媽,要時不時地帶坐在娃娃車里伊蓮到公園散散步。

        伊蓮一到公園,就開心不已。泡在實驗室里做著實驗的瑪麗,有時忍不住想女兒,也會抽空離開實驗室到公園陪陪孩子。

        雖然奶媽可以照顧伊蓮,但是洗澡、換尿布的事,瑪麗不肯交給別人。在她看來,為女兒做這些事,實在是一份令她喜悅的差使。

        有一次,伊蓮患了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聽著女兒痛苦的哭聲,他們無心讀書,一連好幾夜都守護在女兒的病榻旁。做了一輩子醫(yī)生的老居里先生說:“還是讓我來照顧伊蓮吧,這總比請奶媽帶著好?!?/p>

        老居里先生在伊蓮出生后不久就喪妻,過著鰥居生活。為了能方便照顧年幼的伊蓮,他決定搬過來和兒子媳婦一起住。

        培爾另外找到一個光線良好、較為寬敞的公寓,舉家搬了過去?,F(xiàn)在,這個小家庭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了。除了年輕的夫妻、可愛的孩子外,還多了個慈祥的爺爺,共享天倫之樂。

        這位既是學者又是醫(yī)生的老人家,盡量避免打擾兒子媳婦讀書學習,只專心教育小伊蓮。

        公公來了之后,瑪麗輕松了許多。他幫她照料著家里。騰出精力的瑪麗又萌生了著手另一項研究的想法。

        此時,她已獲得物理、數(shù)學學士學位,并完成法國工業(yè)振興協(xié)會委托的鋼鐵磁性研究,也取得了中學教師的資格。那么,下一步她想做什么呢?思來想去,她想寫博士論文。

        她第一時間把這個想法告訴家人。她有點擔心得不到他們的支持,畢竟孩子還小,經(jīng)濟也并不寬裕。

        但教她感動的是,一聽完她的想法,培爾和老居里醫(yī)生衷心鼓勵她,為她的決定而高興。

        其實,瑪麗日后能克服無數(shù)艱難最終到達成功的巔峰,能兩次榮獲諾貝爾獎,能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家,與他們的理解和勉勵息息相關(guān)。

        倉庫實驗室

        瑪麗生性喜歡冒險。小時候,和別人一起結(jié)伴出去玩,即使到一個很熟悉的地方,她也總要想方設法嘗試走不同的路,甚至去尋找別人不知道的路。而且,她的這種個性也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

        她更是一個不畏艱難的人。無論遭遇何種困難,一定會設法解決掉。如今,她不但想寫博士論文,而且也想著手別人從未做過的研究。但是,該選擇一個怎樣的課題呢?決定課題之前,她需要詳細閱讀大量物理化學界各種最新的實驗報告。也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靈感。

        在夜以繼日地閱讀這些報告中,她對法國物理學者亨利·柏克勒爾的研究報告很有興趣,再三閱讀。

        瑪麗認為柏克勒爾教授的研究報告在物理學上極富啟發(fā)性,雖然他的研究尚未完成,但很可能成就偉大研究。

        這些報告讓瑪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進一步探索柏克勒爾射線。

        所謂“柏克勒爾射線”,就是對當時已公之于世的X光研究的再進一步的發(fā)展。

        柏克勒爾教授一直都認為還會有類似X光線的東西,于是堅持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想不到在實驗過程中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金屬鹽———鈾。

        鈾鹽很奇妙,它無需光的刺激,就能夠放射光線。而且,這種不可思議的光線,還可以穿透不透明物質(zhì)如黑紙,以周圍的空氣為導體產(chǎn)生作用。即使把它長期放置在黑暗中,也照樣放射光線。這種罕見的現(xiàn)象,瑪麗后來把它命名為“放射能”。至于“柏克勒爾射線”的能,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其放射性質(zhì)又如何呢?

        那時歐洲所有的研究所都未著手此項研究,而亨利·柏克勒爾于1896年向法國科學學士院提出的報告是唯一的資料。

        雖然資料有限,但對瑪麗來說,這卻是她最感興趣的研究目標。瑪麗想,說不定還會發(fā)現(xiàn)新元素呢!

        瑪麗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培爾,培爾深表贊同,夫妻兩人立刻著手展開研究。

        但是,問題接二連三地出現(xiàn)了:實驗室設在哪兒呢?培爾找到學校,希望能得到幫助。經(jīng)培爾和理化學校校長協(xié)商,學校借給他們一間倉庫和堆置機械的棧房做實驗室。

        倉庫簡陋不堪,沒有地板,屋頂還漏雨。這間房子,不僅夏季會悶熱不堪,冬天更會有寒風從縫隙灌進屋子刺在人身上,滋味實在不好受。屋里的設備更是簡陋異常,只有一塊舊黑板、一個會晃動的桌子以及生銹的煙囪壁爐。

        這間曾早在理化學校還附屬于巴黎舊學院時當做尸體解剖室的屋子光線黝黯,濕氣重得厲害。

        漏風漏雨都還好說,但身體有病的瑪麗最怕濕氣重了。更何況,濕氣一重,很有可能影響電流計的準確度。但他們已別無選擇了。此后四年,他們就在這個倉庫內(nèi)研究不輟。

        研究之初,瑪麗一直感到疑惑的是:柏克勒爾射線產(chǎn)生的不可思議的作用,到底是鈾礦特有的現(xiàn)象,還是只是偶然?其他物質(zhì)是否也有同樣的現(xiàn)象?如果也是的話,那么除了鈾之外,也就應該存在具有這種現(xiàn)象的其他物質(zhì)了。她要找到它們。于是,她把學校所匯集的所有礦石一一放在電流計的實驗臺上,再三檢視。工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她若干次實驗后,終于在瀝青鈾礦(鈾和鐳的原礦)內(nèi)發(fā)現(xiàn)具有相當強的放射能。

        瑪麗和培爾知道瀝青鈾礦因含鈾,就應當具有放射能;但問題在于,也是最叫他們興奮的是,此放射能比鈾強4倍以上!他們對這個發(fā)現(xiàn)雀躍不已,他們要查明事情的真相。

        他們做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其間應該含有尚未被發(fā)現(xiàn)的新元素。如果想驗證這個猜測他們必須苦心鉆研了。鑒于這項研究是一項新興的研究領(lǐng)域,既沒有參考書,也沒有人可以指導。

        焦頭爛額的瑪麗把她的想法告訴了里普曼教授,期望能得到一點啟發(fā)。想不到恩師對此反應極其冷淡,說:“居里夫人,我也曾聽說過你的研究。我認為你的研究方法可能有錯,你最好重做?!?/p>

        執(zhí)著的瑪麗堅信自己的猜測,她真想告訴他:“不,我的研究絕對沒有錯?!?/p>

        可她還是強忍住了這句話,找了個理由,快速辭別恩師,怏怏地離開學校。

        但是,隨著研究的展開,看到瑪麗和培爾公布的研究情況,里普曼教授對此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并承認她的研究價值。他于1898年4月12日,在學士院例會席上說:“瑪麗·斯科羅特夫斯基·居里在實驗室內(nèi)可能發(fā)現(xiàn)了一種具有強烈放射能的新化學元素?!边@是整天泡在倉庫實驗室的居里夫婦向物理學界發(fā)出的第一炮。他們繼續(xù)苦心研究,想求證這種元素是什么,以及它在瀝青鈾礦內(nèi)的含量有多少。

        研究發(fā)現(xiàn)其含量竟然不及百分之一!以其如此微量的含量,卻能放出如此強烈的能量!這個發(fā)現(xiàn)震驚了學術(shù)界。

        他們接下來開始分析瀝青鈾礦,期望能探索到發(fā)出放射能的成分。令他們驚異的是,具有放射能的是兩個新元素。

        1898年7月,瑪麗終于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一個元素。她用祖國語言波蘭文將它命名為“釙”。這是他們向科學界發(fā)出的第二炮。

        艱苦的研究

        居里夫婦的生活還是和以前一樣,除了更加忙碌外,生活條件毫無改善。

        為了節(jié)省生活開支,善于持家的瑪麗經(jīng)常利用在夏天水果上市季節(jié)里,購買大量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醬,以供冬天時一家老小食用。除了做實驗,瑪麗還得煮飯、燒菜、洗衣、照顧小孩,并照料年老的公公。這些重擔,壓著愛好研究的瑪麗。她根本閑不下來的雙手,像工人的手一樣粗糙。

        發(fā)現(xiàn)“釙”的狂喜,沖淡不了瑪麗隨之而來的失落情緒:布洛妮亞和卡基米爾決定回波蘭開療養(yǎng)院,他們想為祖國的肺結(jié)核患者服務。連姐姐都回家了,瑪麗難過極了。

        那一階段的生活對瑪麗他們來說并不順利,但是,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培爾和瑪麗從未中斷過他們的研究工作。這對發(fā)現(xiàn)“釙”而享譽世界的夫婦,在5個月后(12月26日)的科學學士院會上,又向世人宣告發(fā)現(xiàn)了第二種新元素“鐳”。

        釙和鐳,像炸彈一樣炸在學術(shù)界,引起轟動。他們所發(fā)表的新元素的特性,推翻了多年以來學者們所堅信的物理學的某些法則。在這之前,學者一直都認為一定是受到外部光的影響,放射線物體的內(nèi)部才會發(fā)出射線來,但居里夫妻卻發(fā)現(xiàn)了釙和鐳的放射線是由內(nèi)部自然放射出來的。

        在此之前,沒有一個人看過鐳,也沒有一個人知道鐳的原子量。有許多學者對他們的報告產(chǎn)生懷疑,認為世界上不可能有那種沒有原子量的物體。他們想要看看鐳的實物。

        居里夫婦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接下來的問題更棘手了,如何從瀝青鈾礦中提煉出釙和鐳?用何種方法證明新元素的存在?而且,要想抽取含量如此稀少的新元素,需要為數(shù)頗巨的瀝青鈾礦———由它可抽取玻璃工業(yè)所需的鈾鹽,但它相當貴重,只產(chǎn)于奧地利的某座礦山。想要繼續(xù)實驗,無疑要耗費龐大的實驗費,而且也需要一個更大的實驗室。

        為了節(jié)省費用,當居里夫人得知抽出鈾之后的殘礦內(nèi)也可能含有釙和鐳時,他們決定舍瀝青鈾礦取價格比較便宜的殘礦。于是他們立刻請求維也納科學學士院到礦山洽談此事。

        實際上,奧地利也正為處理這些廢棄的殘礦而頭痛。他們早就想處理掉它們了。但是,他們不解地問瑪麗和培爾:“你們要這些東西做什么?如果要,我們可以送你一噸?!?/p>

        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問題暫時解決了。奧地利方面甚至還表示,以后如要再購買,他們隨意定價格。

        但奧地利方面的支持并未完全解決問題,他們?nèi)匀粺o法籌到經(jīng)費。

        法國政府不愿意輔助這種捕風捉影式的實驗。如今,只有靠他們自行解決了。

        終于等來了奧地利方面贈送的一噸“廢棄物”。那天早上,一輛運貨馬車來到理化學校,車上堆著滿滿的瀝青鈾礦。

        瑪麗穿著工作服,興奮地跑出實驗室。

        看著眼前這些還黏著泥土、稍帶茶色的礦石含有釙和鐳,瑪麗抑制不住心底的快樂。她和培爾一直看著工人卸完貨,他們越發(fā)堅定研究下去的信心了。在這個廣闊的世界上,也許只有他倆對這件事最信心滿懷了。此后的4年(瑪麗31~35歲時),是他們?yōu)榱颂剿饔钪鎶W秘度過的最艱苦的4年。

        夏天,倉庫里悶熱異常,還四處彌漫著濃濃的煙霧。他們身上的工作服上混著灰塵和汗水,臟兮兮的。眼睛、喉嚨也被煙熏嗆得刺痛,但是,條件再難,為了心中的目標,他們?nèi)詧猿植恍傅赜么箦仩t提煉礦石。

        每年秋季,巴黎經(jīng)常有突來的陣雨。實驗室又太狹窄了,瑪麗他們經(jīng)常不得已把機器搬到外頭工作。到了這個時候,陣雨經(jīng)常不請自來,他們經(jīng)常被弄得措手不及,忙不迭地把機器搬進屋子里。

        冬天也不好過。實驗室里,為了順利排出氣體避免中毒,倉庫的窗戶必須隨時打開,寒風呼呼地吹進倉庫,凍得他們連筆都握不住。

        研究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但困難也一個個地出現(xiàn)了。連風也來倉庫里搗亂,不但滿實驗室地吹進灰塵,還會吹走重要的卡片。更有一次,伊蓮發(fā)燒生病了。

        這段時間,瑪麗忙得像陀螺。每天晚上,等她把照顧孩子、老人,洗衣,煮飯……等工作一件件做好后,已過了晚上10點。此時,對于別人來講,已是休息時,但對于瑪麗來說,真正的夜晚才開始。她必須安排好第二天的研究預訂表、閱讀參考論文……等她忙完上床,往往已是凌晨兩點了。

        這怎么能是醫(yī)生囑咐的必須靜養(yǎng)的病人過的生活呢?第二年、第三年,一直被要求靜養(yǎng)的瑪麗都是這樣過來的。她是個知足的女人。在別人看來,瑪麗這段日子真的好苦。但瑪麗自己從不這樣認為。她雖然忙碌,但充實快樂,雖然經(jīng)濟有點緊張,但還有足夠的錢填飽肚子。她認為這時的生活,比起在閣樓上啃面包、喝白開水、趴在桌上為準備考試而忙碌的大學生活,好得太多了。

        但是,老天并沒有停止對居里夫婦的刁難:他們不斷地聯(lián)系奧地利方面,請他們盡快運來購買的瀝青鈾礦做實驗,但遲遲未到。

        研究中遇到的困難,加上生活的不易,培爾有點灰心了。他們都被搞得焦頭爛額?,旣愐彩?,但一向堅強的她從未想過放棄,相反,她反過來以堅強的意志鼓勵培爾再接再厲。

        就這樣,他們克服種種困難,每隔一年便發(fā)表一次研究報告,雖然沒有什么突破,但都是物理學上有關(guān)放射能的最重要報告,因而頗受人關(guān)注。

        那段時期的一天,一位名叫安德烈·波恩的年輕化學家特地到他們的實驗室,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鼓勵。波恩是“錒”元素的發(fā)現(xiàn)者,他深知研究時所要付出的艱辛。

        “祝你們成功?!彼o緊握著居里夫婦的手,由衷地祝福他們。

        居里夫婦異常高興。最艱難的時候,得到同行的拜訪、理解,還有難得的鼓勵,夫婦前進的勇氣倍增、精神更是十足了。

        他們繼續(xù)苦斗,但是,經(jīng)濟狀況愈來愈差了。

        存款已經(jīng)消耗得差不多了。一想到經(jīng)濟,兩人的心情都很沉重。

        一天早上,瑪麗正想開始工作,培爾遞給她一封信,說道:“瑪麗,這封信是日內(nèi)瓦大學寄來的?!爆旣愐苫蟮卮蜷_這封信,低頭讀著。

        培爾·居里先生暨夫人:

        聞知先生及夫人不畏艱難從事著鐳的研究,敝人深表欽佩。茲以下列條件聘請兩位擔任敝校教授并負責實驗所指導工作。

        一、聘請培爾·居里先生擔任物理教授。

        (薪水一萬法郎,房租津貼另計。)

        二、先生同時指導物理學實驗所。

        (有關(guān)實驗經(jīng)費面議,可追加購買實驗器材,并提供兩名研究助理。)

        三、夫人由實驗所給予正式職位。

        瑞士日內(nèi)瓦大學校長

        這份聘書條件優(yōu)厚、語氣誠摯。不僅可以有一萬法郎的薪水,又可添購實驗器材了。如果真的應聘,眼前的困難可就都迎刃而解了。真是從天而降的大好消息。

        想到這些,捧著信,培爾幾乎為之所動了。但是,第二天,瑪麗卻對培爾說:“我想了一晚上,我覺得我們還是不接受這份聘書比較好?!?/p>

        培爾為之一愣,但也明白過來了,說道:“你說得對,瑪麗,我也有同感。假如接受了聘書,得花好幾個月來準備課程,我們無法靜心繼續(xù)做鐳的實驗了;何況,到國外繼續(xù)這個實驗,也沒那么容易。要是工作地點不遠在日內(nèi)瓦,而是在國內(nèi)的話,那還可以考慮考慮。”

        稍頓,培爾聳聳肩,無可奈何地嘆口氣,說:“但是,為了生活,我們還得另外想想辦法。最近我要辭去理化學校的教職,到待遇更好的醫(yī)科大學預備學校去教書?!?/p>

        瑪麗看著他,滿目愛意地說:“也請原諒我一直瞞著你,我也曾到凡爾賽附近的塞弗爾女子高等學校去應聘。”

        “哦,那結(jié)果如何?”

        “他們打算聘我當客座教授,從7月29日開始,為期一年,教一二年級的物理課?!?/p>

        “那太好了,但是,你更忙不過來啊!”

        “沒辦法啊,為了生活嘛!而且也不能中斷鐳的實驗??!”

        無論生活怎么艱苦,在堅強的瑪麗看來,都是可以挺過去的。

        發(fā)現(xiàn)鐳

        1902年4月,居里夫婦終于抵達成功的第一階段。這是自發(fā)表瀝青鈾礦里含有鐳的研究報告以來,經(jīng)過了3年零9個月的艱苦奮斗,好不容易才得來的成果。

        現(xiàn)在,“鐳”實實在在地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了。雖然只有一毫克,卻是他們這么多年來付出的努力和血汗的結(jié)晶。這微不足道的鐳,足以證實鐳這種新元素的確存在。

        這個設在倉庫里的實驗室立刻成為舉世矚目的地方。

        發(fā)現(xiàn)鐳的成功給居里夫婦帶來了巨大喜悅。他們激動得一連好幾夜都睡不著。

        “培爾,我們今晚再去看看鐳,怎么樣?”

        “好啊,走吧。”

        此時夜已經(jīng)深了,是十點,老居里醫(yī)生早已睡下,伊蓮也是。一想到實驗室那一毫克的鐳,瑪麗再也無法靜心看書了。

        激動的他倆,披上外衣,就往實驗室走。羅蒙街上非常寒冷,闃無一人。路兩旁滲透著住戶窗口泛出的瓦斯燈的藍白光圈。

        他倆一言不發(fā),走在靜悄悄的街道上,心里想的都是鐳。

        實驗室一片漆黑。但是,桌上一團藍白色的磷光甚是顯眼,吸引了他們。他們不由自主地朝著它一步一步走過去。歷時3年零9個月的艱難研究,終于得來呈現(xiàn)在眼前的鐳了。在黑暗中,他倆激動得難以言說,唯有緊緊握著彼此的手,默默無言,佇立很久。許久許久后,才壓抑住興奮,依依不舍地離開實驗室,回家去了。

        剛進家門,睡眼惺忪的女管家揉著眼睛說:“夫人,剛才您出去時,來了一封電報?!?/p>

        電報是約瑟夫從華沙發(fā)來的?,旣愩廊恍捏@,心頭掠過一絲不祥的陰影。

        “父病危,速返。兄字”

        電報上簡單的幾個字,冷冷地映入她的眼簾,刺著她的心:“啊,爸爸……”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瑪麗震駭?shù)谜f不出話來,悲痛不已。

        “怎么了,爸爸怎么了?”培爾見狀,趕緊搶過電報看。瑪麗已跌入悲傷的深淵。

        “父親收到我前幾天寄回去的信了嗎?”在信上,瑪麗向他稟明“鐳”的實驗已經(jīng)成功了。

        “一直盼著我成功的爸爸,卻在我即將成功之際病危了,天哪!”瑪麗像個孩子一樣跌在培爾的懷里,號啕大哭。

        “爸爸,我一定要趕回去看您,請您千萬千萬要等一等女兒!”瑪麗曾收到約瑟夫的信,在信上,他告訴瑪麗,父親的膽囊切除了,手術(shù)情況良好。聞此消息的瑪麗頗感安心,可是誰曉得事情竟變成這樣呢!

        聽到動靜的老居里醫(yī)生也從臥室出來了。他擔心瑪麗父親的情況,畢竟他也已年歲頗高。

        “我必須趕快回去!現(xiàn)在,馬上!”瑪麗立即就收拾好行裝,要最快趕到父親身邊。

        可是,當時,從法國到波蘭必須辦理入境手續(xù)。等著辦理入境證的瑪麗真是度日如年,心急如焚的瑪麗上火車后,早已滿身大汗。

        5月的北歐,真是美麗極了!氣候最怡人,車窗外是重山疊嶺,花朵滿樹,堪比一幅田園景觀。面對這撲面而來的美麗景色,瑪麗根本無心欣賞,她只恨火車開得太慢、太慢。

        “等等我呀,爸爸,一定要等我??!我要再見您一面。神啊!求你保佑我爸爸?!?/p>

        瑪麗無時無刻不在祈禱著。但是,叫人悲慟欲絕的電報又來了。

        “父逝。兄字”

        “啊,爸爸,您還是去了?!?/p>

        絕望的瑪麗立刻從車上拍電報給哥哥、姐姐,請他們務必等她回到家,再舉行葬禮。

        等瑪麗趕到華沙,父親已被安置在花圈圍繞的棺木內(nèi)。瑪麗請人拔去釘子,掀開棺蓋。她必須見父親最后一面。棺木里的父親,像一尊大理石像般靜靜地躺著,微張著嘴巴,似乎有千言萬語還沒來得及對瑪麗說。

        瑪麗悲痛得幾至昏厥。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希拉輕柔地說:“爸爸,您最疼愛的瑪麗回來了,您安詳?shù)厝グ?,去天國和媽媽相聚……?/p>

        痛徹心扉的瑪麗喊了一聲“爸爸”,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悲慟,號啕大哭。她知道,世界上最愛她的那個人走了。

        云煙般的往事不斷地浮現(xiàn)在瑪麗的腦海里。她想起16歲那年,去斯邱基村的那個飄雪的早晨,父親送她到車站。

        “爸爸,您多保重??!”

        “你也一樣,瑪麗?!?/p>

        慈祥的音容,宛如就在眼前。

        瑪麗又想起修完物理學士學位回華沙和父親團聚的情景。

        “爸爸……只要獲得數(shù)學學士學位,我就達成愿望,那時我絕不再離開您,到別的地方去,一定跟您在一起?!?/p>

        誰知道世事難料,瑪麗不僅不能承歡膝下,連和父親都沒說上最后一句話。

        瑪麗像孩子般地哭泣著,跪在父親棺木前乞求寬恕。

        哥哥、姐姐告訴瑪麗,自從她開始做鐳的實驗以后,父親最感興趣的就是巴黎科學學士院所發(fā)表的實驗報告。父親也收到了瑪麗特地寫給他稟報已發(fā)現(xiàn)鐳的那封信。當讀到那封信時他的興奮之情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父親在去世的前6天,曾寫了最后一篇日記,說:“瑪麗終于發(fā)現(xiàn)了鐳,萬歲!”

        兒女們將父母親合葬在一起。葬禮過后,瑪麗載滿悲傷,重回巴黎。

        長年的勞累和過度的哀傷,擊垮了她本就瘦弱的身體,她罹患了輕微的失眠。一到夜里,她就自己一個人在房里徘徊,睡不著覺。

        培爾由于疲勞過度,引發(fā)了關(guān)節(jié)炎。

        對整個研究而言,鐳的發(fā)現(xiàn)只是向前邁進一大步而已,離最后的完成尚有一大段距離。為了整理實驗報告,瑪麗不得不抱病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為了緩解經(jīng)濟壓力,夫妻倆分別到學校兼課。

        這段艱難的日子,堅強的瑪麗不僅度過了,還完成了一篇論文,即《有關(guān)放射能物質(zhì)的研究》。

        巴黎大學文理學院組織了審查委員會,三人負責審查這篇論文,并要對瑪麗加以口試。

        恩師里普曼教授是瑪麗的主考官。師生情誼歸情誼,考試還是要公正的。

        對委員會提出的問題,瑪麗對答如流,而且態(tài)度從容。說到興奮處,她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圖或?qū)懝健?/p>

        口試時,來了不少旁聽者。此時離她發(fā)現(xiàn)鐳的時間尚短,公眾都還沉浸在對鐳的橫空出世的喜悅中,此次又是發(fā)現(xiàn)者親自解說此方面內(nèi)容,因而不少學術(shù)界人士慕名而來。培爾、老居里醫(yī)生以及特地從華沙趕來的布洛妮亞,都坐在旁聽席上。他們專注地聆聽著瑪麗和審查委員會之間的問答。

        瑪麗在這場口試中的表現(xiàn),感動了主考官和旁聽者。性情溫厚的里普曼教授鄭重地宣布說:“本大學決議頒發(fā)榮譽獎和物理博士學位給瑪麗·居里?!比珗鲰懫鹆藷崃业恼坡暎貌黄较?。

        接著里普曼教授又對瑪麗說:“請允許我以論文審查委員的身份向你致上由衷的賀意!”

        雷鳴般的掌聲再次響起,師生緊緊地握住了彼此的雙手。

        一開始,一般人都認為培爾才是發(fā)現(xiàn)鐳的主要功臣,瑪麗只不過是他的助理而已。通過這次博士考試,大家總算改變了這個想法。

        獲諾貝爾獎

        為什么鐳的發(fā)現(xiàn),會成為學術(shù)界的一大轟動呢?

        過去,學者始終認為宇宙所有物體都是由固定元素構(gòu)成的,性質(zhì)永遠不變。鐳的發(fā)現(xiàn),推翻了此種想法。

        鐳是由放射光所產(chǎn)生的氦氣和射氣組合成的新元素,換句話說,放射性元素本身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如果想要這種變化達到一半時(半衰期),鈾要花上數(shù)十億年的時間,鐳則需1600年!但這種射氣壽命不過10年。

        在此基礎上,人們進一步又發(fā)現(xiàn),鐳對癌癥頗具療效。鐳療法后來被稱為“居里療法”。

        1902年,法國科學學士院撥2萬法郎給居里夫婦,請他們從5噸礦石中抽取鐳。

        鐳的性質(zhì)非常有趣:陽光下,人們看不到它的磷光;黑暗里,其光度卻足以用來照明。而且,它放射的光線能穿透任何不透明的東西。即使它被包在黑紙里,還是能使底片感光。假如用紙或棉花包著它,紙和棉花則會慢慢被腐蝕成粉末。唯一能遮住鐳射線的,只有厚鉛。

        鐳還可以用來鑒定鉆石的真假。我們都知道,鉆石本身并不能發(fā)光,必須靠其他的光反射。依此,鐳照射時能發(fā)出燦爛光芒的才是真的鉆石。鐳還有一個“特異功能”:會釋放熱能。它能在一個小時內(nèi),釋發(fā)出與融化同等重量冰的熱量。假如鐳所在之處沒有散熱的裝備,它身處之地會比周圍的溫度高出10℃,甚至更多。

        而如果把它放在真空玻璃管內(nèi),玻璃會變成藍紫色或紫色。此外,鐳會發(fā)射一種奇怪的氣體(射氣),而且會有規(guī)律地消失;溫泉水中就存有射氣。

        鐳具備的這些特質(zhì),能為人類的進步做出大貢獻。它的發(fā)現(xiàn)深具意義。

        居里夫婦做了數(shù)以萬計的實驗,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發(fā)現(xiàn)了鐳。在四年間,他們總計發(fā)表了32篇報告,欣慰的是,每篇報告都能獲得熱烈的回應。

        1903年,英國皇家學院邀請他們前去演說。這是英國的最高學府,能被邀請已是無上的光榮,更何況,瑪麗是第一位被邀請的女性。

        夫婦倆帶著一粒鐳到了英國。他們用它在出席的專家學者前做各種實驗。夫婦二人在英國的表現(xiàn)震驚了學術(shù)界,揚名全英倫。

        晚宴、歡迎會、香檳酒、數(shù)不盡的祝賀……像風一樣,使習慣了安靜的實驗室的夫婦眩暈,仿佛置身夢境。

        身在貴婦堆中的瑪麗,穿的是被化學藥品弄壞了的家常服。她沒有戴手套,露著那雙因為做實驗而變得粗糙不堪的手。培爾身穿的衣褲也并不光鮮,顯得陳舊不堪。

        宴席上,眾人交口稱贊他們的成就。作為當事人的他們,卻很淡然。看著貴婦們身上的飾物,瑪麗禁不住想:如果我有這么多錢,不知能做多少鐳的實驗。

        皇家倫敦協(xié)會授予他們最高榮譽獎。

        對專注研究的居里夫人來說,獎牌根本沒什么意義,再說,陋屋里掛著金牌,感覺總是不相稱。她把獎牌送給小伊蓮當玩具。

        一位前來拜訪的朋友見此情景,驚訝不已,瑪麗平靜地說:“小伊蓮最愛這個玩具。”

        他們對研究的熱忱和對獎牌態(tài)度的淡漠不僅感動了這位友人,也傳遍了整個巴黎。

        1903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科學學士院決定把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居里夫婦。

        瑞典科學家、炸藥的發(fā)明人阿佛德·諾貝爾創(chuàng)立了諾貝爾獎。他把巨資存入銀行或換成有價證券。他去世之后,每年的股息、紅利贈給為世界作出貢獻的人。諾貝爾獎獎額共分5類,分別是:物理、化學、生物或醫(yī)學、文學、和平獎。

        居里夫婦研究的靈感源自柏克勒爾射線,因而他們?nèi)斯蚕泶舜沃Z貝爾物理學獎。

        按慣例,獲獎人領(lǐng)獎時要做簡要演說。但時值寒冬,瑪麗又因過度勞累臥床不起。她的身體狀況容不得長途跋涉。無奈之下,法國公使代表居里夫婦領(lǐng)獎。

        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他們,聲名更是遠播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全球五湖四海的記者擁來想要采訪他們。但對淡泊名利的他們來說,這實在是一大困擾。我們可以從瑪麗給哥哥的信上知道這點。

        哥哥:

        我們獲得了一半諾貝爾獎金(6萬法郎),對一向清貧的我們來說,極有助益,但不知何時才能領(lǐng)到。

        最近,新聞記者像洪水般擁進我們的研究室。美國也想以豐厚酬金邀請我們?nèi)プ鲅不匮葜v……這種情況下我們根本無法靜心讀書,真想躲到人煙絕跡的地方去。說真的,光是謝絕慶祝會的事,就搞得我們精疲力竭了。

        我們需要時間繼續(xù)努力研究,但世人為什么不理解呢?

        妹:瑪麗

        1904年1月2日,他們收到了從瑞典寄來的諾貝爾獎金?,F(xiàn)在,培爾終于可以辭去教職,一心只為研究了。

        居里夫婦并沒留下全部獎金?,旣悘闹腥〕鲆还P錢,匯給遠在華沙開療養(yǎng)院的姐姐和姐夫———他們一直本著為窮人服務的宗旨,收入甚微,日子過得很艱辛。夫婦二人又取出一部分獎金,分捐給兩三個科學學會。他們知道,凡是從事科學研究的組織,都經(jīng)常會有經(jīng)費困難。

        他們還取出一筆錢,用于幫助在他們研究室工作的波蘭留法女學生,和自己所教的清貧卻優(yōu)秀的學生。

        最后,瑪麗鄭重邀請遠在華沙的恩師來法國旅游。

        桑多潘老師:

        您或許已經(jīng)不記得我。我是瑪麗·斯科羅特夫斯基,曾在華沙跟您一起學法語。那時我才十四五歲。當時老師給予的親切指導,使我畢生難忘;老師的諄諄教誨,使我終身受益匪淺。

        隨函所附的錢雖然微不足道,但希望老師能拿它做旅資,來巴黎散心。

        我們的生活一向清苦,此次獲得諾貝爾獎實在出乎意料。于是,我想以這筆錢聊表對恩師的感激之情。

        如果老師來到巴黎,將是我無上的榮幸。只盼望老師早點來。

        學生瑪麗敬上

        不久之后,如瑪麗所愿,桑多潘老師到巴黎來了。師生相見,激動萬分,場面十分感人。

        居里夫婦把這筆自己辛苦奮斗得來的獎金和大家共享。卻唯獨不留給自己享用?,旣愐琅f節(jié)儉如初,為了緩解生活壓力,還得繼續(xù)在女子高等師范學校任教。

        向命運挑戰(zhàn)

        居里夫婦也要為成名付出代價,他們現(xiàn)在再沒有先前的清凈了。桌上放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有的詢問有關(guān)鐳的問題,有的邀請他們撰稿或演講,還有的要求他們轉(zhuǎn)讓專利權(quán),等等。為了應付這些信件和登門造訪的人,他們精疲力竭。

        其實,話說回來,制造1克的鐳就需要花費75萬法郎,但如果他們申請專利再轉(zhuǎn)讓出去,他們一定可以獲得一筆很可觀的收入。

        一直既要專心研究又要應付生活的培爾,在世界各地企業(yè)家的說服下,一度意志動搖,但如冰塊一般冷靜的瑪麗卻說:“培爾,能過富裕而舒適的生活當然很好,可是,我們并不是為了享受才做研究呀。鐳比我們當初設想的作用更大,尤其在治療癌癥方面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申請專利,我會良心不安。這么重要的東西,我們怎么能忍心獨占?我想向全世界公開鐳的秘密。”

        一直靜聽瑪麗說話的培爾,不住地點頭表示贊同,心中也越發(fā)生出對妻子的佩服之情。他說:“好,我贊成你的看法,不論是誰,只要向我們詢問,我們都會告訴他?!?/p>

        居里夫婦毅然放棄靠鐳發(fā)家致富的機會,毫不猶豫地將研究成果貢獻給全世界。他們的這一舉動,成就了鐳的快速發(fā)展。鐳工業(yè)很快就擴展至世界各個國家。

        1905年6月,他們前往瑞典斯德哥爾摩訪問。

        他們在斯德哥爾摩科學學士院發(fā)表有關(guān)鐳的演講。那次演講,培爾比過去任何一次都深入,深深地吸引了許多聽眾。

        大家都已經(jīng)知道,鐳的發(fā)現(xiàn),推翻了物理學上原先存在的幾個根本原理,還揭開了地質(zhì)學、氣象學等領(lǐng)域的某些奧秘。

        但聽完培爾演講里穿插的對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做的一番詳盡專門性的解說,所有的學者不得不重新評估他們的研究價值。此時的瑞典氣候非常怡人,加上接待者的細心照料,他們夫婦倆的健康狀況大為好轉(zhuǎn)。這趟短暫的旅行,大概是培爾短暫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歲月了。

        回巴黎后,他們竭力避免不必要的應酬,但是他們的聲名早已遠播,不是他們所能控制的。

        一天晚上,在居里夫婦家簡陋的客廳里,上演著一場前所未見的表演。觀賞者都看得目瞪口呆、禁不住大聲喝彩。培爾、瑪麗、伊蓮也都看得非常高興。

        在黢黑的客廳里,一只翅膀上閃爍著藍白磷光的蝴蝶,正隨著美妙的音樂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這是美國名舞蹈家洛伊弗萊為了答謝居里夫婦而獻演的。

        原來,舞蹈家從報紙上關(guān)于瑪麗說的“鐳會在晚上發(fā)光”的報道中獲得靈感,從而設計了一套舞臺服裝。它以磷光顏料涂在華麗的舞臺上以顯現(xiàn)效果。當表演正式上演之后,一時之間,劇場爆滿,盛況空前。卻沒有人知道,在精彩演出的幕后,藏著的竟是居里夫婦這對學者的智慧。

        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大學都挖空心思想要邀請他們?nèi)ブv學。這樣一來,法國政府再也無法保持緘默了。于是,法國正式聘請培爾·居里為法國科學學士院的會員,并擔任巴黎大學文理學院物理學講座教授,也為居里夫婦提供了15萬法郎的試驗經(jīng)費預算。

        不久,法國政府又在與巴黎大學相隔不遠的一條街上,興建了兩座實驗室??傆嬙O備費為34萬法郎,每年再撥經(jīng)費12萬法郎。政府同時答應還將承擔實驗所工作人員的薪資。瑪麗是該實驗所的主任。

        一切漸入佳境,很順利地進行著。一切也似乎要變得越來越好了??墒?,誰能想到,一場橫禍的到來徹底擊碎了瑪麗的心。1906年4月19日星期四,陰雨綿綿。

        天氣雖已到了4月中旬,落下的雨還像冬季時的雨水那般濕冷。一大早,為了參加大學午餐會及商討校正書稿等事,培爾急匆匆地出門。下午兩點,他步出科學會館,打算到出版社去。

        屋外大雨滂沱,澆灌著街道。培爾撐著傘,匆匆地過著馬路。不幸發(fā)生了!在培爾橫越馬路時,左右各來了一部馬車,閃避不及的他,又因路實在太滑,滑倒在地,被疾馳而來的車碾碎了頭蓋骨。

        鮮血頓時浸紅了馬路,混著淤積在那兒的雨水。馬路,被染得通紅。交通警察跑了過來,從死者身上搜到證件,確信罹難者是居里教授。消息像長了翅膀,傳遍政府當局、巴黎的各大學。

        先得知消息的學校,決定由亞伯特校長和勃朗教授去居里家,告訴瑪麗這件不幸的事。他們匆匆趕到居里家,瑪麗不在家。

        傍晚六點多,屋外依然冷雨飄灑,毫不知情的瑪麗回來了。走到家門口時,她心里涌起一股異樣的感覺,不祥的陰影籠罩了她。

        難道出了什么事?瑪麗一邊想著,一邊推開門。她抬頭,只見亞伯特校長、勃朗教授,還有四五個陌生人,呆呆地佇立在屋里,神情哀傷。

        瑪麗的心不禁緊縮了起來。心里升騰起一股怕意。難道真的有事發(fā)生了?難道……她不敢往下想了。抬起頭,疑惑不安地掃視著他們。大家木然地望著她,都不知該從何說起。

        令人窒息的沉默后,亞伯特校長艱難地啟齒:“夫人,你要冷靜,不要太激動。事情實在來得太突然了,居里先生出車禍……死了。”

        “培爾死了?!”這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一時之間,瑪麗根本不相信這是真的,神情茫然地佇立在那兒。

        “培爾死了!這是真的嗎?”瑪麗仿佛置身夢境,一切都是虛幻。耳畔都是大家在說著培爾出事的情形,但誰也不知道瑪麗是否聽見了。她一直不言語、眼神呆滯。

        這是個確確實實的悲劇而不是噩夢!

        培爾的尸體被救護車送回來了。早上出門時還滿面春風的培爾,現(xiàn)在卻頭綁繃帶,直挺挺地躺在擔架上?,旣惏Q欲絕!

        瑪麗撫摸著培爾身上的手表、鋼筆、研究室的鑰匙,還能感覺到他留在上面的體溫,手表也完好無損,連表面都沒破,還滴答、滴答地走著……

        輕吻著培爾的雙手和臉頰,瑪麗忍不住淚流滿面。

        他神態(tài)依舊安詳,雖然血早已染紅頭部的繃帶。。

        誰能想到剛才發(fā)生了那么慘烈的一幕!“啊,培爾真的死了!”才緩過來的瑪麗,熱淚像躲在角落里的不聽話的孩子,洶涌著。

        瑪麗的記憶被拉到從前,記起夫妻倆的談話:“如果我們兩人中有一個死了,另一個也要好好地活下去?!睕]想到,培爾就這樣走了,走得這樣匆忙。他這一走,也結(jié)束了他倆恩愛了11年的婚姻生活。

        “你走了,留下我一個人該怎么辦?”

        在法國,培爾走了,對瑪麗,無疑就是喪失了精神支柱。培爾獨自走了,留下她和9歲的伊蓮、2歲的艾芙。

        孤兒寡母,往后的日子該怎么過?。∷撛趺崔k?如何能讓斷翼的鳥再在空中飛翔?

        “培爾,你怎么能這么狠心,拋下我們仨?我不如和你一道去??墒悄暧椎囊辽?、艾芙怎么辦?我們共同研究的鐳,又該怎么辦?”

        絕望中的瑪麗,只能把滿心的疼痛訴諸日記。

        培爾,各地的吊唁電報、信件,堆滿了我的桌子。媒體上天天都在報道你短暫的一生。但,所有的勸慰和悼念,只會徒增我的哀傷罷了。你再也回不到我身邊了。培爾!我把你最喜歡的那張我的相片和院子里的一枝夾竹桃放在棺木中。培爾,你知道嗎?你最愛的夾竹桃還沒來得及開花,你卻走了!

        法國政府當局和大學幾次來家里向我致歉,為曾經(jīng)三番五次拒絕批準你申請的研究費補助和加入學術(shù)會員行列,并且希望我能讓他們在葬禮前舉行追悼演講會。我替你拒絕了。培爾,雖然我們只是做了11年夫妻,太短了,但我知道,不管他們現(xiàn)在如何頌揚你,也愉悅不了你的靈魂。如果政府在你出事前,答應你的請求,那么,你短暫的一生,也許會創(chuàng)造更多了不起的成就。

        一切都太遲了!培爾,我所敬愛的丈夫,我最親切的老師,你再也不會回來開研究室的門。現(xiàn)在,你扔下我一個人,把艱難的研究交給我,我該怎么辦呢?

        你告訴我啊,培爾!

        我只請最親近的人參加葬禮,依你生前的意思。但是,教育部部長執(zhí)意要送你,要一直送你到墓地。盛情難卻,請原諒!

        我把你放在居里家的墓地里,葬在母親身邊。而你旁邊空著的地方,是我將來要去的。等我去了,我們還會廝守做夫妻。我在你的棺木上撒你最愛的花朵,讓它們先代替我,陪伴你。

        永別了,培爾。

        1906年4月22日

        瑪麗寫完,已經(jīng)淚眼婆娑,眼淚爭先恐后地掉在筆記本上,洇染了剛寫的字。久久地,她才合起日記簿。此時,巴黎的夜色已深,年少不知事的的艾芙睡得正香甜,發(fā)出溫軟的呼吸聲。

        巴黎的晚春,在落花和悲傷中逝去。

        接到電報的約瑟夫和布洛妮亞馬不停蹄地趕來,但事情發(fā)生得太突然了,路途又那么遠,他們還是很遺憾,沒能趕上葬禮,沒能送培爾最后一程。他們眼睜睜地看著悲傷不已的瑪麗,他們知道,千言萬語也不能撫平她心靈之痛,唯有緊緊握住她的手。他們強忍著呼之欲出的眼淚,一旦布洛妮亞開口,大家都會失聲痛哭的。

        葬禮后,瑪麗成了穿著黑衣的無魂木偶。整天沉默不語。對前來悼問的人,只是點頭答謝,不曾言語。

        老居里醫(yī)生,從波蘭趕來的哥哥、姐姐都很擔心瑪麗,怕她想不開,尋短見。

        有那么一段時間,瑪麗真被培爾忽然的死訊擊垮了。但是,對于一向堅強的瑪麗而言,悲痛摧毀不了她的心。雖然在外人看來,瑪麗儼然已因哀傷過度而麻木,但是,她的內(nèi)心正以堅強的理智來壓抑悲傷。當她覺得孤寂,當她想念培爾時,她就在日記上和培爾對話。

        培爾,分離還沒幾天,卻像已過一年。你離我,那么遙遠……

        一切都像你在的時候一樣,桌上擺著你的參考書,衣架上掛著你的衣服,你那塊不離身的表也依舊滴答滴答地走著……我保持著家里你在時的模樣,這樣,我可以假裝你還在我的身邊,像以前一樣,并沒有遠離。培爾,政府與學校當局正在研議如何填補你大學物理講座和實驗所的遺缺。我現(xiàn)在最惦記的是他們?nèi)绾翁幚韺嶒炈?,我如何繼續(xù)你的研究。

        前些日子,政府打算撥一筆養(yǎng)老金給我,但我拒絕了。

        我還年輕,還可以教書。再說,我相信自己也一定會把咱們的孩子伊蓮、艾芙撫養(yǎng)成人。

        悲痛擊不垮外表沉默、內(nèi)心堅強的瑪麗。大學當局越發(fā)欽佩這位擁有理學博士頭銜的堅強女性,不再予以輕視。他們指定瑪麗為實驗所主任。但是,至于這個舉世矚目的鐳研究實驗所的指導者,卻遲遲未定。誰才是恰當?shù)娜诉x呢?大家都為此焦頭爛額,找不著一個最佳的人選。

        瑪麗在日記上也和培爾聊了這件事。

        她在日記上寫道:

        培爾,你最要好的朋友杰爾威和杰克認為我能勝任你以前擔任的工作。他們已向?qū)W校寄出推薦函。

        亞伯特校長也很贊同他們的提議。倘若真能打破傳統(tǒng),任女性為教授,那真是一件大事了!

        在瑪麗看來,這件會令人驚異的事,卻當真發(fā)生了。

        瑪麗·居里接任了已故的培爾·居里的物理講座。

        雖然瑪麗暫且只是講師而非教授,但作為法國史上第一位站上大學講壇的女性,瑪麗真是百感交集。

        我已接任你的工作,坐你坐過的椅子,拿你拿過的教鞭。

        培爾,我的心情錯綜復雜。痛苦時,萬念俱灰時,會想到你經(jīng)常說的話:“無論發(fā)生什么事,無論生活如何艱苦,我們都要堅持到底完成實驗?!边@話,總能給予絕望中的我足夠的勇氣,再一次走下去。也因為你給予我的信念,我才決然地接受了校方的聘書。

        你離開我們母女已快一個月了?;ㄆ坷锏慕鹑竷涸缫咽㈤_,藤花和菖蒲也含苞待放,我不忍看你喜愛的這些花??吹剿鼈?,我忍不住想的都是你,想我們以前快樂的日子。如今都是傷心的往事。

        培爾·居里之死震撼了全世界。但是,活著的人還得好好地活下去。兩個月后,一切終于歸于平靜。

        瑪麗也恢復了往昔的冷靜,并且滋生了一股新的勇氣。約瑟夫見此情況,心安了不少,于是放心回波蘭去了。姐姐布洛妮亞想再陪瑪麗一陣子,再走。

        等到7月時,培爾過世滿3個月。

        布洛妮亞告訴瑪麗,她打算第二天返回巴黎。

        瑪麗先是沉默不語,似乎有事要和姐姐說,但遲遲未開口。終于,她喊上姐姐,請她去臥房。

        正是巴黎最熱的時候,瑪麗卻把臥房里的壁爐點燃了,里面燃著熊熊大火。

        “瑪麗,你在做什么?”布洛妮亞疑惑不已。

        “請幫我一個忙,姐姐,這件事除了你之外,任何人都不知道?!?/p>

        說著,她從壁櫥里取出一個包袱,剪斷繩帶。

        布洛妮亞嚇了一跳:“這是什么?。俊?/p>

        包袱里是血漬斑斑的衣褲,那是培爾遭遇車禍時穿著的。瑪麗一言不發(fā),剪碎它們,放入壁爐。

        爐火躥起的火舌,吞噬了染有血漬的布片,一切化成灰燼。

        “讓所有的哀傷全隨它消失吧,請賜給我生存下去的勇氣?!?/p>

        堅強的瑪麗再也抑制不住,抱著布洛妮亞,失聲痛哭。

        布洛妮亞禁不住流淚了,一邊淌著淚,一邊緊緊擁住瑪麗,她能理解妹妹瑪麗的心情。她輕輕地推開她,拿過瑪麗手里的剪刀和衣服幫她剪碎,投入壁爐。

        燃燒吧,姐妹倆緊握雙手,如石像般堅定,盯著爐火,動也不動。

        布洛妮亞撫摸著瑪麗的頭發(fā),溫緩地說:“瑪麗,一切都過去了。從明天起,生活會比以往更艱苦。但姐姐相信你一定會克服的。從小,你就不曾被困難擊敗,我堅信你會比以前更成功。也許你會孤寂,但是要忍耐。不要忘了,你是法國第一位大學女講師,全法國人都在關(guān)注你的表現(xiàn);還有,對于培爾生前尚未完成的鐳的單獨分離,只有你才有可能完成它?。∨酄栐谔熘`也會護佑著你的?,旣?,為了祖國波蘭的榮譽,你必須振作起來,必須努力!”

        瑪麗的眼淚撲簌簌地流著,但聽到這番勸勉的話,心情大為振奮。她越發(fā)堅定往前走的信心了。

        “姐姐,謝謝你對我這么好。請放心,我不會再這樣傷心難過下去了。我要做完培爾未完成的事。以前兩人共同努力,但現(xiàn)在只能由我一人去做。雖然不知要克服多少困難才能完成,但我一定會堅持下去,盡全力取得成功的。”

        翌日,布洛妮亞離開巴黎,瑪麗又是孑然一身了。她真的開始一個人面對這萬般艱難的日子了。

        瑪麗知道,自己不能一味地活在過去里,為了孩子,為了未完成的研究,她必須開始新生活。經(jīng)過慎重考慮,瑪麗在巴黎市郊租了一幢有庭院的房子。

        培爾還未結(jié)婚時,就住在這一帶。而如今,他的墳墓也在這里。物是人非也!雖然這里離大學實驗所有點遠,要搭半小時的火車,但住在這里,孩子們可以更接近大自然。

        現(xiàn)在,瑪麗、伊蓮、艾芙和79歲的老居里先生,他們四個人,開始著手過新生活了。

        新學期從11月開始。為了準備大學物理課程,瑪麗整個暑假都泡在實驗所埋首備課。

        為了做得比培爾還要好,也為了不辜負推薦者的好意,她研讀了培爾的參考書和筆記。為了更好地工作,瑪麗狠狠心,把兩個孩子托付給親戚照顧。一人獨自生活。有時會感到寂寞,但她必須得鼓起勇氣去面對。

        終于,開學了。

        11月5日下午1點38分,是她的第一堂物理課。

        一大早,瑪麗先到培爾的墳上獻上一束鮮花,輕聲地說:“待會兒我就要到學校去接任你的課。為了不有損你的名譽,整個暑假我都在拼命地準備講課內(nèi)容。作為女性,我還不知能否勝任這份工作,有點惴惴不安。但我從未失去信心,為了維護諾貝爾獎得獎人的榮譽,我一定會盡力做到最好的,也請你在天之靈保佑?!?/p>

        教室里早已擠滿學生。來旁聽的人也從走廊排到校園。

        作為法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講師、諾貝爾獎得主,又遭遇了如此大的人生變故,瑪麗早已被人知曉。更何況,今天的課程又是有關(guān)鐳放射能的說明。因而,前來聽課的不只是學生,還有大學教授、新聞記者、社會人士。

        上課鈴響了,瑪麗輕輕推開教室的門,從容淡定地走進來。喧嘩已久的教室,頓時沉寂。

        瑪麗步上講臺,微微鞠了一躬,四周立即響起如雷的掌聲。

        掌聲終于停止了。大家屏息靜氣,想聽聽這站在講臺上的第一位女性,該如何開始她的大學講師生涯。

        “在物理學領(lǐng)域里,這十年來所取得的進步……”

        瑪麗用沉著、堅定的聲音,將培爾最后一堂課的這句話作為開場白。這節(jié)課她主要講授有關(guān)原子分裂、放射性物質(zhì)的新知識。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間,下課鈴已經(jīng)響了。她又微微地一鞠躬,走出教室。靜心聆聽的人群這才如大夢初醒,瘋狂地鼓掌。

        這是多么成功的一堂課!學校當局更是欽佩她的學識。

        除了講課,瑪麗還必須到實驗室指導研究。

        從實驗的策劃到撰寫研究報告,對于健壯的男人來說,都有點吃力,難以勝任,何況身體本就瘦弱的瑪麗?她只能全力以赴。

        當務之急瑪麗要做的就是居里夫婦尚未完成的“鐳的單獨抽出”。這項工作的艱巨性、實驗的困難度,根本無法想象,比準備功課辛苦許多許多。

        高強度的工作,艱辛的生活,壓得瑪麗喘不過氣來,有好幾次,因腦貧血在實驗室和家里暈倒了。其實,瑪麗這種健康狀況不佳的人,是不能擔任這種工作的,但,沒有人能代替瑪麗做這份工作,不僅因為這是她和培爾一起做的研究,更是他倆夢想的所在啊。雖然一人已逝,但活著的人要將夢想進行到底!瑪麗下定決心要繼承培爾的遺志,完成他未來得及完成的事業(yè)。為此倒下也在所不惜。更何況,培爾還把教育伊蓮和艾芙的重擔交付給她一個人了,她不能倒下!

        瑪麗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于一般母親。她總認為她們太寵孩子,缺乏對孩子們的知識積累教育?,旣愑幸惶鬃约旱慕套臃椒ā?/p>

        有一次,正值晚春。巴黎郊外正下著傾盆大雨,雷電交加,10歲的伊蓮害怕極了,躲在被窩里不肯出來?,旣愐话严崎_棉被,但伊蓮隨即又撲向媽媽懷里:“我好害怕!”

        瑪麗硬是把孩子按在椅子上,然后用淺顯的語言,給她解釋雷電產(chǎn)生的原因。

        “如果雷落到我們家,怎么辦媽媽?”

        “我們家有避雷針?!?/p>

        “可是……如果掉到別人家,會發(fā)生火災?!?/p>

        “不會,屋子都是磚頭建的?!?/p>

        “可是……我討厭閃電……”

        瑪麗走到窗口,拉上窗簾,微笑著說:“這樣,光就進不來了?!?/p>

        “那么,雷的聲音不是惡魔的聲音嘍,媽媽?”

        “嗯,那是電的作用。這個說法是騙人的。”

        “雷會抓小孩也是騙人的嘍?”

        “是啊,雷怎么會抓人呢?”

        聽完母親耐心的解釋,伊蓮緊張的情緒緩和多了。

        “打雷時,大家都往屋里跑,我以為他們是怕被惡魔抓去?!?/p>

        “不是因為它。是因為打雷時待在外面很危險的。尤其在大樹下更危險。大家都跑到裝有避雷針的屋子,就不怕打雷了?!?/p>

        “我知道了,媽媽,我不怕了?!?/p>

        瑪麗最討厭的就是欺騙孩子的所謂的神怪故事。如果看見誰在孩子面前談鬼怪,她一定毫不客氣地責怪他。她不允許家里有關(guān)鬼怪的書刊,看見了就把它們?nèi)舆M火爐?,旣愐齻冏鲇赂业暮⒆?。她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鬼怪,黑暗中也沒有。聽媽媽這樣講,伊蓮和艾芙不再像別的孩子那樣非得開著燈才睡覺,她們敢自己一個人上樓睡覺,而且有時瑪麗遇到急事,要出門外出,她倆也不怕。稍微大點的姐姐伊蓮甚至可以單獨一人搭火車到遙遠的親戚家去度假。

        瑪麗除了關(guān)注孩子的精神健康,更關(guān)心她們的身體狀況。為了讓她們身體好,她特地在院子里設置單杠、秋千、跳環(huán),供孩子玩。她還送她們到體操學校,加強體育鍛煉。

        孩子最快樂的時候是每個星期日下午。因為忙碌得像陀螺的媽媽終于可以陪她們出行了。

        “媽媽,腳踏車輪胎打好氣了。”

        “好,那我們走吧!”

        于是,母女三人各騎一部腳踏車,駛向郊外。

        看著騎在前面的媽媽和姐姐,不愿服輸?shù)男“剑筒忍ぐ濉?/p>

        涼風吹拂在她們汗?jié)竦念~頭和紅熱的臉頰上,很舒服。

        她們會騎車到草原,采擷野花;在溪澗濯足;到陽光普照的草坪上吃點心。

        每次出行回來,母女都不忘采摘郊外的花兒回來,插在餐桌上的花瓶里。頓時,屋里芬芳四溢。而晚餐時,大家必不可少的又是聊當天的見聞樂事。伊蓮和艾芙總會告訴留在家里的爺爺旅行中的見聞。爺爺興致勃勃地聽孫女們談郊游的趣事。聽到兩個孩子爭先恐后惟妙惟肖的講演,老居里樂了,瑪麗也樂了。這時候,瑪麗感到最快樂。

        瑪麗知道運動是治療心靈創(chuàng)傷最好的方法。為此,她苦心安排出時間,陪孩子們運動。她想借此讓她們忘卻失父的孤寂和缺憾。

        她也常利用暑假,帶她們到海邊學游泳。

        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孩子們都很健康、強壯。

        培爾過世4年后,正當瑪麗的生活漸趨平靜時,不幸的事又來了,躲也躲不掉。

        1910年2月25日,老居里醫(yī)生因肺炎去世了。雖然在此之前,瑪麗竭力看護,但仍無濟于事。居里家的墓園又添了一座新墳。

        伊蓮和艾芙痛失慈愛的爺爺,號啕大哭。公公走后,忙不過來的瑪麗只能把她們交給女管家照料?,旣悶榇丝偸亲载?,覺得沒盡母親之責。

        好在,遠在波蘭的哥哥姐姐想方設法地幫瑪麗,想拉她一把。尤其是希拉,有空就來照顧她們。小艾芙最愛希拉阿姨,當阿姨在時,她絕不會去吵正在做實驗的母親。

        雖然孩子失去了父親,但瑪麗絕不寵溺她們。她的管教方式很特別。孩子如果不聽話,她并不體罰她們,但會一兩天不理她們。孩子最受不了這種處罰方式,她們不得不向母親道歉。但每次處罰她們,最痛苦的還是瑪麗自己。

        再度獲獎

        培爾去世之后,瑪麗在實驗所孤軍奮斗。想不到,卻獲得了出乎意料的援助。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nèi)基聽了瑪麗的故事,深表敬意,并決定供給她數(shù)年研究費用,供其改善研究設備還增加了研究員。

        此外,還有一位名叫安德烈·杜比恩的科學家愿意協(xié)助她研究———后來瑪麗能夠成功地將鐳單獨提取出,他功不可沒。

        終于,等到成功的那天了?,旣愓娴膯为毺崛〕鲨D了,為此,她再次登上諾貝爾的領(lǐng)獎臺,榮獲191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史無前例的一生中榮獲兩次諾貝爾獎,就這樣被瑪麗打破了。

        為了這一研究,瑪麗失去了太多太多!她喪失了可以依靠的丈夫,得獨力養(yǎng)育小孩。在那間簡陋的實驗室里,瑪麗撐著瘦弱的身子獨自奮戰(zhàn)。一個人做實驗,一個人寫報告。她經(jīng)常因積勞而暈厥。但身體的病痛是可以克服的,最難忍受的,莫過于受法國學士院的歧視(他們說她不是法國人,而是亡國的波蘭人,并且是個女人)。這么多的苦悶,瑪麗要向誰傾訴?

        好在,她終于成功了。4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總算等到開花結(jié)果時。那年,她正好43歲。

        她請布洛妮亞陪同她和伊蓮,前往斯德哥爾摩參加頒獎典禮。

        同去一個地方,同走一條路,三人心境卻截然不同。

        年少的伊蓮,一想到瑞典國王將親自頒獎給自己的母親,對母親的尊崇之情就油然而生,覺得母親太偉大,內(nèi)心充滿了驕傲和幸福感。

        瑪麗的成串往事像電影膠片一樣上演在布洛妮亞的腦海。當年那個在小閣樓里不眠不休苦學、不飲不食而暈厥的妹妹,如今已是兩次諾貝爾獎的得主了。倘若去世的父母親真要有靈,他們知道了這份榮耀,該有多高興?。?/p>

        母親去世時,瑪麗還小,10歲的孩子。轉(zhuǎn)眼之間,卻已經(jīng)是33年前的往事。想著想著,布洛妮亞禁不住潸然淚下。她看著身邊的瑪麗和伊蓮,假裝撇過頭,悄悄揩去臉上的淚。

        瑪麗在想什么呢?她自然要想起4年前,她和培爾一起到瑞典。但,真是世事難料,當時一同歡笑的兩人,現(xiàn)在已是陰陽之隔。培爾已經(jīng)死于車禍。只留下她今天再到斯德哥爾摩領(lǐng)獎。

        按頒獎程序,授獎之后,瑪麗要發(fā)表感言?,旣惏l(fā)自肺腑的感言,著實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她動情地說:“今天我所獲得的所有榮譽,屬于我的丈夫培爾和我,我們共同研究建立了這個項目。在這里,請諸位允許我,把你們加于我的贊語,都轉(zhuǎn)贈給我的丈夫培爾·居里先生。”

        瑪麗不堪旅途的勞累,一回巴黎便病倒了。加上她本就弱的身子,醫(yī)生勸她靜養(yǎng)兩個月。

        希拉、布洛妮亞、約瑟夫都趕來看她,看著骨瘦如柴的她。大家都擔心壞了。

        一位朋友建議她帶上伊蓮和艾芙,到英法海峽附近的一棟別墅靜養(yǎng)。

        瑪麗采納了朋友的建議,去那兒療養(yǎng)。在療養(yǎng)期間,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一封來自華沙的信。

        信是華沙大學發(fā)來的。信里說,鑒于當時俄國對波蘭的管制已較為放寬,請她返國指導華沙大學擬成立的放射能實驗所。

        不久,富有誠意的華沙大學特派的教授,也千里迢迢趕到巴黎登門拜訪她。

        為祖國貢獻一番心力,這也是瑪麗朝思暮想的事情。況且,即使當年培爾還健在,法國政府也一直漠視他們?,F(xiàn)在,雖然她已是諾貝爾獎的二度得主,法國政府的態(tài)度仍然沒有改變,仍然不完善簡陋的研究設備。如果能回祖國從事自由的研究,為祖國做事,比在巴黎這種惡劣條件下做研究好多了。

        去還是留?瑪麗難選擇了。她羅列了所有的條件,最后,猶豫不決的瑪麗請祖國原諒她的無奈,她最后決定留在巴黎繼續(xù)奮斗。為了彌補這份遺憾,她派了兩位最優(yōu)秀的助理到華沙協(xié)助工作。

        1913年,瑪麗抱病返回華沙參加華沙放射能館的落成典禮,波蘭全國上下熱烈歡迎她的歸來。每次演講,她總不忘強調(diào)波蘭總有一天會脫離鐵蹄的蹂躪,投向光明。

        這次歸國,令她最興奮的事,莫過于遇見中學時代的校長。

        “校長,您好?!币豢匆娦iL,激動不已的瑪麗疾步向前,激動得緊緊握住這位白發(fā)老人的手,半晌說不出話來。這一幕,感動著在場的人,大家不由自主地鼓掌喝彩。

        那年秋天,瑪麗應邀前往英國伯明翰大學,接受該校頒發(fā)的榮譽博士學位。

        同年,巴黎大學文理學院校長里奧博士及巴斯特研究所所長盧博士決定共同出資創(chuàng)設“鐳研究所”。

        該研究所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放射能實驗所,交給瑪麗負責;另一部分為生物學研究和“居里療法”實驗所,由克勞魯格主持。

        1914年7月,由建筑家雷諾設計的現(xiàn)代化研究所“居里館”落成。

        瑪麗的身體漸漸康復。但正當她想返回實驗所展開研究工作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實驗只能中止。

        訪問美國

        生靈涂炭的戰(zhàn)爭終于過去。世界再度恢復和平。實驗所的工作也開始正常開展了。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人們,都埋首于研究中,越發(fā)珍惜眼前的工作機會??此麄兊墓ぷ鳡顟B(tài),就像不曾受到戰(zhàn)爭干擾似的。

        瑪麗把在戰(zhàn)爭中苦心得來的成果運用在和平之世,也就是把“居里療法”推廣得更為普及。

        但是,歲月不饒人,何況吃了那么多苦的瑪麗已過半百,她的身體狀況比從前還壞,越來越叫人擔心,不得不利用暑假多休息。

        她最喜歡的避暑地,是英法海峽之畔。她們學校的教授也經(jīng)常利用暑假到那兒度假。

        海岸羅列著大小無數(shù)的島嶼,如詩如畫,風景怡人?,旣愡x定了一所視野最佳的別墅,住了下來??鞓酚崎e的日子卻是有限的,暑期很快地過去,新的學期很快地臨近。此時,瑪麗又恢復健康了,精神飽滿地要開展下一階段的工作。

        1921年5月,應紐約數(shù)家雜志的編輯美洛妮夫人的邀請,瑪麗帶上兩個女兒,從馬賽港出發(fā),搭上“奧林匹克”號,前往美國。

        原來,該編輯得知瑪麗的事跡后,向全美國知識界呼吁,募集“瑪麗·居里鐳基金”?,旣悇由砬巴绹鴷r,他們已經(jīng)募集到10萬美元的款項,足夠買1克鐳贈送給居里夫人。他們還決定由總統(tǒng)在白宮親自頒贈給居里夫人。

        為了答謝美國各界的熱忱,居里夫人抱著病體,千里迢迢到美國訪問。

        本來可以通過申請專利富甲天下的瑪麗,自身連1克的鐳都沒有,唯一的那1克,屬于實驗室。她從未為自己沒有申請專利丟掉發(fā)財?shù)臋C會而后悔,她始終認為,要為人類幸福做研究,不為賺錢做工具。這件事在前面我們就已提過。當年居里夫婦把鐳的制造法公之于世,全世界們那些富裕而設備完善的地方,就可以制鐳了。此時的美國,已經(jīng)制造了50克。

        為了表達對這位女性科學家的崇拜和感激,美國方面發(fā)起前文說的“瑪麗·居里鐳基金”募捐運動。

        其實,在瑪麗打算前往美國訪問時,法國政府特別想頒給她一個勛章,她想都未想就拒絕。她只想以私人的身份前往美國。

        這趟旅行訪問,她們的行李很是簡單,三人的行李都沒裝滿一個皮箱?,旣愡€在伊蓮的勸告和“要挾”下,好說歹說添置了一件新衣。其實,早在船進港5小時前,港口已經(jīng)被歡迎的人潮擠得水泄不通。站在甲板上的她們看到這一幕,都呆住了。

        等候的人群里,有新聞記者、攝影記者、女學生團體、女童軍團體等,人人手里都拿著紅、白薔薇花。此外,美國、法國、波蘭的國旗也宛如海浪,在港口的上空隨風飄搖著。

        大家爭先恐后地想一睹這位偉人的廬山真面目。母女三人好不容易才掙脫重圍,奔赴美洛妮夫人家。

        美洛妮夫人的房里正綻放著一盆艷麗奪目的花。沒等居里夫人歇下來,美洛妮夫人便急不可耐地說:“居里夫人,因為鐳的力量,這盆花才得以開放。”

        “哦?”聽到這話,居里夫人疑惑不解。

        “是的。一位園藝家栽植了這盆薔薇。但其實,他早先得了癌癥,幸虧有了居里療法,才把他治好。為了報答你,他從數(shù)個月以前就開始精心培育這盆花,以便你到美國訪問時,正好能看到它盛開的樣子。”

        “哦,原來如此?!甭犃诉@番話,瑪麗自己也禁不住興奮,感動了一番。

        終于等來居里夫人的大伙兒,熱熱鬧鬧地替她們安排著旅程表。她們的行程太密集了:要出席各大學要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典禮,要趕往大都市特辦的歡迎會等。美國的行程安排,真正地從5月13日開始。

        第一站是紐約女子大學主辦歡迎會。學校代表輪流向居里夫人獻上鮮花或紀念品。學校當局還贈予瑪麗“紐約的榮譽市民”之鑰。

        與會者有各大學的著名教授、法國及波蘭的大使,最令瑪麗驚訝和感動的是波蘭第一任總統(tǒng)也前來參加盛會。

        這位總統(tǒng)當年曾在巴黎舉行音樂會,但當時是無名音樂家。當年瑪麗還和姐姐、姐夫去欣賞過他的演奏。

        當年在音樂廳見面時,一個還是苦學的留學生,一個是流亡的音樂家。而30年后的今天再重逢,一個已是諾貝爾獎的兩次得主,另一個也已經(jīng)是波蘭總統(tǒng)。5月20日,哈定總統(tǒng)代表美國,把1克鐳贈給居里夫人。

        事實上,當天頒贈儀式鉛盒內(nèi)的鐳只是模型而已。真正的鐳還存放在工廠的保險箱里。

        儀式從當天下午4點開始。哈定總統(tǒng)的夫人先行入場,緊隨其后的是法國大使、居里夫人、哈定總統(tǒng)、伊蓮、艾芙、美洛妮夫人。

        場內(nèi)早已坐滿各大學代表、各國外交官和陸??哲姽賳T,裝著鐳的鉛盒擺在桌子的正中央,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哈定總統(tǒng)在典禮儀式后,以“獻身于艱苦工作的婦女”來形容居里夫人??偨y(tǒng)把一串掛有鑰匙的金項鏈套在她的脖子上。這是存放鐳的保險箱鑰匙。

        各大報紙不惜篇幅報道這件大事。然而,尚未來得及從前一天的新聞中緩過勁的美國人,被第二天的新聞震驚了。居里夫人婉拒了總統(tǒng)所頒贈的鐳!她把鐳轉(zhuǎn)贈給研究所!她對媒體說:“我要把我的一切都獻給大眾?!?/p>

        大家聽到這句話,都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

        居里夫人所到之處,受到更為瘋狂、熱烈的歡迎。有一家報紙曾以擔心的口吻報道說:“我們?nèi)绱睡偪瘢欠褚獙⒕永锓蛉酥糜谒赖???/p>

        事實上,瑪麗確實被大家的熱情折騰得有點體力不支了。從早到晚,她要和歡迎的人頻頻握手,握到手已痛得舉不起來,必須用繃帶吊上。加上過度疲憊,她累得不行了,只好謝絕西部歡迎會。

        但最后一個歡迎會她不能拒絕。那是在芝加哥的波蘭人特地為她辦的。當?shù)厮械牟ㄌm人都來參加這一會議,以便一睹“祖國閃亮的星”的真面目。男女老幼都因在異鄉(xiāng)客地,看到聞名世界的同胞,感動得熱淚盈眶,大家緊緊地圍繞在她的周圍,高唱波蘭國歌。

        美國之旅很快結(jié)束了,6月28日,居里夫人和伊蓮、艾芙再度搭上“奧林匹克”號返回法國。船艙里堆滿了惜別的電報、花束。她要轉(zhuǎn)贈給研究所的鐳,存在船上的保險箱里。跟著她一起向西航行。

        為科學奉獻

        60歲時,瑪麗仍要把生命奉獻給科學的信念絲毫未因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她對研究的熱情一點都沒有減退。

        每日上午9時15分,瑪麗公寓下總會準時駛來一部汽車,緩緩地停在她的公寓旁,輕按3下喇叭,早已收拾妥當?shù)默旣惵劼暳⒖膛贤庖?、戴好帽子下樓。她坐上車子,直接駛向?qū)嶒炈?。等到了晚上七八點或者遲至午夜,疲倦不堪的瑪麗才回家。

        “媽媽,您年紀大了,不要太勞累。”艾芙一直擔心母親的身體情況,她一見又熬夜加班的母親,總要一遍又一遍地叮囑著母親好好休息。每每此時,瑪麗總是輕描淡寫地說:“不會的,我一天里能有40分鐘休息呢!”

        瑪麗口中的40分鐘休息時間,其實是和伊蓮的女兒艾蓮玩耍的時間。當時,長女伊蓮已和在研究所工作的物理學者杰里歐結(jié)婚,生了女兒艾蓮。做了祖母的瑪麗,每天總要抽空到公園去陪小外孫女玩。而帶外孫女的那40分鐘,就是瑪麗眼中休息的時間!家里放著琳瑯滿目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紀念品。有美麗的水彩畫、珍奇的花瓶、富于情調(diào)的地毯……一個進行環(huán)球旅行的人還寫信告訴瑪麗,她的照片被掛在中國某個地方的孔廟里。

        1923年12月26日,居里夫人的公寓內(nèi)洋溢著歡聲笑語。原來,年老的四兄妹終于團聚在巴黎了,瑪麗抑制不住心頭升騰起的歡樂,禁不住就大聲歌唱了。

        他們談剛剛出席完的大學召開的“發(fā)現(xiàn)鐳25周年紀念會”的情景。哥哥摸著雪白的胡子,呵呵地說:“瑪麗,今天法國總統(tǒng)說:‘有這么一位偉大的居里夫人,是法國無上的光榮?!菚r我心里想,要是爸爸在世,他聽到這句話一定會說:‘才不是!瑪麗是波蘭人,是我的女兒?!?……”大家不禁又笑成一團。

        這是法國第一次以國家的名義褒獎瑪麗,并頒給她“國家獎”及4萬法郎的養(yǎng)老金。

        當初,三兄妹一聽到瑪麗傳來的這份好消息,不約而同地前往巴黎參加這一盛典。坐在臺下的三兄妹,看著臺上的瑪麗和伊蓮、艾芙被冠之以貴賓的身份,接受法國人士的祝賀,他們的興奮無以復加了。

        這一天,注定是他們四兄妹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當年那幾個住在華沙女子學校的宿舍玩家家的孩子,已經(jīng)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但年歲絲毫阻擋不住他們的歡樂,大家仍像孩子般天真地談笑著。

        布洛妮亞突然想起一件事,便道:“瑪麗,還有一件事你沒做?!?/p>

        “什么事?”瑪麗問。

        “還記得3年前你回華沙參加典禮的事吧,華沙鐳研究所那天開工。明年春天這個研究所就要落成了。這是波蘭人特地為了紀念你而建的,到時候你可一定要回去參加落成禮。”

        瑪麗樂道:“我一定回去,爬也爬回去。姐姐無需提醒了。聽說規(guī)模比我當初設計的還大。我真想即刻回華沙,叫希拉做她最拿手的波蘭餅給我吃?!?/p>

        一旁的希拉哈哈大笑:“波蘭餅?……哈哈!瑪麗好用功,我一定做給你吃……哈哈!”

        約瑟夫也禁不住插嘴說:“是啊,瑪麗最愛吃波蘭餅了。一次能吃那么多?!?/p>

        “瑪麗,還記得7歲那年嗎?你頭發(fā)上系著紅絲帶,吵著媽媽要吃波蘭餅,你那時好饞?。 ?/p>

        布洛妮亞話題一轉(zhuǎn),興致勃勃地說:“等你明年回到華沙,我們再到維斯杜拉河去劃船,如何?”

        “好啊,幸好每年夏天我都在海濱劃船,技術(shù)不會比你們差的,哈哈!”那天瑪麗的心情出奇的好,時不時聽到她爽朗的笑聲。

        “瑪麗,槳可不是鐳哦,你不要搞錯!”約瑟夫的幽默,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波蘭鐳研究所”如期落成,瑪麗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回到了華沙。

        波蘭人民照例為這位享譽世界的波蘭女兒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會后,照著一年前巴黎的約定,兄妹4人到維斯杜拉河去劃船,過了最愉快的一天。

        這是瑪麗最難忘懷的故鄉(xiāng),但誰又能想到,這也是瑪麗最后一次回故鄉(xiāng)。

        1933年12月,65歲的瑪麗病倒了,經(jīng)X光檢視,她被證實罹患了膽囊結(jié)石。

        她想到當年父親也是因此病開刀但不久身亡的,所以不愿動手術(shù),只打算靜養(yǎng)一段時間。結(jié)果比想象得好,靜養(yǎng)不久后,瑪麗果然慢慢恢復健康了,甚至還可以去溜冰、滑雪呢。

        她對自己的健康情形更有信心了。人雖老,心未老?,旣愰_始從事有關(guān)放射能的著述,也開始著手“錒X”分離的艱難研究。

        每天她依舊是早出晚歸,和以前一樣。甚至,現(xiàn)在的瑪麗,比以前更用功了,努力工作著,只為一心一意做研究。

        她聽不見周圍任何人的勸告,顧不得自己的身體了。即使在寒冷季節(jié),她為了避免溫度變化影響實驗效果也不生爐火。

        也許她的潛意識里真的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來日不多了吧,所以才加倍努力。又是一段艱苦的日子后,她終于完成了“錒X”的分離工作。

        1934年4月復活節(jié)時,布洛妮亞出其不意地跑來巴黎看她。高興之余,瑪麗決定帶她到法國南部旅行。在那里,她們參觀了幾乎所有的名勝古跡。

        “姐姐,你知道嗎?我和培爾曾經(jīng)相約到法國南部觀光,想攜手看所有的名勝。這個愿望一直沒有實現(xiàn),今生今世也難彌補我與培爾的這一缺憾了。幸好,這次我?guī)銇磉@里,可以說看遍了法國的名勝古跡?,F(xiàn)在我的心愿已達,死無遺憾了。”

        “瑪麗,好好的,為什么說這種喪氣話?人生70才開始呀!”

        “鐳的研究取得相當?shù)倪M展,祖國也獨立了,孩子也已經(jīng)長大,我身體越來越吃不消了,覺得力量慢慢從體內(nèi)消失?!?/p>

        “盡情享受這樣美好的生活,愉快地看風景,不許說這種話。全世界的人都還在關(guān)注你的研究呢,不要這么軟弱。平時都是你鼓勵我,這次怎么反倒讓我安慰你來了呢?”

        “其實我也不想死,還想研究鐳是否會有新作用……可是,我的健康容不得我再進行了……”

        “也許因為你太累了,多多休息,靜養(yǎng)一段時間又會好的。真的,聽姐姐的話。多保重身體?!?/p>

        旅行就在這次悲涼的談話中落下帷幕?;氐絼e墅以后,瑪麗突然打了個寒戰(zhàn),好像感冒了。布洛妮亞趕緊生爐火?,旣愑侄读艘幌拢乖诓悸迥輥喌纳砩?。布洛妮亞嚇壞了,緊緊抱著她?,旣愊褚粋€孩子,哭了起來。

        “瑪麗,不要哭,只是小感冒,不要緊的?!?/p>

        瑪麗抽搭著終于止了哭泣,無力地說著:“姐姐,今晚這里是不是只有咱倆?”

        “是啊,你振作一點?!?/p>

        “我不是感冒。姐姐。最近我時常這樣,怕是受到鐳放射能的侵害,這事我一直都沒對別人說?!?/p>

        “你胡說些什么?瑪麗。最近你老是說這些……感冒了,你休息四五天就會好的,我們到時再回巴黎!”

        如果真是受到鐳的侵害,那可是醫(yī)學界的嚴重問題了,布洛妮亞和瑪麗都不想也不敢再談這個問題。

        過了幾天,氣候暖和許多,瑪麗的精神也貌似好多了,于是姐妹決定先返回巴黎,再查身體。

        布洛妮亞請了一位權(quán)威的醫(yī)生,給妹妹診斷。醫(yī)生說是感冒。姐姐半信半疑地看著診斷結(jié)果,寧愿相信她的擔心是多余的。等她忐忑不安地上了開往波蘭的火車,望著月臺上前來送行的瑪麗氣色很好時,才有點寬心,但一想到別墅那幕,她還是無法安心。

        “瑪麗,答應姐姐,多保重。”

        “嗯,姐姐,你也多保重?!?/p>

        姐妹吻別,兩人的眼里都充滿了淚水。誰也難以料到,這竟是姐妹最后一面??!

        6月底,瑪麗又病倒了。醫(yī)生用X光照射,發(fā)現(xiàn)她年輕時肺結(jié)核的部位有發(fā)炎現(xiàn)象。

        大家勸她到療養(yǎng)院去。也許靜養(yǎng)是唯一也是最好的方法。

        艾芙揉捏著母親瘦削的肩膀,說:“媽媽,讓我陪你去吧!你看起來很疲倦,暫時到療養(yǎng)院靜養(yǎng)也好,等到了8月,伊蓮就會回來看你,我也會請阿姨來陪你?!?/p>

        瑪麗沒像之前一樣嚴詞拒絕女兒的安排,爽快地答應了。

        “好吧,那你叮囑實驗所的工作人員保存好錒。等我回來,以便繼續(xù)研究?!爆旣惔认榈卣f。

        艾芙怕醫(yī)生誤診———她寧愿醫(yī)生誤診。前往療養(yǎng)院前,她先請了法國4位權(quán)威醫(yī)生會診,一致認定是肺結(jié)核復發(fā)。既然如此,艾芙也無法可想,只好收拾行裝,準備和母親到療養(yǎng)院去。

        火車抵達圣杰爾巴車站時,瑪麗忽然倒在艾芙和護士的懷里,昏迷不醒。

        居里夫人生命垂危!這個消息震撼了全世界。

        世界上最好的醫(yī)生被療養(yǎng)院從瑞士日內(nèi)瓦請來了。這位有名的醫(yī)生洛克博士,經(jīng)周詳?shù)难簷z查后,發(fā)現(xiàn)瑪麗的紅血球和白血球均低于正常指數(shù)。他說瑪麗患了“惡性貧血癥”。

        瑪麗時常高燒至40℃,有時也會清醒過來,自己會看體溫計。她自知不行了。

        但艾芙不愿承認這一事實,不敢通知親戚,怕他們一來,使病人更絕望。

        7月3日上午,瑪麗的熱度終于降了下來,她自己也感覺舒服了好多。誰能想到這竟是回光返照。

        “讓我精神好的不是藥,而是高山的清新空氣。我真想趕快回巴黎,看看放射能的原稿?!本耠y得見好的瑪麗徐徐地說。

        她始終記掛著出書的事。但是,7月4日,當陽光把療養(yǎng)院周圍的山染成薔薇色的時候,瑪麗·居里,這具偉大的靈魂蒙神寵召,與世長辭了!連她的兄姐都沒趕上見她最后一面。她死于惡性貧血癥,緣于鐳長期輻射破壞了她的紅、白血球。

        1934年7月6日,天氣很好,午后的陽光懶懶地灑在居里家的墓地上?,旣惖墓啄颈话卜旁谂酄柕呐赃叀斉酄栯x世時,瑪麗就為自己留著這塊墓地?,F(xiàn)在,恩愛的夫妻終于再次團圓了。

        約瑟夫和布洛妮亞各把一抔土撒入墓穴,輕聲說道:“瑪麗,這是你生前最喜愛的祖國的泥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