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孩子時態(tài)度要認真
拒絕孩子時態(tài)度要認真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外國媽媽領(lǐng)著8歲的女兒到中國朋友家做客。中國朋友正在準備歡迎客人的晚餐,告訴他們說,晚餐準備的是西餐。女孩一聽:吃西餐啊!她覺得中國人做的西餐肯定不好吃,就說:今天我不吃冰激凌。因為按照慣例,吃西餐最后上一個甜點,一般是冰激凌。
沒想到朋友妻子做的西餐很好吃,冰激凌也很誘人。一端上來,女孩眼睛都亮了,直嚷著:“我也要吃冰激凌?!钡侵魅藴蕚鋾r是按份做的,份數(shù)正好,并沒有女孩兒的份。朋友的妻子就想把自己的那一份讓給孩子。
沒想到外國媽媽說:“NO!我的女兒剛才說過不吃冰激凌,她今天就不能吃冰激凌?!笨膳⑦€是堅持說:“我要吃冰激凌,我特想吃冰激凌?!迸笥训钠拮有能浟耍骸敖o她吃吧!孩子嘛,經(jīng)常說話不算話?!?/p>
可是外國媽媽仍然堅持說:“NO,她自己說不吃,就必須對說過的話負責,今天她不能吃冰激凌?!?/p>
看到這兒,我們會覺得這位外國媽媽十分理智。試想,當孩子有了這樣的一次經(jīng)歷,她今后說話能不注意嗎?常常說,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不是在說教中長大的。正是因為這個道理。這位外國媽媽在對待孩子不吃冰激凌的這個問題上表現(xiàn)了堅決的態(tài)度,也是非常認真地拒絕了孩子的要求。
在實際中,適當對孩子說“不”是對孩子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常用“不”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傷害孩子,不對孩子說“不”也并不意味著是溺愛孩子,問題的關(guān)鍵是怎樣將合理地滿足孩子的需要與正確的使用“不”結(jié)合起來。要把握這個度,下面給出幾個建議:
應(yīng)該說“不”時必須說“不”。而且父母說“不”的時候態(tài)度要堅決,千萬不能出爾反爾,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大人說話不算數(shù),父母以后也會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不行就不行,再哭再鬧也沒用,只有以堅決的、不容置疑的口氣予以否定,孩子才會聽從大人的意見。
說“不”后還應(yīng)該簡明的告訴孩子為什么“不”。 盡管孩子不一定馬上理解和接受父母的解釋,但最終孩子總能明白意思。
例如,有一個叫芳芳的孩子,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吃糖,媽媽規(guī)定一次只能吃一顆,但一顆還是不夠吃,芳芳會軟磨硬泡地再問媽媽要一點兒。有一次,芳芳要糖吃的時候,適逢電視上播出一個小朋友因為蛀牙疼得齜牙咧嘴的節(jié)目,就告訴芳芳這就是糖吃多了造成的。久而久之,芳芳也慢慢適應(yīng)了每次只吃一顆糖的要求。
當然,父母也不要隨意的對孩子說“不”。如果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父母都隨意地說“不”會使孩子的是非觀念紊亂,降低孩子的自我意識,并產(chǎn)生逆反心理。如果父母因為時間的原因無法滿足孩子的正當要求,卻也只是簡單粗暴地對孩子說“不”,久而久之,孩子會搞不清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甚至?xí)J為:“反正我要做什么都不會得到同意,我也就什么都不聽了?!?/p>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