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引導,少訓斥
家長對待孩子,要像對待成人一樣,不能有一點兒錯就板著臉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委婉地指出來,盡量避免傷害他的自尊心。其實,父母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贏得別人更多的尊重。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反而會比赤裸裸的訓斥效果好得多。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于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原則問題,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訂出一些懲罰措施。這樣的態(tài)度比打罵責備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我們來看下面這個故事:
有這樣一位媽媽,她上小學的孩子有一段時間總是遲到,老師找這位媽媽談話。孩子的媽媽回家后沒有打罵孩子,但就在臨睡覺的時候,她對兒子說:“孩子,告訴我好嗎?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卻總是遲到?”孩子說,他發(fā)現(xiàn)在河邊看日出太美了,所以每天都去河邊看日出,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
第二天,孩子的媽媽一早就跟兒子去河邊看日出。媽媽感慨地說:“真是太美了,兒子,你真棒!”這一天,兒子沒有遲到。放學回家,他的書桌上放著一塊好看的手表,下面還壓著一張媽媽寫的紙條:因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和學習的機會。打那以后,這孩子再也不遲到了,學習更加勤奮刻苦,還多次受到老師的表揚。
讀完這則故事,我們都會為這位媽媽高超的教子藝術而喝彩。同時,這則小故事也生動而具體地告訴我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出現(xiàn)一些缺點、失誤,甚至錯誤并不奇怪,關鍵在于父母應如何對待。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使命在于發(fā)現(xiàn)、喚醒、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作為父母,要相信世界上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就看你會不會鼓勵他們,哪怕一絲一毫的進步。父母要善于從孩子的不良行為中發(fā)現(xiàn)良好的動機,找到閃光點去因勢利導,激發(fā)孩子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化消極為積極,就會把孩子的行為巧妙地引向父母所期望的目標上來。
某報紙曾刊登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智慧的媽媽為兒子開了3次家長會,用無條件的愛激勵孩子,通過引導代替訓斥,成功幫助孩子考入清華大學。孩子的媽媽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兒子上幼兒園,老師說:“你兒子有多動癥,太難管了,你最好帶他去醫(yī)院看看?!被丶衣飞?,兒子問媽媽,老師說了些什么呀?媽媽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流下來。然而她微笑地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鐘,現(xiàn)在能坐3分鐘了;如果你能坐5分鐘,那就更好了?!蹦翘焱砩?,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此后,孩子在幼兒園果然能安靜地坐好了。第二次開家長會,兒子上小學。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你兒子排在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障礙?!焙⒆拥膵寢屃飨铝搜蹨I。回到家里,對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了信心。他說你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眱鹤影档难凵褚幌伦映錆M了光亮。孩子上了初中,第三次開家長會。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xiàn)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甭犃诉@話,她驚喜地走出校門,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只要你自己再努力一點,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苯K于高中畢業(yè)了。兒子從學?;貋?,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的特快專遞交到媽媽手里,突然大哭:“媽媽,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您能欣賞我……”
面對老師的告狀,孩子的媽媽并沒有訓斥自己的孩子,而是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愛挽救了孩子的心靈、學習,以至成長為清華大學的一名學生。
教育孩子要植根于愛,愛是家庭教育獲得成功的動力。身為父母,應該像這位媽媽那樣,要以正確的心態(tài)對待有不良行為的孩子,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偶而犯了錯誤就訓斥、挖苦,甚至打罵孩子,這樣做,不但改變不了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還會使孩子產(chǎn)生敵對情緒,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可變的,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鼓勵和寬容,讓孩子在和諧的氛圍中受到教育、感化,在厚愛中獲得成功,增強自信,健康快樂地成長。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