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留學玩“失蹤”
常有家長抱怨,孩子出國以后動不動就玩“失蹤”,兩三個月都不會給家里打個電話,真擔心孩子會出什么事。
有一位媽媽,她的女兒就讀于美國一所名牌大學。因為關心孩子以后的生活,特別是擔心孩子在國外沒有爸媽的日子,所以聽從了朋友的建議,在女兒出國前專門買了兩套高質(zhì)量的視頻儀,孩子拿走一套,家里留一套裝在電腦上,爸爸特別叮囑女兒說:“到美國后記得每天都上來見見你媽啊?!苯Y果事與愿違,兩年來視頻儀只用過兩次便束之高閣。后來視頻不愿意用,QQ、MSN也極少用,有事就留言,加上時差的原因,父母基本上在網(wǎng)上碰不到一起,電話也極少打,問她為何要玩“失蹤”?答復是因為“課業(yè)繁忙,沒太多時間在線溝通”。
這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熱線”狀況,非常令人無奈。不過令媽媽很高興的是,很久沒打電話回家的女兒特別打了個電話回來“祝媽媽生日快樂!”媽媽心里當然很高興,這女兒并沒有“失蹤”,她心里其實一直是有父母的,因為她仍然清晰地記得媽媽的生日。
為什么做父母的總想著要用熱線把孩子“拴”在自己身上呢?表面上看來都是關心孩子,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個不放心啊。上面的媽媽仔細一想,女兒給“親子熱線”主動降溫的選擇也是有道理的,孩子大了,遇到什么事不跟家里說,其實也是怕爸媽擔心,再說真要有什么事了,家長遠在千里之外也幫不上什么忙,只落得個干著急,所有事情總還得她自己去面對。孩子的空間應該留給孩子自己,他們遲早都要徹底離開父母,離開家庭獨自去面對這個世界。就像小鳥,長硬了翅膀終究要飛出去的,他們需要接受大自然的陽光雨露,自由自在地成長,遇到艱難險阻獨自面對。
早一點放手孩子,孩子就能去學習謀生本領,并很快就會適應社會上各種復雜的生存環(huán)境。所以,中國家長要早些放手孩子,多一點關心在心里,少一些行動在身上,給孩子廣闊的空間自己來掌握,未來一定是孩子們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