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定義的不懂事
第1節(jié) 我們定義的不懂事
記得我的一個當老師的朋友說過,現(xiàn)在的孩子,不懂事是絕對的,懂事是相對的,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這句話。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狀,我認為不應(yīng)該僅僅歸咎于孩子,我們大人對孩子們要求標準的提高,是造成我們?nèi)缡窃u價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正是由于我們嚴格的要求,孩子們的自尊心會被挫傷。
其實當孩子做錯了事情之后,心里一定會感到非常害怕,這時再去責備孩子,只會加深孩子們的恐懼,有的孩子甚至因此害怕而不敢承擔責任,這會危害到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和自我概念的積極樹立。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這樣想:反正孩子的身上就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一味地苛責孩子已經(jīng)無濟于事了,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怎樣利用孩子的這些錯誤去教育他,幫助他,而不是讓錯誤繼續(xù)下去。
媽媽的困惑
媽媽不在家,5歲的小飛想喝牛奶,于是他決定自己去拿。牛奶在柜子上面,小飛根本夠不著,他搬來一把椅子,踩在上面,左手扶墻,伸出右手去拿小陶罐里的牛奶,卻沒有拿穩(wěn),手一滑,整罐牛奶打翻在地上。牛奶淌了一地,幾乎整個廚房的地面上都是。小飛很害怕,他想媽媽一定會生氣的。
意外的是,回家后的媽媽看到這些后并沒有發(fā)火,相反,她溫柔地說:“我從來都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的牛奶小河?!笨吹叫★w的緊張情緒已經(jīng)緩解,媽媽接著說:“你愿不愿意和媽媽一起把牛奶打掃干凈呢?牛奶的小河是很漂亮,但是這樣的話地板就太臟了?!?/p>
接下來,媽媽拿著拖把,帶著小飛一起把廚房打掃了一遍,然后,媽媽又把它先前打翻的牛奶罐子裝滿水,放進冰箱,教小飛怎么拿才不會把罐子打翻。
其實小孩子都是這樣,他們嘗試去做某些從未做過的事,而父母又不在身邊的時候,也許會因為自己的舉動給父母帶來麻煩。
想一想,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打翻牛奶,你會怎么處理這件事呢?是怒氣沖天,大聲斥責孩子:“你怎么那么笨呢?連牛奶都不會拿!”還是趕緊自己收拾殘局,告訴孩子:“沒關(guān)系,沒關(guān)系,你不要過來,不要踩到牛奶,媽媽收拾就可以了?!边€是叫孩子一起來收拾,一起承擔自己不小心做錯的事,然后,再教孩子怎么做才不會再次出錯。
父母應(yīng)該選擇的是第三種做法,這樣,你的孩子以后做事就不怕做錯了,也有信心和勇氣不斷去嘗試,不會矢口否認或者“死不悔改”了;盡管有時還是會出錯,但他會學習用心平氣和的心來看待,并勇敢地自我承擔所做的一切。更為重要的是,他從你的身上學會了寬容別人的一些無心過錯,他會變得更豁達、更有威信。
教育學家認為,最好的父母是那些具有寬容之心的父母,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也是勇敢而自信的。這是為什么呢?舉個例子說吧。一個男孩不小心弄壞了爸爸的剃須刀,男孩當然很害怕受到父親的責罰。但如果爸爸能原諒他,并告訴他剃須刀的用途和以后應(yīng)該注意的事項,那么這個男孩將從他所犯的錯誤中學到以下經(jīng)驗:1.剃須刀的使用方法;2.責任感:以后如果再犯錯誤,由于有了這次良好的經(jīng)驗,孩子就會愿意承認錯誤,并承擔相應(yīng)的責任,為錯誤的結(jié)果積極補救;3.寬容的品質(zhì):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如果能夠?qū)捜莺⒆拥腻e誤,那么孩子的性格也會慢慢變得寬容大度。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