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關(guān)注孩子心靈的需求
5.要關(guān)注孩子心靈的需求
愛孩子就要關(guān)注孩子心靈的成長。魯迅先生說:“誰塑造了孩子誰就塑造了未來。”所以塑造健康美好的心靈就是為孩子鋪就了一條灑滿陽光、開遍鮮花的大道。
忽視孩子的心靈是中國當代家庭教育最大的盲區(qū)。因為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一個問題。只注意學習好、身體好,沒有分析孩子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什么,實際你的孩子需要的是心理調(diào)節(jié)。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沒有雜質(zhì)的凈地,沒有謊言、沒有欺騙,一切都直來直去,他們的行為都是基于想滿足自己某種單純需要所致。但是,如果父母和老師對他們的行為缺乏敏銳的感觸,則可能引起不良的行為問題。關(guān)注孩子內(nèi)心的需求,不要只把目光停留在孩子的學習及表面現(xiàn)象上。
父母關(guān)注孩子的身體需求和心理需求比起來,心理需求方面的關(guān)注則少得可憐,很多人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明白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背后的心理訴求,讓孩子感到心里不舒服。壓抑得久了,孩子就會下意識地做出一些逆反的事來,做出一些讓父母傷心的事來,借此表達自我,這樣造成了親子間心理、行為上的沖突和矛盾。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老師的肯定,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得到肯定。父母、老師常對孩子說,你再努力努力,成績可以再提高些;你再努力努力,就可以考前幾名;等等。這樣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是:逢到考試就頭痛、一看書就頭痛,無法繼續(xù)學習,感到壓力很大。父母和孩子兩代人正處于社會價值觀的轉(zhuǎn)軌時期,父母與孩子的矛盾剛好在與孩子的親子溝通中體現(xiàn)出來,不要以為自己都是從那么大長過來的,就用自己的想法去猜測孩子的心理,如果這樣做,十有八九會猜錯。
家長應該蹲下來,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體會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的需求,滿足孩子心理成長的需要。心靈的成長與身體的成長需求是一樣的,要營養(yǎng)均衡。孩子心靈成長需要肯定、自由、情感、寬容和夢想。孩子取得好成績,不能放在心里偷著樂,父母要學會欣賞孩子。要讓孩子感受到親情,愛在心,口常開,會表達愛的父母給孩子帶去的是陽光;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愛可以幫孩子與父母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橋。
父母要用愛作橋,勤于溝通。家長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必然會產(chǎn)生隔閡、成見。家長要放下架子,與孩子以朋友相處,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民主地接受孩子對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學會聆聽孩子的呼聲,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就會“主動地”向你敘述他(她)的事情了,慢慢的你就會走進孩子的心靈。當然溝通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靈活機動的。飯前茶后、節(jié)假閑暇,共觀一部電影、同逛一次大街,都是與孩子溝通的好機會,且效果頗佳。家庭溝通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過程,通過這樣的一種過程,家長與孩子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孩子心靈成長的五大營養(yǎng)因素是肯定、自由、情感、寬容和夢想。愛孩子就要關(guān)注孩子心靈的成長。父母對孩子的愛無可置疑,但在父母否定聲中成長的孩子面臨今后激烈的市場競爭自信從哪里來?然而自信心對一個人意味著什么?法國著名教育學家盧梭說:自信對于一個人就是一個奇跡,有了它,一個人的才能才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沒有自信的人一生中不可能抓住任何一次機會。所以充分肯定會產(chǎn)生不可思議的威力。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走近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做零距離的心理溝通,做孩子的知心媽媽、知心爸爸,為孩子創(chuàng)建寬松的環(huán)境,使孩子有健康美好的心靈。被肯定是一個孩子心靈成長的關(guān)鍵。一個孩子只有在肯定的環(huán)境中才能培養(yǎng)出他堅毅的品格和自信心。作為父母讓孩子感到肯定的重要方法是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
對孩子的教育要以信心和肯定作為基礎(chǔ),你的教育才不會徒勞。不要指責孩子,要大聲贊美孩子。張開你的雙臂用你的愛把孩子緊緊擁抱在你的懷中。沒有批評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如何掌握賞識和批評的尺度很重要。
上小學前,孩子的心理需求相對要小一些,孩子逐漸長大之后,煩惱會多起來,心理需求也就多了起來,他們渴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希望知道怎么處理人際關(guān)系、怎樣排除煩惱等。因此,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成功的殿堂里沒有名額的限制,但有條件的限制?!弊哌M教育成功的殿堂,第一個條件就是:關(guān)注心靈,走進心靈。當人們用人格培養(yǎng)人格,用心靈贏得心靈時,對孩子的教育才能真正的起作用。只要教育得法,那么孩子將來的人生與幸福有約、與成功有約、與快樂有約是可能的。為了讓每個孩子能成為不平凡的人,那就用心關(guān)注孩子的心靈!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