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考生
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找準你的人生方向》。
有一首富含哲理的小詩這樣說:“土,附著在大地上,就是土壤;漂浮在半空中,只能是塵埃?!弊x后我不禁感慨,人的一生難道不也是這樣嗎?有的人外表樸實,像土壤一樣為人類做出了無限貢獻;有的人站得很高,吹得很大,表面無限榮光,卻像塵埃、霧霾一般,碌碌無為,甚至禍害百姓。
同學們,我們青少年除了學習文化知識,也正處在人生方向的選擇中,你是愿意做沉甸甸的土壤,還是輕飄飄的塵埃呢?我相信,所有的同學和我一樣,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在厚重中成長起來。
成功的人生需要找準正確的方向。周恩來在年青時代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愿,他秉燭夜讀,漂洋過海,孜孜以求地去尋求一劑良方,希望能拯救貧困而落后的中國。正是他找準了人生的方向,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他鞠躬盡瘁,成為億萬人民敬仰的好總理,成為普度眾生的“土壤”。
要想成為周總理這樣一心為公的人,還需要有土壤般的胸懷,那就是質樸厚重,不慕虛榮,腳踏實地,執(zhí)著前行。人民公仆焦裕祿,當年為了蘭考人民能過上不再顛沛流離的好日子,他帶領蘭考人民治鹽堿、戰(zhàn)風沙,植下萬棵泡桐,最后,他累死在了蘭考這塊土地上,焦裕祿臨死時說,我活著時沒有把沙丘治理好,死后要埋在沙丘里,要看著蘭考人民繼續(xù)斗爭。如今,蘭考這里麥浪飄香,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而焦裕祿,永遠化為了滋潤蘭考人民的一塊土壤。
也有一些人,找錯了方向,只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忙忙碌碌投機鉆營。這樣的人最終難免成為讓人鄙棄的灰塵。
同學們,塵埃站得雖高,最終會被風吹走,被雨洗刷掉,化為烏有;土壤卻以博大的胸懷,容納著萬物,讓鮮花盛開,讓谷物生長。如果我們擁有了成為土壤的人生坐標,我們的身后也會留下花團錦簇,瓜果飄香。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內容點評:扣住要求,內容充實??忌酝噶诵≡娞N含的道理,以演講稿的形式,來闡述自己的思想。開篇引用所給的材料,然后以此為出發(fā)點,結合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運用周恩來的事例進行論證,內容一氣呵成,很有說服力。,
表達點評:論證嚴密,有理有據(jù)。作者準確把握材料主旨,提出了一個和青少年密切相關的觀點,具有積極的意義。周恩來、焦裕祿兩個人的事例,作者也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在概述后圍繞觀點分析論證,使人信服。
特征點評:體裁新穎,勇于創(chuàng)新。演講稿體裁的結構形式,使得文章既親切,又生動,讓讀者如同置身會場,聆聽一場演講,受益匪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