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德小精靈:
小朋友,你覺得代表醫(yī)生的物品是什么?白大褂?護士服也是白色的呀。再好好想想……對了,這次答對啦,聽診器才是代表醫(yī)生的物品,醫(yī)生每天把它戴在脖子上,看起來好專業(yè)的樣子。你想不想也擁有一個自己的聽診器呢?
所需材料
自制簡易聽診器
1.把其中一張卡紙卷成長筒,用膠帶固定好形狀。把另一張卡紙裁出兩個大小相同的圓片。
2.在圓片正中的位置剪出與長筒筒口差不多大的圓孔,然后把孔到邊緣的地方剪一條縫,沿著縫隙卷成一個圓錐體,用膠帶把縫隙粘牢。像不像個小漏斗?
3.用膠帶將兩個小圓錐體分別與長筒的兩個筒口粘牢。記住一定要粘得緊密些!
4.把已經完工的聽診器放在小伙伴的胸口。你聽到了什么?那清晰有力的怦怦聲就是心臟的跳動聲啦。
小提示
很有成就感吧?這么簡單就能做出一個神奇的聽診器,是不是覺得難以置信?就讓聰明絕頂,人見人愛的小精靈——我來解開這個秘密吧。
原理分析
聲波擴散后聲音變得很小,所以即使站在對方身旁也聽不到他的心跳聲。而使用聽診器后,第一個圓錐體把聲波收集起來,阻止它擴散。被收集的聲波沿著長筒到達第二個圓錐體,這時候把耳朵貼在這里,聲波就傳到了耳朵里,我們也就能清晰地聽到對方的心跳聲了。
知識鏈接
1醫(yī)生用的聽診器就是根據這個道理演變而來的。說起來,從世界上出現第一個聽診器開始到今天,已經過去將近兩百年了——1816年,一個叫雷內克的法國醫(yī)生做了一根空心的木管,用來聽病人的心跳聲。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雛形。
2不過,最初的聽診器實在算不上聽診器,也沒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所以,雷內克醫(yī)生不斷嘗試,最后發(fā)現用喇叭形的象牙管接上橡皮管做成的單耳聽診器效果比空心木管好很多。聽診器的發(fā)明,讓雷內克醫(yī)生能診斷出各種胸腔疾病,他也由此獲得“胸腔醫(yī)學之父”的尊稱。
智慧樹
聽診器的效果和大小有關系嗎?
答:對于聽診器,我們并不陌生,因為電視中和書上經常會出現醫(yī)生們手握聽診器的樣子,這些聽診器有的大有的小,那么,聽診器的大小會影響到它們的效果嗎?是的,聽診器的大小確實會影響到聽診效果。一般來說,聽診器越大越重,它的效果也越好。但是小也有小的好處,比較方便攜帶。為什么聽診器越大,收音效果就越好呢?聽診頭越大,與身體接觸的面積就越大,也就能收集到更多的聲波??墒?,人體表面可不是平平整整的,總是有一些弧度,所以現在又發(fā)明出了小聽診器,可以適用于身體不同的部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