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的
1.通過案例分析,知道法律一直在與我們同行。
2.了解生活中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
3.自覺樹立法律意識,在生活中學法、懂法、守法、用法。
活動過程
一、課題引入:與法律同行
案例:17歲的中學生劉某是某中學一名高二學生。因家庭條件很好,劉某從小嬌生慣養(yǎng),在學校不求上進,幾乎每天都出入網(wǎng)吧并染上賭博的惡習,花錢如流水。時間長了,父母知道了他的惡習,便嚴格控制他的經(jīng)濟來源。由于找父母要錢不成,又想出去逍遙一下,一天,他趁父母外出之機,將家里的5000元現(xiàn)金偷走。一個多月后,劉某的父母發(fā)現(xiàn)5000元現(xiàn)金被盜,很快懷疑到他,于是追問兒子有沒有拿家里的錢。此時5000元都快被他揮霍光了,劉某害怕家長責備,便一再說自己沒有拿,其父親便向公安機關報了案。公安機關經(jīng)過縝密的偵查后將犯罪目標鎖定在劉某身上。在大量事實面前,劉某不得不承認錢是自己偷的,公安機關遂將其刑事拘留,后轉(zhuǎn)為逮捕。父母知道竊賊是自家兒子后,認為兒子偷拿父母的錢不犯罪,但公安機關認為劉某已涉嫌犯罪,因此對劉某父母的請求未予允許。
老師組織學生討論:案例中的劉某的行為是否為犯罪?父母的請求是否應該予以批準?
教師總結:盜竊父母或近親屬的財物,在是否構成犯罪和處罰上有其特殊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四)項規(guī)定:“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處罰時也應與在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qū)別。”劉某偷盜自家錢財達5000元,數(shù)額大,在父母追問時又拒不承認,且把偷拿的錢用于賭博和揮霍,結合這些情節(jié)看,劉某應當屬于“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情形。
二、活動三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你對法律知多少
1.說出你所知道的有關青少年的法律法規(guī)的名稱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請你舉例說說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曠課、夜不歸宿,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進入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yè)性場所,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攜帶管制刀具,等等。
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別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規(guī)定,中學生不應當違反這些規(guī)定。要自覺做到:不吸煙、酗酒、流浪、聚賭、吸毒,不棄學經(jīng)商、從工,不進營業(yè)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看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書刊、錄像,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教師:看來我們大部分同學都比較清楚哪些事情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那么,同學們對相關法律知識又了解多少?
第二環(huán)節(jié):法律知識競賽
1.判斷題
(1)保護在學校中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學生的合法權益只是學校的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guī)定,表明我國用專門法律保護青少年的正當權益,約束
青少年的行為。(√)
(3)社會保護歸根結底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學校和家庭環(huán)境。(×)
(4)國家專門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全社會共同努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梢姳Wo未成年
人是社會的責任,與我們未成年學生無關。(×)
(5)未成年人除了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外,還需要社會保護。(√)
(6)有違法行為的我國未成年人,不屬于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對象。(×)
2.單項選擇題
(1)小明(15歲)的父母離婚時,法院判決其隨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決為由,對其不管不問。其父這
種行為違反(A)
A.未成年人保護法 B.婚姻法
C.教育法 D.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對象是(B)
A.未滿16周歲的我國公民 B.未滿18周歲的我國公民
C.未滿20周歲的我國公民 D.未滿22周歲的我國公民
(3)有的家長規(guī)定,兒子可以上學,女兒不給讀書,幫做家務。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A)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4)未成年人要依法自律,是指(C)
A.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嘗試著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一般不要去做
B.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嘗試著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
C.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
D.自覺遵守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禁止性規(guī)定,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
(5)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需要法律給予(A)
A.特殊保護 B.特殊關注
C.特殊照顧 D.特殊援助
3.多項選擇題
(1)據(jù)報載,洛陽市3名小學生在金某違法經(jīng)營的電腦游戲廳打游戲機時,因欠交2.5元,竟被金某
用刀殺害。人民法院依法判處金某死刑。這一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有(ABC)
A.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B.未成年人既要依法自律,又要學會自我保護
C.我國刑法懲治犯罪,保護人民 D.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應受到法律特殊保護
(2)據(jù)報載,某鄉(xiāng)政府將兩位不讓子女上初中的家長推上了被告席。對這一案例的正確說法是(BD)
A.子女上學與否是家長的權利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C.鄉(xiāng)政府不應該干涉家庭關系
D.國家保護公民受教育的權利
(3)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表現(xiàn)在(AC)
A.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特殊保護
B.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
C.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重大,需要國家給予特殊關注
D.目前社會上存在著許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
(4)下列事例中屬于違反學校保護規(guī)定的有(AC)
A.某小學教師為提高學生成績,對成績差的學生在其課上擺上“差生”的標牌
B.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
C.某校校長仍堅持讓學生在已是“危房”的教室中上課
D.某校校長規(guī)定每學期要給學生進行一次體檢
(5)廣西某彩燈廠私人老板多次派專人到農(nóng)村招募未成年人做工,數(shù)十名未成年人離開父母、家庭,
擠住在臟亂的工棚中,每天工作16~17小時,他們中最小的只有8歲,此案(AB)
A.彩燈廠老板違背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社會保護的規(guī)定
B.這些童工的父母違背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家庭保護的規(guī)定
C.這些未成年童工都是自愿的,老板付給他們工資,說不上老板違法
D.有的童工的父母說,家里窮,讓孩子自己出去闖生活不是什么壞事
(6)在加強來自社會的保護的同時,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學生(ABCD)
A.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B.要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C.要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D.要依法自律
(7)老師對學生進行體罰、打罵,是(ABC)
A.違法行為
B.不尊重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
C.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
D.嚴格要求,不違法
第三環(huán)節(jié):辨析法律案例,爭當法律顧問
教師:下面有一些關于法律方面的案例,請大家對相關案例進行分析,判斷案例中的主角是否違反相關法律。如果受害者是你的同學,你該給出怎樣的法律援助和建議?
案例一:為獨占心儀女生的“芳心”,手持鐵鎬砸向“情敵”
小辰和小強是兩名在校的高中生,因愛慕同一個女孩子,二人經(jīng)常爭執(zhí)不休。2011年年底的一天,小辰又與小強發(fā)生強烈爭執(zhí),小辰一氣之下跑回家找了一把鐵鎬,藏在了學校西側(cè)路邊的公共廁所里,決定晚上給小強一些顏色看看。晚上放學后,小辰提前等在公共廁所前,在小強經(jīng)過時,用鐵鎬砸向小強的頭部。小強頓時鮮血直流,癱軟在地上,嚇呆了周圍路過的同學。當天,小辰就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2011年12月底房山檢察院將其起訴至房山法院。“我錯了,我知道錯了!我跟他沒什么深仇大恨,我只是一時糊涂犯了錯!求法官從輕處罰我,我真的知道錯了!”法庭上,小辰泣不成聲,連連向被害人父母和法官道歉。小辰的父母也為兒子的沖動感到難過和后悔。事發(fā)后,小強及時被送去醫(yī)治,總算是保住了一條命。但經(jīng)法醫(yī)鑒定,其身體所受損傷程度為重傷。
學生分組分析討論并派代表回答。
教師:此案由房山法院依法不公開審理,小辰的行為已經(jīng)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構成故意傷害罪。日前,房山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小辰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期兩年執(zhí)行。念其為初犯,犯罪時尚未成年,且事后積極賠償受害人經(jīng)濟損失并有真心悔罪態(tài)度,根據(jù)教育與懲罰相結合的原則,做出以上判決。
案例二:“撿”到信用卡竟去商場刷
2012年5月31日下午,18歲的小錢在自動取款機上取錢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機器上留有一張被他人遺忘的銀行信用卡,當即隨手帶走。當天下午,當小錢告訴好友小趙,自己從自動取款機上“撿”了一張銀行信用卡后,小趙對她說:“這卡沒用的。信用卡都有密碼,你把它扔了吧?!薄叭恿?”小錢想,也許這卡還有用呢。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她拿撿來的銀行卡來到某超市內(nèi)的一個移動通信柜臺。她先精心挑選了一部白色蘋果4S手機,手持“撿來的卡”刷卡時,小錢“機靈”地冒用信用卡正面的拼音簽下名字——“李婷”。讓她驚喜的是,營業(yè)員并未要她輸入密碼!初試成功,小錢喜出望外。小錢先后在南大街某品牌煙酒店、某品牌嬰幼兒用品店等冒用他人信用卡連續(xù)消費,一天之內(nèi),總計刷卡消費金額竟高達16375元。
學生分組分析討論并派代表回答。
教師:在抓獲小錢歸案時,她正在翻閱手機說明書,購買的化妝品、煙酒等物品甚至都沒來得及拆。因犯信用卡詐騙罪,小錢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教師:同學們除了要用法律知識嚴格約束自己以外,也要學會運用法律知識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我們建議同學們在遭到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要以免受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為首要任務,不提倡你們?nèi)ネ`法犯罪分子面對面搏斗,比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設法擺脫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撥打“110”報警。
三、活動結束階段
教師總結:以上我給同學們講述了關于違法犯罪的一點基本知識和如何加強自我防范方面的問題,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同學們要真正做到遠離違法、犯罪,健康成長,還要靠同學自覺刻苦地學習文化、科學、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課后延伸:結合相關內(nèi)容,到當?shù)嘏沙鏊?、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做一次社會調(diào)查。調(diào)查內(nèi)容:近年來當?shù)匚闯赡耆诉`法犯罪的情況;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們應當吸取什么教訓;司法機關在保護未成年人(包括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不足;司法機關對未成年中學生有些什么希望,中學生應怎樣配合司法保護。撰寫調(diào)查報告,并在班上進行交流。
活動反思與后記
本次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法律知識競答和案例分析加強中學生對相關法律的了解,同時也告知學生認真學習法律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