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手,不一樣的人生
第37封信 不一樣的手,不一樣的人生
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在翻閱孩子們交上來的“親子閱讀報告”時我看到了這樣一幅圖,畫面只有一只手,一只胖乎乎的小朋友的手,下面有一句說明:“有的人手很溫柔,有的人手很野蠻,不一樣的手,不一樣的人生。”我無法想象孩子在讀故事時,是哪一個情節(jié)觸動了她的心,讓她有了這樣的一番感慨,細一想,感覺非常有道理,反而引發(fā)了我的許多聯(lián)想,于是有了今天這封信的題目——不一樣的手,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一本書也有思想,那么它的心情肯定會因為不同的讀者而改變?!边@句話寫在《不一樣的手》的封面上,讀完這句話再翻開書頁,你會不由得讓自己的動作變得輕柔,生怕翻破了它,因為這是一本有思想的書;讀到某一章節(jié)想停歇一下,你會細心地夾上書簽,可不敢隨便一折或一扔,生怕它會因你的輕慢而難過,因為這是一本情思細膩的書。是的,這是一本書的自述,它因讀者的不同而經(jīng)歷了不同的生活,獨特的感受和體會讓它的所有經(jīng)歷都那么豐富而感性,讀著、想著,你會在腦海勾勒出許多畫面,書中那些時而喜悅、時而陶醉、時而惱怒、時而憂傷的畫面,你會歡喜著它的“歡喜”、煩惱著它的“煩惱”:
“通過她看我時眼睛里散發(fā)的光彩,和撫摸我的封皮邊緣的方式,我意識到了她想讀我的渴望?!?/p>
“多大的恥辱!我居然變成了一個蒼蠅拍,還在空中飛來飛去,撞在鬧鐘上,然后在地板上摔傷書脊,忍受著刺癢和踩踏。所有這些都發(fā)生在半小時內(nèi)。”
對比這樣的描述,你真的會不自覺的喜愛上那個愛閱讀的瑪麗亞,討厭起那個不愛閱讀的羅德里格了,于是你會想到這本書得出的結(jié)論:每個讀者的手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視角與思維。
思維是有魅力的。誠然,每個人都和其他人不同,這不同來自于每個人心里的那個自己,溫柔的、有同情心的、懂得珍惜的人當(dāng)然會愛惜自己的所屬。然而,當(dāng)我們因為思索和探究而產(chǎn)生“見識”的快感時,不妨認真聽聽別人的見解,既要有自己的思考,卻也并不拘泥一見,在旁征博引時,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去聆聽別人的心聲,在這種多元的交流中去充實和完善自己的見解。也許,這個過程讓你能體會百花齊放的繁盛:
嘉軒媽媽:這哪里是一本書的經(jīng)歷,分明是一個人的一生。我們都期待遇到那個愿意讀你能夠懂你的人。一輩子,其實并不長……
鄔卓航家長:合上《不一樣的手》,我們意識到要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愛護書、認真閱讀的好習(xí)慣,同時也提醒我們大人要改掉糟蹋書的陋習(xí)。
璧榕媽媽:讀書給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我喜歡閱讀,更喜歡和孩子一起閱讀,感謝“親子閱讀”!
紫鉉媽媽:作為一個家長,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瑪麗亞一樣的手,在讀書的同時能愛惜書,這多少也反映出一個人對知識的向往和珍惜。
唐鈺婷家長:我和孩子都深刻地意識到應(yīng)該愛惜書本,珍惜身邊的事物,從愛護書本的細節(jié)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價值觀。
子文媽媽:讀完這本書我和孩子的第一反應(yīng)是整理家里的圖書和書桌,希望孩子能從中獲益,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xí)慣。
子涵媽媽:閱讀的過程是相互傾述的過程,更是渴望與滿足的體驗,也是愛與被愛的幸福!
荔丹媽媽則在“同讀感言”里徐徐地講起了自己小時候關(guān)于書的一段回憶,不妨全文摘錄下來,看您是否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也有這樣的念想?
總以為一個愛讀書的人,必是一個愛護書、呵護書的人。
記得小時候,每當(dāng)新學(xué)期發(fā)了書回來,都會準(zhǔn)備好舊掛歷,等著爸爸下班回來給我包書皮。我坐在一邊看得認真,爸爸也包得仔細,爸爸心里一定是希望他的女兒會認認真真地讀每一本書的。一如現(xiàn)在的我,每每給樂呵(荔丹)包書皮時,看著身前身后的女兒圍在身邊仔細地看,我心里的期盼也是當(dāng)年的爸爸那樣啊!
請相信,家長們的拳拳愛心孩子一定會感受到的。當(dāng)您和孩子一起暢游書海,一起賞游在故事的情節(jié)中,您的聲音、話語、表情無不在傳遞著您同讀的感受,您的沉思、提問以及得到孩子答復(fù)后滿意的微笑或驚訝的神情都在告訴孩子,閱讀是一件多么快樂、幸福的事。感懷著您的感受,孩子們都覺得必須得愛護書籍了,也意識到讀書是非??鞓?、幸福的事。就像奕然說的那樣:“書讓我們長知識,讓我們笑翻天,讓我們變得聰明、幽默、智慧,當(dāng)然要愛護每一本書啦!”當(dāng)然在孩子們的感言里我也感受到不同于爸爸媽媽們的獨特體驗。
宇菲:愛的手誰都喜歡,野蠻的手誰都討厭。我們都想別人用愛的手對待我們,那么我們也要用愛的手幫助別人。
俊淦:如果書是人,那么我們該怎樣關(guān)心愛護它呢?
依陽:我們要學(xué)會愛書、讀書、分享書,還要把書里的知識轉(zhuǎn)換成自己的能力。
曼溦:如果我是書,有人踩在我的身上,我肯定會很疼痛的,感受到別人的疼,你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天悅:我會像瑪利亞一樣愛護書,最重要的是讀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學(xué)到許多東西。
對比于最早寫的那一份“親子閱讀報告”,孩子們的語言似乎仍顯稚拙,但可以看出這里面蘊藏了更多孩子們獨立閱讀、獨自體驗的成分,表達了更多屬于孩子們自己的體會,所以盡管流露稚氣,卻異常珍貴。因為孩子們簡單的表述里蘊藏著閱讀的快樂,蘊蓄著他們對文學(xué)最初始的熱愛,蘊涵他們對人生最美麗的向往。
孩子無一例外,都是向往美好、追求進步的。他們就像一粒種子,當(dāng)土地肥沃、陽光充沛、雨水豐饒的時候,它自會努力向上生長。孩子無一例外,都是富有想象、渴望長大的,他們張開雙臂,就會夢想著把手臂伸向藍天。孩子無一例外,無論多么乖巧都不會一帆風(fēng)順地成長。對于他們成長歷程中的不完美,我們要看到和理解,更要警醒和引導(dǎo)。就像熙悅爸爸發(fā)現(xiàn)了孩子閱讀的依賴性,也感悟到閱讀方法的重要,可以預(yù)見,在未來閱讀的日子里,在我們時時點撥下的熙悅定會不斷進步。也許成長的腳步有所不同,但就成長中迂回向上的軌跡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要不怎么體現(xiàn)出老師和家長的引領(lǐng)作用呢?
風(fēng),跌倒了,才有了美麗的落葉;
云,跌倒了,才有了滋潤大地的雨水;
太陽,跌倒了,才有了靜謐的夜晚;
……
(選自牧也《跌倒》)
孩子跌倒了,才更明晰了他奮進的方向,當(dāng)他在我們的幫助下以最漂亮的姿勢站起來時,我們會報以熱烈的掌聲?抑或是會心的微笑?其實,這都不要緊,孩子在跌倒并爬起的過程中,已經(jīng)在茁壯成長了,這,比什么都重要。
你看,一本鮮艷、風(fēng)趣、神采飛揚的書帶給我們這么多思考,這一刻我覺得幸福從心間掠過,輕盈了我的心情,美麗了我的愿望,一切辛勞和瑣碎都隨風(fēng)飄散,只剩下快樂和充實的美好。梅子涵有感而發(fā):“幸福不等于每時每刻都快樂,當(dāng)很多的快樂掠過就是幸福的感覺了?!笨磥硇腋U娴暮苄。拖窈⒆拥狞c滴進步,多了就匯成了大大的幸福,既愉悅了你,也成就了日漸變化的孩子。
一首兒童詩里,孩子天真地問:“我想把我種下地,我能長成啥?”是哦,孩子能長成啥?那得看孩子是什么樣的種子,種在什么樣的土壤里,還要看我們給種子施加什么樣的“肥料”了!
不一樣的手,傳達出不一樣的心態(tài),不一樣的思考,映照出不一樣的努力,不一樣的耕耘,也預(yù)示著不一樣的人生。所以,不一樣的手,真的就有不一樣的人生。
全遠姬
2014年5月5日夜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