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事,今日畢,是每個人人生的一大挑戰(zhàn)。有這六個字的相伴,你的工作會更加順利,生活會更加充實,人生會更加多姿多彩。
任何一件事情,只有在既定的時效期間內(nèi)完成,才會具有一定的效果。
人的一生擁有的時光,不過是昨天、今天、明天。昨天無可挽回,逝去的只能回憶、總結;今天是新的開始,必須珍視、把握;明天是永遠的希望,是經(jīng)歷昨日和今日的磨礪才能到達的終極目標。
每一天,每個人似乎都有沒完沒了的工作要做,每個企業(yè)也有很多道工序、很多項任務需要完成,這就不得不編排一些詳細的進度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進度執(zhí)行,以保證工作質(zhì)量和工作期限。這些繁雜的進度計劃,不管是年度計劃、季度計劃、月度計劃、旬計劃、周計劃,最終都要落實到每天的具體工作上來,也就是所謂的長計劃、短安排??梢哉f,做好每天的工作是保證長期計劃的基礎,只有每日的具體工作得到落實,保質(zhì)保量地順利完成,進度計劃才能有實現(xiàn)的保證,否則,再完美的計劃、再宏偉的藍圖,也不過是一紙空文。
這樣一來,今日事,今日畢,就成了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更是計劃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有計劃、有目的地做事,才不會總覺得有成堆的事情壓著自己,才不會忙到連吃飯都沒有時間。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才能更加有條理,思路也會更加清晰。
美國暢銷書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說:“為把明天的工作做好,最好的準備是把今天的工作做好。”
不僅是理論,從實際的歷史人物中,我們也能看出他們成敗的原因與我們今天所談到的“今日事,今日畢”的概念,有著生死存亡的關系。
1814年3月31日,沙皇亞歷山大率領俄軍和各國反法聯(lián)軍進入巴黎,拿破侖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
1815年3月17日,拿破侖東山再起,進入巴黎,重組資產(chǎn)階級政府。英、俄、奧和普魯士等國派出重兵,圍攻巴黎。
6月15日、16日兩天,拿破侖突破普魯士12萬大軍的陣地,并打敗英國軍隊,推進到比利時邊境。但是在這個緊要關頭,6月17日,拿破侖卻讓法軍休息了一天,18日才開始進攻固守在滑鐵盧的英軍,結果,給了英軍構筑工事的時間。就這樣,在18日的決戰(zhàn)中,英軍工事起了重要作用,拿破侖在滑鐵盧一戰(zhàn)慘敗,帶著1萬殘兵逃回巴黎。
6月22日,在強大的國際武裝干涉下,拿破侖第二次被迫退位,被囚禁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島上,直到1821年因病去世。
試想,如果拿破侖6月17日不讓法國士兵休息,而是乘勝前進,那么歷史就極有可能改寫了。把事情拖到明天,經(jīng)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而且,明天也總會有明天的事情。
工作一旦開始,就不要半途而廢,而要一鼓作氣地將它做完,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再接著做下一件事情。這樣才能保證工作速度,早日完成工作。
工作之中瑣碎的事情很多,仿佛每天都要馬不停蹄一樣,甚至有些事需要留到周末去完成。為了改變這種忙碌卻沒有效率的工作狀況,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有規(guī)律,工作更加順利,最好的方法就是堅持今日事,今日畢——要定好計劃,有目的地做事,今天的事情必須今天完成,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到明天。
明朝人文嘉有一首著名的《今日歌》:“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边@首詩就是要告訴人們一定要珍惜今天,今日事,今日畢,今天的工作不要拖到明天去做,上午的工作不要拖到下午去做,白天的事情不要拖到晚上去做。這才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計劃落實的重要途徑與方法。
在海爾洗衣機廠,每天下班前,依照規(guī)定工人們要進行每日的清掃工作。一天,有一位員工在清掃地面時,發(fā)現(xiàn)了一枚散落的螺絲釘。他非常緊張,因為他知道如果是地上多了一枚螺絲釘,就代表著有一臺洗衣機少裝了一個螺絲釘。這關系到產(chǎn)品的品質(zhì),也關系著組織的信譽與形象,因此他立即向上呈報。
廠長知道后,立即下令要求對當天生產(chǎn)的1000多臺洗衣機做全部復檢。
全體員工經(jīng)過細心檢查后,發(fā)現(xiàn)所有成品沒有缺少螺絲釘。大家感到很奇怪:“問題到底出在哪里?”雖然已經(jīng)過了下班時間,但沒有一個人離開,他們還在找尋原因。又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他們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物料倉庫在發(fā)材料的時候,多發(fā)了一枚螺絲釘。
海爾的“日清管理法”,強調(diào)的就是每個人每天要對每件事進行日清,以確保今日事,今日畢,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每天提高1%的目標。
我們應該忙碌地工作,而不要讓工作使自己變得忙碌。有些人因為工作太忙,需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看到眼前的一切,不知從何下手,便會偷懶地告訴自己“等一下再做”,這樣就會將事情一件件地拖延下去,到了晚上,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結果,第二天不得不繼續(xù)背著前一天未完成的事情開始新一天的工作。與其如此,為什么不一開始的時候就一件件地去做呢?
人際關系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說:“今天就是你昨天所擔心的明天,如果你不能馬上拋棄煩惱,你就完全可能處在永遠的煩惱之中?!?/p>
如果今天的事情,今天沒有完成,就等于開了一張沒有兌現(xiàn)的“空頭”支票。不管是企業(yè),還是員工個人,每天都有任務,每天都有目標,那么自然每天就應該有每天的結果。這樣才算是真正將責任落到了實處。
成功者最善于利用時間。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時間就是速度,速度就是財富,這更要求我們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明天,明天再說”、“明天再做也來得及”,這是我們面對拖延時最常用的理由。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等到明天去做,根本談不上效率,而明天你又會有新的工作。將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不斷地累積下去,那么等待我們的就只有失敗,我們必將一事無成。這就像一根不起眼的稻草一樣,一根根稻草堆積如山,再強壯的牛也會被壓垮。
盡管說,今日事,今日畢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但是為了避免由于拖延而影響后面的工作,我們必須嚴格地要求自己。做好每一天,努力每一天,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認認真真地完成每天的工作。當你養(yǎng)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果斷決策能力,并將它當做自己的行為準則時,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八項注意”行動要點:
不要猶豫不決,而要制定明確的時間表,只要時間一到,就必須下決心、做決定,并且馬上開始執(zhí)行。
徹底改變那種“在領導面前表現(xiàn)得十分勤懇,領導走后就拖沓懶散”的工作方式。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