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造是世界著名大學的靈魂
世界最古老的大學要追溯到公元11—12世紀,至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但是,反映現(xiàn)代觀念的大學,大約是19世紀初發(fā)展起來的,其歷史只有兩百多年的時間。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大學,其中又有多少是著名的大學呢?據(jù)國際大學協(xié)會早年的統(tǒng)計,全世界有9 000所大學。現(xiàn)在,估計只會有增無減,這是時代發(fā)展的總趨勢。但是,很難有精確的統(tǒng)計,因為每年都有新的大學誕生,同時又有一些大學關門或合并,所以大學的數(shù)目一直是處于動態(tài)變化的。至于世界著名大學的數(shù)目,更是難于界定和統(tǒng)計,因為不同的標準就有不同的統(tǒng)計數(shù)字。20世紀末,據(jù)美國的統(tǒng)計,它們有3 642所大學,其中有125所研究型的大學,有25所頂尖大學(實際上是26所,有兩所并列)。由此推論,全世界堪稱為頂尖大學,恐怕也只有50所左右。由此看來,美國擁有世界三分之一的大學和二分之一的頂尖大學,是名副其實的教育大國和強國,這正是現(xiàn)今美國能夠成為科技、經(jīng)濟和軍事強國最重要的基礎。
著名大學這個詞,在人們心目中是頗有分量的。它之所以備受人們青睞,不僅僅因為它是千千萬萬學子們向往的圣殿,而且也是國家實力的象征。因此,每個國家特別是正在致力于建設現(xiàn)代化的國家,都把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水平大學作為重大國策之一,并列入國家重要工程予以支持。
那么,著名大學的標準是什么呢?它著名在什么地方呢?依我看,世界著名大學之所以著名,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創(chuàng)立獨特的辦學理念和模式;二是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他們在政界、經(jīng)濟界、學術界和藝術界堪為領袖式的人物;三是取得具有突破性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在理論上或應用上具有重大的價值。這三點都離不開創(chuàng)造,所以創(chuàng)造是著名大學的靈魂。靈魂是相對于人的軀體而言的,是指心靈、思想,比喻對事物起統(tǒng)帥作用的因素。很顯然,一所著名大學如果沒有創(chuàng)造這個統(tǒng)帥的因素,那么它們就不可能辦出特色,與普通大學也就沒有什么本質(zhì)的區(qū)別了。
(一)
人的意識是其大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一旦這種意識上升到理性或理論的高度,它又對人們的行動起著指導作用。人們的教育實踐活動也是一樣,它是一定目的的反映,沒有目的的教育是不存在的。那么,人們的教育目的又是由什么指導的呢?從理論上說,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其教育的目的,有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教育形態(tài),并能達到與其相應的目的。
世界著名大學之所以能夠從眾多的大學中脫穎而出,就在于它們有與眾不同的辦學理念??v觀世界著名大學發(fā)展的歷史,每一個著名大學都是與一個有創(chuàng)意辦學理念的校長分不開的。所以,教育界有一句約定俗成的名言:“大學校長是賦予大學靈魂的人。”由此又引申出另一句話:“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會有什么樣的辦學風格,也就會有什么樣的人才?!边@話并非是溢美之詞,事實就是如此。因此,一所大學辦得好或不好,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決定于校長,或者說決定于大學校長的獨特的教育理念。大學校長賦予大學的靈魂不是別的,正是他的辦學理念,辦學理念是指導著名大學建設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提到現(xiàn)代大學的辦學理念,我們不能不首先談到德國教育家洪堡(Karl 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的貢獻,是他開了創(chuàng)辦現(xiàn)代化大學的先河。洪堡是德國的哲學家、教育學家和教育改革家,他于1809年創(chuàng)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后改為洪堡大學),他提出了德國大學的新理想。[1]什么是大學的新理想呢?洪堡認為,德國大學應當進行改革,要按照新的理念來辦學。他的獨特的教育理念包括以下內(nèi)容:大學教學中,首先要使學生對于各種科學的統(tǒng)一性有相當?shù)牧私?;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從事研究的能力。大學教師的任務是對學生從事研究進行指導,學生的任務是獨立研究。他在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了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結(jié)合的思想。到19世紀后半葉,德國大學的發(fā)展達到了高峰,洪堡的教育思想成為一股變革的潮流。正在這時,美國的老式學院開始衰退,一群美國的開明大學校長借鑒洪堡的教育思想,并且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了獨具美國特色的研究型大學。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美國的大學能夠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世界公認的領導地位,其原因要歸功于這一批研究型的大學。[2]
美國第一個推行洪堡辦學模式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它于1876年成立。該校聘請從德國畢業(yè)的博士為教授,直接傳授德國大學的辦學經(jīng)驗,這就使得洪堡的教育理念迅速地在美國生根、開花、結(jié)果?;羝战鹚勾髮W第一任校長丹尼爾·吉爾曼(Daniel Coit Gilman,1831—1908)曾赴德國柏林學習,在任霍普金斯大學校長之前,他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他的辦學指導思想是:“學術研究將是這所大學教師和學生的前進指南和激勵器?!彼终f:“大學的重要的使命是研究生教育或稱作高級教育,大學的目標是最自由地促進有益知識的發(fā)展,鼓勵研究和提高學者的水平?!?sup>[3]吉爾曼任霍普金斯大學校長長達25年,他實踐了自己的辦學理念,不僅使霍普金斯大學成為美國最好的大學之一,而且在創(chuàng)辦美國式的研究型大學方面起了先鋒作用。
哈佛大學是美國歷史最悠久、聲名最顯赫的私立大學。它之所以有名,乃是由于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有一套自成體系和運轉(zhuǎn)自如的培養(yǎng)人才的模式,這就是“哈佛模式”。哈佛大學建校已有372年的歷史,前后共經(jīng)歷了26任校長,平均每任約為13年,最長的為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1824—1926)校長,在任達40年之久。盡管哈佛大學的校長不斷地更換,但是哈佛的精神沒有變。每一位哈佛大學的校長,既堅持了哈佛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不斷地創(chuàng)新,使哈佛的辦學模式不斷地被賦予新的內(nèi)容,以適應時代的需要。近年剛剛離任的哈佛大學前校長、現(xiàn)任榮譽校長的陸登庭較為概括地闡述了哈佛的辦學理念。他認為:“教育是創(chuàng)造一種氛圍,提供一個機會。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不僅學習新知識,而且學會提問,進行獨立思考;與此同時,大學的另一個使命就是發(fā)現(xiàn)和生產(chǎn)新知識,傳播并對其進行闡釋、更新和校準?!彼终f:“哈佛大學給予學生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的公共發(fā)展空間?!薄霸诠穑瑒?chuàng)新的空間隨處可見——更多基于探尋性的自我教育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學已經(jīng)從一個復雜的概念轉(zhuǎn)化為不同想法與概念,如學生組織小組討論、花大量時間自學,學校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研究課程、參與實驗,以及自由學習不同學科和課程的極大自由度。”[4]從這一段敘述中,我們看到“自由、獨立、探尋、創(chuàng)新”的精神,就像一條紅線始終貫穿在哈佛大學的辦學理念中,這就是它長久不衰的靈魂。
耶魯大學是世界著名大學之一,它的成功也是與該校的校長們的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卓越的才華分不開的。當然,并不是每一個當選的校長都是成功的,但是由于那些著名大學有著遴選校長的科學、民主的辦法,有著像競選總統(tǒng)那樣嚴格的標準,所以它們最終能夠選聘到最優(yōu)秀的校長。武漢大學與耶魯大學是姊妹學校,1986年我曾被邀請參加耶魯大學第20任校長班羅·施密特(Banno Schmidt)先生的隆重就職典禮,隨后又訪問了美、加許多著名的大學,并同這些學校簽訂了校際交流協(xié)議。據(jù)說,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耶魯大學曾遇到一些困難,那時的校長和副校長在危機之下紛紛辭職。就在這時,年輕的研究生院院長雷文(Richard Levin)在眾望所歸的情況下,被推為新任校長。自1993年至今,已整整15年了,他的確不負眾望,不僅是近年來對耶魯大學貢獻最大的校長,而且被譽為“特別有智慧的校長”。那么,他的治校方略是什么呢?概括起來,就是通才教育,他說:“通才教育以教育本身為目標,與實際的功用無關;它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自由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別無其他目的……通才教育能使我們有批判自己、界定自己的價值觀的能力……它使我們抵擋偏見與不寬容的想法,進而推進我們的獨立思考和自由言論的悠久傳統(tǒng)?!?sup>[5]耶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卡伊·埃里克森評價說:“做校長成功與否,不在于一個人資格有多老、多有經(jīng)驗,而是看他有多少智慧。”這里所說的智慧,就是校長的辦學理念,也就是治校的靈魂,而雷文就是美國那些著名大學中眾多的有靈魂的人物之一。
美國芝加哥大學是由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Rockefeller John Davison,1839—1937)贊助,于1891年創(chuàng)辦的。自建校開始,該校一直重視學術研究,營造創(chuàng)新的學風,致力于學派的建立。第一任校長哈珀(Harper William Rainey,1856—1906)定下的辦學理念是:“大學首先是教授學習和研究的地方,其次才是培養(yǎng)學生?!边@一思想一直貫穿在以后的辦學實踐中,所以該校不僅研究碩果累累,而且在學術界贏得了極高的贊譽。20世紀初,哈佛大學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評價說:“在哈佛只有思想,沒有學派;在耶魯只有學派,沒有思想;而在芝加哥,既有學派,又有思想?!闭怯捎谶@個原因,芝加哥大學成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的搖籃,在迄今為止的61個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中,就有24個與芝加哥大學有關。芝加哥經(jīng)濟學派,不僅對美國經(jīng)濟發(fā)展起著主導作用,而且對世界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有著重大的影響。
以上僅僅只是介紹了世界著名大學中少數(shù)幾個大學的辦學理念,其實每一個研究型的大學,在其辦學過程中,都有許多有建樹的校長,同時也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辦學模式。例如,牛津、劍橋的模式是寄宿制和導師制。約翰·紐曼(John H.Cardinal Newman)長期擔任愛爾蘭都柏林新天主教大學校長。他的辦學理念是:“大學乃是一切知識、科學、事實和原理、探索和發(fā)現(xiàn)、實驗和思索的高級保護力量。”20世紀20年代,威斯康星大學的辦學理念是:大學為全州服務。30年代美國教育家阿伯拉罕·弗萊克斯納提出了現(xiàn)代教育觀。他說:“大學成了有意識地獻身尋求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構,是批判性估價成就和高水平地培養(yǎng)人的機構?!?0年代初,克拉克·克爾提出辦“巨型大學”的理念。70年代初馬丁·特羅提出“大眾化”的理念。1998年10月,世界高等教育會議上提出“前瞻性大學”的理念……
相對于西方著名大學而言,中國也在致力于創(chuàng)辦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這當然是眾望所歸的事。不過,我們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差在什么地方呢?我們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缺少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辦學理念——大學的靈魂。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像蔡元培、陶行知等少數(shù)幾個有獨特的治校思想的教育家外,我們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校長沒有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念。不是中國沒有優(yōu)秀的校長,而是沒有遴選校長的公開、民主制度;不是那些校長沒有創(chuàng)新思想,而是沒有表達他們創(chuàng)新思想的自由空間。這個問題已經(jīng)到了應當解決的時候了,否則,我國的大學只能模仿而沒有創(chuàng)造,只能尾隨而不能迎頭趕超。
(二)
陶行知先生在《創(chuàng)造宣言》一文中說:“教師的成功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樂,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sup>[6]在這里,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了兩個崇拜來表達他的人才觀念,以說明培養(yǎng)杰出人才的重要性。由此說明,世界頂尖的學校,必須培養(yǎng)出頂尖的人才。因此,培養(yǎng)領袖式的人物,不僅是著名大學的任務,而且也成了它們的榮譽與象征。
我所說的“領袖”,不僅是國家元首,也包括文學、藝術、科學、經(jīng)濟以及各行各業(yè)里堪稱為領軍式的人物。在世界著名大學中,不論哪一所大學,都可以列出一長串杰出人物的名單,他們的肖像有的被雕刻成塑像豎立在校園內(nèi)的顯要地點,有的被懸掛在大廳或印在宣傳畫冊里。這些做法,無非是把他們作為偶像,除了顯示學校的成功以外,更主要的是對后學起到激勵的作用。
英國的牛津、劍橋兩所大學,不僅是歷史最悠久而且也是最負盛名的著名大學。那么,它們的魅力是什么呢?牛津大學出了29個首相,而劍橋大學出了6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僅從這些數(shù)字就可以說明它們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那些著名人物當中,像思想家培根、斯賓塞、羅素,物理學家牛頓,大詩人彌爾頓、拜倫,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尼赫魯、布托、昂山素姬,我國數(shù)學家華羅庚,詩人徐志摩,建筑學家、國徽設計者林徽音都先后出自于這兩所學校。牛津大學的傳統(tǒng)是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首創(chuàng)性和獨立性。學校的一位負責人說:“我們培養(yǎng)的不是溫順的羔羊,而是事業(yè)的負責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他們都要獨當一面,擔負起領導工作?!闭沁@樣的強烈的使命感,才不僅吸引了千千萬萬的英國人,而且也為世人所向往。它們的魅力是什么呢?很清楚,英國人把它們當成一種傳統(tǒng)、一種象征、一種懷念、一種追求,這就是魅力之所在![7]
美國自1983年開始評比最佳大學,哈佛大學連續(xù)多次排名第一,故被稱為美國“第一大學”。它成功的秘訣是:歷任校長的高瞻遠矚;成功地募集教育經(jīng)費;深思熟慮的辦學理念;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對探索創(chuàng)新的熱情和忠誠。迄今為止,哈佛大學共出了6位總統(tǒng),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也是出自哈佛。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雖是哈佛的肄業(yè)生,但他畢竟也受到哈佛的某種熏陶;蓋茨的同學、現(xiàn)任微軟總裁斯蒂夫·鮑爾默,是世界前十名的大富翁,也出自于哈佛大學。我國近代著名的科學家、作家當中,有不少出自于哈佛大學,如竺可楨、楊杏佛、林語堂、梁實秋、梁思成、江澤涵等。哈佛大學之所以能夠培養(yǎng)出大批杰出的人才,是因為哈佛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制度和方法,其中案例教學就是久負盛名的。據(jù)說,哈佛的教案已累計兩萬多套,它們不僅來自于美國成功的案例,而且也搜集了歐洲許多著名的企業(yè)管理辦法,甚至連中國的海爾、今日等集團的改革經(jīng)驗也很快上了哈佛的教案。哈佛采用這種辦法培養(yǎng)出來的商業(yè)精英,不僅是“皇帝女兒不愁嫁”,而且個個身價百倍。
巴黎大學成立于1253年,至今已有整整756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而且在世界上素以“知識與藝術的圣殿”享有盛名。雖然在1968年“五月風暴”以后,巴黎大學一分為13所獨立的大學,但是它們既各具特色又保持了悠久的傳統(tǒng)。巴黎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羅伯特·德·索邦(Robert de Sorbon,1201—1274),為了紀念他,中世紀時用“索邦先生”稱呼神學院的教授,后來把它作為對巴黎大學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的尊稱。700多年以來,出自于巴黎大學的杰出人才不計其數(shù),如哲學家德尼·狄德羅,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蓋·呂薩克、李普曼、皮埃爾·居里和瑪麗·居里,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莫瓦桑,生理學家路易·巴斯德和克洛德·貝爾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曼·羅蘭,著名教育家費爾迪南·比松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此外,還有像弗朗索瓦·密特朗總統(tǒng)等眾多的政治家。正是這一批又一批的英才蓋世的“索邦先生”,使巴黎大學享有崇高的威望,成為世界著名學府。
(三)
人類的歷史是通過人們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不斷向前推進的。在這一方面,那些著名大學或稱為研究型的大學,更是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職責。一所大學的價值就在于為社會輸送人才,取得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成果和為社會服務,以推動人類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
近一個世紀以來,美國一直保有“世界老大”的地位。原因何在呢?這是因為美國自建國就確立了教育立國的方針,教育大國造就了科技大國,進而是經(jīng)濟大國、軍事大國,最終成為超級大國。2000年度,美國教育投資是6 000億美元,占GDP的7%。R &D投資為2 600億美元,占GDP的2.79%,占29個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成員國的45%。[8]在科研重大項目投資上,美國也是不惜工本,僅從近年一些項目的投資就可見一斑。例如,建立生物圈2號,投資2億美元;發(fā)射哈勃望遠鏡耗資15億美元;研制火星探路者撥款2.66億美元;尋找外星人投資1億美元;建立國際空間站投資500億美元;解決電腦“千年蟲”問題耗資500億美元;建造超高級原子對撞機耗資110億美元;建設月球城投資1 000億美元……這些數(shù)字表明,經(jīng)濟實力也就是科技實力,這就是為什么在諾貝爾獎的100年歷史上有75%是美國人(包括在美國工作的人)得獎的原因。
美國的研究型大學,歷來是基礎科研的主力軍,因而它們也就成了造就諾貝爾獎得主的搖籃。麻省理工學院是蜚聲全球最好的工科大學,據(jù)統(tǒng)計,美國工科大學的教師中至少擁有一個麻省理工學院學位的占11%,在大企業(yè)的領導人中,出自于該校的更是多如繁星。麻省理工學院在科研成果方面,也令人刮目相看。在查爾斯河校區(qū)的實驗室,曾發(fā)明了雷達和海軍火炮發(fā)射自動裝置,從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勝利提早到來。另外,麻省理工學院在航天技術、太空旅行等方面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20世紀80年代初,麻省理工學院創(chuàng)立了“媒體實驗室”,也被稱為是創(chuàng)造未來產(chǎn)品的實驗室。[9]后來,這個做法傳播到歐洲,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建立了“星辰實驗室”,它也被稱為“思想培養(yǎng)器”,來自33個國家的70位科學家在這里創(chuàng)造未來的產(chǎn)品,如時間機器、會飛的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量子意識、納米技術,等等。這個實驗室的負責人說,他們要把美國式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與超前科學結(jié)合起來,使之成為歐洲的創(chuàng)業(yè)中心。
普林斯頓大學曾經(jīng)是愛因斯坦工作過的學校,這里也是人才薈萃、碩果累累的地方。據(jù)報道,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宣布,核聚變實驗室獲得重大突破。在一次運行實驗中,該實驗室托卡馬聚變試驗反應堆裝置釋放的純聚變功率達到10.7兆瓦,超過了預定10兆瓦的目標。這讓人們受到鼓舞,因為核聚變能量最終獲得應用,將給世界能源開發(fā)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英國私立劍橋大學不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而且也是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如果按單個學校來統(tǒng)計,劍橋大學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shù)有63位,位于全球大學之冠。1994年7月,我赴英國布萊頓參加第16屆國際金屬有機化學大會,會后應劍橋大學化學系弗萊明(William Flaming)教授的邀請,與該系的同行進行了學術交流,并有幸參觀了這所古典與現(xiàn)代相結(jié)合的最高學府。通過參觀與交流,我得到的印象是,這所大學之所以名聲顯赫,是由于它擁有世界頂尖的教授和具有悠久學術傳統(tǒng)的研究實驗室,同時它的學院制和導師制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那些最著名的實驗室中,卡文迪什實驗室無疑是最負盛名的??ㄎ牡鲜彩?8世紀和19世紀初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他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在物理、電學、化學方面有著許多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為了紀念他,于1871年在劍橋大學創(chuàng)立了卡文迪什實驗室,相繼由著名的學者來領導。實際上,這個實驗室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學術集體,是一個學派,從這里產(chǎn)生了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例如,DNA雙螺旋分子結(jié)構就是由英國物理學家弗朗西斯·克拉克和美國化學家詹姆斯·沃森在卡文迪什實驗室完成的。這項重大發(fā)現(xiàn)是劃時代的,不僅給劍橋大學帶來了巨大的榮譽,而且在揭開生命秘密方面將起到無可估量的作用。
霍金(Hawking Stephen)無疑是劍橋大學的驕傲,是當代的奇才、奇人,是繼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他有關宇宙大爆炸后形成黑洞的預言,已經(jīng)得到天文學家的觀察證實。他的重要發(fā)現(xiàn),有利于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聯(lián)系起來。他的《時間簡史》是一本暢銷書,向我們展現(xiàn)了當代有關宇宙的最重要的科學思想,從而改變了人們有關物理學、宇宙和“實在”本身的觀念。在進入21世紀之前,他被邀請到美國白宮做客,參加“千年晚會”系列活動。他借助電腦語言合成器,以一個科學家深邃的目光,對未來作了一場輕松地、有趣的演講。他預言說:“人類及其DNA的復雜程度將會迅速地提高?!庇终f:“計算機技術的進展很可能會繼續(xù)下去,直至計算機在復雜程度上可以與人腦相媲美,甚至能夠自己設計出新的、具有更高智能的計算機?!彼⑶液苡哪卣f:“我對今后100年的預測還有希望是正確的,但是對下一個千年中以后時候的預測則純粹是瞎猜?!?sup>[10]霍金是世界上無數(shù)科學家中最杰出的一位,我們希望他的預言不斷地實現(xiàn)。其實,人類要想應付日益復雜的世界,迎接諸如太空旅行、開發(fā)宇宙資源等的挑戰(zhàn),戰(zhàn)勝人口爆炸、環(huán)境污染和疾病傳染的危機,就必須提高人類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這正是每一所著名大學應當肩負的任務,是歷史賦予的使命,也只有取得了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才能使著名大學名實相符!
【注釋】
[1]沈虹.美國研究型大學的形成與發(fā)展[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32.
[2]沈虹.美國研究型大學的形成與發(fā)展[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32.
[3][美]彼德·德魯克.創(chuàng)業(yè)精神與創(chuàng)新[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6-27.
[4]光明日報,2002-07-26.
[5]孫康宜.耶魯大學校長的治學治校方略[N].參考消息,1999-09-08,1999-09-09.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第3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482.
[7]中華讀書報,1998-10-21.
[8]瞭望新聞周刊,2001(20):25.
[9]參考消息,2001-04-14;中華工商時報,1998-06-03.
[10]參考消息,1999-03-03.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