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來源于金·《蘭室秘藏》。
【組成】 當歸、紅花、枳殼、郁李仁、火麻仁、黃芩、厚樸、桃仁、生地黃、檳榔、熟地黃、木香、生大黃、熟大黃、苦杏仁、甘草。
【規(guī)格】 大蜜丸,每丸9g。
【用法】 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或3次,空腹溫開水送下。7歲以上兒童減半,3~7歲服成年人量的1/3。
【功效】 瀉下潤燥,滋陰養(yǎng)血,破瘀行血。
【傳統(tǒng)應用】 臨床用于陰虛,津液少致大便秘結不通等病癥。
【禁忌】?、僭袐D忌用;②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動火之物。
【臨床新用途】
1.治療梅核氣 中醫(yī)認為,本病多由肝氣郁結,疏泄失司,氣郁痰阻,交于食管、胸咽所引起。有人應用通幽潤燥丸治療梅核氣患者93例,男51例,女42例;年齡最小者20歲,最大者58歲,平均為39.5歲。病程在1年以上者46例,3年以上者47例。用法:內(nèi)服通幽潤燥丸,每次1丸,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5日為1個療程,連續(xù)服藥至癥狀消失止。結果:93例中,服藥后諸癥消失,無任何不適感者85例,服藥后癥狀明顯減輕者6例,服藥后癥狀、體征無變化者2例,總有效率為98%。用藥時間最短者1個療程,最長者4個療程,平均為2.5個療程。張明亞用通幽湯治療梅核氣患者1例,8劑藥盡,諸癥皆瘳[張明亞.通幽湯的臨床應用.廣西中醫(yī)藥,1990,13(4):17]。
2.治療頑固性呃逆 有人用通幽潤燥丸治療頑固性呃逆患者35例,經(jīng)用藥1~2日治愈者12例,3~4日治愈者13例,5~8日治愈者10例。治愈率高達100%。用法:內(nèi)服通幽潤燥丸,每次1丸,早、中、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服藥期間,未見任何不良反應。
3.治療胃脘痛 本病癥見胃脘疼痛,脘腹脹滿,噯氣泛酸,納呆神疲,面色萎黃無華,大便或結或溏等。采用通幽潤燥丸治療胃脘痛患者113例,效果顯著。用法:口服通幽潤燥丸,每次1丸,早、晚各1次,溫開水送下。結果:113例中,經(jīng)用藥7~10日,臨床治愈者(自覺癥狀完全消失,隨訪2年以上未見復發(fā))100例,顯效者(自覺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1年內(nèi)偶有復發(fā),仍用本藥有效)10例,無效者(服藥后癥狀無改變或服藥痛減,停藥即發(fā))3例,總有效率達97%。服藥中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
4.治療晚期食管癌、胃癌 采用通幽湯加味治療晚期食管癌、胃癌患者76例,均有效果。本藥能改善癌癥所致的吞咽困難、頑固性嘔吐,達到緩解病情、減少痛苦、延長生命之功效[黃志華,等.通幽湯加味治療晚期食管癌胃癌76例.陜西中醫(yī),1990,11(11):488]。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