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保安丸
【藥物組成】 麥芽(炒)、六神曲、陳皮、茯苓、半夏(制)、黃連、木香、蒼術(shù)(泡)、厚樸(姜汁炒)、大腹皮、鉤藤、僵蠶(制)、珍珠(水飛)、朱砂(水飛)、琥珀(水飛)、薄荷、羌活、防風、廣藿香、細辛、桂枝、柴胡、天麻(制)、冰片、桔梗、前胡、苦杏仁(去油)、甘草。
【方義分析】 小兒飲食不節(jié),胃熱積滯引起惡心嘔吐,倒飽吞酸,食欲不振,腹脹泄瀉,甚或煩躁,夜臥不安,心悸抽搐,痰熱驚風等。本方中麥芽、六神曲、陳皮、茯苓能健脾胃,消食滯,調(diào)和中氣;半夏、黃連、木香行氣降逆,和胃止嘔;蒼術(shù)、厚樸、大腹皮行氣行水,增強運化,健脾止瀉。以上諸藥為本方之君藥。輔以鉤藤、僵蠶、珍珠、朱砂、琥珀清熱鎮(zhèn)驚,熄風解痙;薄荷、羌活、防風、藿香祛風解表,芳香辟穢。佐以細辛、桂枝、柴胡和里升陽,通陽化氣,疏肝解郁;天麻、冰片開竅通閉;桔梗、前胡、杏仁降氣化痰,宣肺利氣,借肺之布精而養(yǎng)全身。甘草緩急和藥以為使。全方配伍溫涼合用,照顧全面,對小兒頗有保全平安之意。
【臨床運用】 本方有解表消食,鎮(zhèn)驚化痰的功效。多用于治療小兒傷食、腹痛、感冒挾驚等癥。運用本方的基本指征為:身熱流涕,惡心嘔吐,腹脹腹痛,驚惕啼叫,夜臥不寧等。
1.傷乳傷食 患兒溢乳或嘔吐酸餿不消化之食物殘渣,胸腹膨脹,煩躁不寧,或噯氣有腐食臭,納呆厭食,大便臭穢,五心煩熱,夜晚額汗頻出,苔黃厚膩,脈象弦滑。本品可消食、化積、導滯。
2.食滯腹痛 腹部脹滿疼痛,按之痛甚,口氣穢臭,矢氣惡臭,大便酸臭或不消化,或腹痛欲瀉,瀉后痛減,夜臥不安,時時啼哭,舌苔厚膩,脈象弦滑。本品可化濕行滯,健脾調(diào)中。
3.感冒挾驚 表現(xiàn)為惡寒,發(fā)熱,無汗,鼻塞清涕,咳嗽,吐痰,頭痛,咽癢,兼見驚惕啼叫,睡臥不寧,脈象弦數(shù),指紋青紫。本品可解表宣肺,鎮(zhèn)驚安神。
【制劑與規(guī)格】 蜜丸劑。每丸重1.5克。
【用法與用量】 口服。周歲以內(nèi),每日2次,每次半丸;1~3歲,每日2次,每次1丸。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 脾胃虛弱者慎用。
【配方來源】 《證治大還·幼幼近編》保安丸方加減。廣東省藥品標準(1982年)。部頒1冊25頁。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