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yī) 囑
二、用藥說明
(一)西醫(yī)對癥處理
1.藥物治療
(1)止痛: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次,3次/日,口服,連用3~5d;阿司匹林0.3~0.6g/次,3次/日,口服,連用3~5d。
(2)性激素治療:目的人工絕經(jīng),緩解癥狀,適用于輕癥及不愿手術的患者。
①假絕經(jīng)療法:達那唑(具有輕度雄激素作用)口服400mg/d,從月經(jīng)第1日開始,持續(xù)服藥6個月。若癥狀不緩解或不出現(xiàn)閉經(jīng),可加大劑量,600~800mg/d。
②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藥:能促進垂體細胞釋放促黃體素(LH)和促卵泡素(FSH),其活性較GNRH高百倍。長期服用時,垂體GNRH受體被該激素占滿和耗盡,可導致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下降,出現(xiàn)暫時性絕經(jīng)(即“藥物性卵巢切除”)。
2.手術治療
(1)保留卵巢功能手術:切除盆腔內(nèi)病灶和子宮,保留卵巢維持功能,適于45歲以下有子女的婦女,注意術后復發(fā)。
(2)根治性手術:切除子宮及雙側(cè)附件,和盆腔內(nèi)所有內(nèi)膜異位病灶。適于45歲以上重癥絕經(jīng)期婦女的患者。
(二)中醫(yī)辨證用藥
1.氣滯血瘀 治則疏肝理氣,活血祛瘀。方藥選用膈下逐瘀湯加減:當歸12g,川芎6g,赤芍6g,桃仁10g,紅花10g,枳殼6g,延胡索10g,五靈脂10g,牡丹皮10g,烏藥10g,香附6g,甘草6g。
2.寒凝血瘀 治則溫經(jīng)散寒,活血祛瘀。方藥選用少腹逐瘀湯加減:小茴香10g,干姜6g,延胡索10g,沒藥10g,五靈脂10g,當歸12g,川芎6g,肉桂10g,赤芍10g,蒲黃15g,甘草6g。
3.氣虛血瘀 治則益氣升陽,活血祛瘀。方藥選用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15g,當歸12g,赤芍10g,地龍1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6g,甘草6g。
4.熱郁血瘀 治則清熱和營,活血祛瘀。方藥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12g,生地黃12g,桃仁10g,紅花6g,枳殼10g,赤芍10g,柴胡6g,甘草6g,桔梗6g,川芎6g,牛膝10g。
5.腎虛血瘀 治則益腎調(diào)經(jīng),活血祛瘀。方藥選用歸腎丸合桃紅四物湯加減:當歸15g,熟地黃10g,桃仁10g,紅花6g,山茱萸10g,茯苓10g,枸杞子12g,杜仲12g,山藥10g,川芎6g,赤芍10g,菟絲子12g。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