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作為一種人工替代性通氣手段,目前已廣泛地應用于重癥監(jiān)護、手術麻醉、急救復蘇等領域。合理正確地應用呼吸機技術,可以有效地治療呼吸衰竭,提高急危重癥的搶救成功率。
【目的】
(1)改善肺泡通氣,保證有效的肺泡通氣量。
(2)降低呼吸氧耗,逆轉呼吸肌的疲勞。
(3)預防或治療肺不張,改善肺的順應性。
(4)保障鎮(zhèn)靜藥或肌松藥的安全應用。
【適應證】
(1)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
(2)術后呼吸功能支持。
(3)呼吸肌活動障礙。
成人的呼吸生理指標達到以下任一項,即應進行機械通氣治療,自主呼吸頻率大于正常的3倍或小于1/3者(RR>30~35/min或RR<5/min﹚;肺活量<10~15ml/kg;PaCO2>50mg(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除外)且有繼續(xù)升高趨勢,或出現精神癥狀者;面罩吸氧后PaO2<60mg;最大吸氣壓力<2.5kPa(25cmH2O)(閉合氣路,努力吸氣時的氣道負壓)。
【連接方式】
①接口或口含管;②面罩;③喉罩;④氣管插管;⑤氣管切開造口置管。
【通氣模式】
1.輔助通氣(assisted ventilation,AV) AV是在病人自主呼吸的基礎上,靠病人自主呼吸來觸發(fā)啟動呼吸機,按照預設的參數提供通氣輔助,呼吸頻率由病人控制。如果病人的自主呼吸停止,則不能觸發(fā)呼吸機,呼吸機也就不能提供通氣輔助。
2.控制通氣(controlled ventilation,CV) CV是指呼吸機完全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呼吸機按照預設的通氣參數有規(guī)律地給病人通氣,通氣情況取決于呼吸機參數的設置,與病人自主呼吸無關。主要用于有嚴重呼吸抑制或伴有呼吸暫停的病人。
3.輔助-控制通氣(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A-CV) A-CV是輔助通氣和控制通氣兩種通氣模式的結合,當病人的呼吸頻率大于預設的呼吸頻率時,呼吸機采用AV方式通氣;當病人的呼吸頻率小于預設的呼吸頻率或吸氣用力不能觸發(fā)呼吸機時,呼吸機則采用CV方式通氣。其優(yōu)點是有利于防止通氣增強或不足。保障通氣安全。
4.間歇指令通氣(IMV)及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 IMV是指呼吸機按照預設的頻率間歇對病人提供正壓通氣,間歇期間病人行自主呼吸,因通氣與自主呼吸不同步,易出現人機對抗。SIMV是IMV的改良方式,其優(yōu)點是保證了機械通氣與病人自主呼吸同步,又不干擾病人的自主呼吸。
5.壓力支持通氣(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 PSV是病人吸氣時,呼吸機提供預設的氣道正壓,以幫助克服氣道阻力及擴張肺臟,減少病人的呼吸作功。每次通氣均由病人觸發(fā),通氣機給予支持,而呼吸頻率,呼吸方式則由病人控制。
6.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CPAP是在自主呼吸條件下,整個呼吸周期內氣道均保持正壓。CPAP只能用于呼吸中樞功能正常,具有較強自主呼吸能力的病人。使用時需要設定合適的壓力水平,過高的CPAP壓力可導致肺過度膨脹,并對心血管有抑制作用,插管病人一般從0.2~0.5kPa(2~5cmH2O)開始,最高不超過2.5kPa(25cmH2O);未插管的病人一般用0.2~1kPa(2~10cmH2O),最高不超過1.5kPa(15cmH2O),超過2d呼吸功能仍未恢復者應行氣管插管。
7.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 PEEP指呼吸機在吸氣相產生正壓,將氣體壓入肺內,但在呼氣末,氣道內壓力并不降為零,而仍保持在一定的正壓水平的功能。PEEP可以增加功能殘氣量,使肺泡膨脹,增加肺的順應性。但是不恰當的設置可引起氣壓傷及影響循環(huán)功能。設置PEEP一般從0.3~0.5kPa(3~5cmH2O)開始,逐漸增加,每次增加0.2~0.3kPa(2~3cmH2O),以達到最佳PEEP值,最高不超過1.5~2kPa(15~20cmH2O)。所謂最佳PEEP值,是指既能增加PaO2、功能殘氣量、肺順應性、減少肺內分流,又不影響心排血量,不產生氣壓傷的PEEP值。
【參數的調節(jié)】
1.通氣量 每分通氣量(VE)=潮氣量(VT)×呼吸頻率(RR),一般成人為90~100ml/kg,兒童100~120ml/kg,嬰兒120~150ml/kg。潮氣量:成人一般8~12ml/kg,兒童5~6ml/kg。
2.呼吸頻率 應用輔助/控制通氣(A-CV)時,成人一般為12~16/min,學齡前兒童20/min,嬰兒30/min;應用SIMV時,頻率一般為2~10/min。
3.吸呼比 常規(guī)通氣的吸呼比為1∶1.5~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宜延長呼氣時間,可用1∶2.5~1∶4,以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4.吸氣時間 一般預設的呼氣時間1~1.5s。
5.觸發(fā)靈敏度 現代呼吸機有壓力觸發(fā)和流量觸發(fā)兩種系統(tǒng),應用壓力觸發(fā)時一般設于-2~-0.5cmH2O,應用流量觸發(fā)時一般設置于1~3L/min。
6.吸入氧濃度 一般為30%~60%,若FiO2>70%,且超過24h,有導致氧中毒的危險,如FiO2已達60%,低氧血癥仍不能改善,則不能盲目提高吸入氧濃度,可試用PEEP或延長吸氣時間。
【呼吸機的連接】
呼吸機的使用流程(包括呼吸機的連接)見圖6-73。
【病人的護理】
1.氣管插管接呼吸機病人護理 見氣管插管術護理。
2.氣管切開接呼吸機病人護理 見氣管切開術護理。
3.氣道濕化
(1)濕化瓶的溫度一般調節(jié)至32~34℃,保持吸入氣體溫度在28~32℃。
(2)濕化量每日約500ml,如痰液稀薄,需頻繁吸引,即提示濕化過度。
圖6-73 呼吸機的使用流程
(3)濕化瓶需用滅菌注射用水或蒸餾水,切忌用生理鹽水,以免氯化鈉沉積在管壁上,影響纖毛活動,濕化用的滅菌注射用水需每日更換。
(4)及時傾倒呼吸機管道及儲水器中的積水。
(5)每4d更換呼吸機管道,更換時動作輕柔、迅速,管道連接應牢固。
(6)每2h翻身拍背,以預防壓瘡,促進痰液的引流。
【報警處理】
1.高壓報警常見原因有分泌物阻塞,氣道痙攣,管道扭曲,人機對抗等。處理方法:①檢查病人是否痰液阻塞、氣道痙攣等。對痰液過多或阻塞者,應及時予吸痰;如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予霧化吸入或濕化后再抽吸;對氣道痙攣則采取解痙措施。②檢查呼吸機管道是否受壓、扭曲,并作出相應處理。③檢查是否出現人機對抗,如出現人機對抗,可酌情使用鎮(zhèn)靜藥或與醫(yī)生共同重新設置通氣模式、參數。
2.低壓報警常見原因有漏氣,管道脫落等。處理方法:①檢查呼吸機管道是否破裂,各接頭有無銜接牢固,必要時更換呼吸機管道并妥善連接各接頭。②檢查氣管導管或套管的氣囊充氣情況,必要時重新充氣,如氣囊破裂,應立即更換導管或套管。
3.低分鐘通氣量報警。常見原因及處理方法見低壓報警。
4.氣源報警。常見原因有氧氣壓力不足或呼吸機氧氣接頭與中心供氧接頭銜接不牢。處理方法:①氧氣壓力不足應立即通知中心供氧室調整或更換氧氣瓶。②接頭銜接不牢則須將接頭重新妥善銜接。
【呼吸機的撤離】
1.撤機的指征 呼吸衰竭的誘因和機械通氣的原因已經解決或顯著改善;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電解質紊亂已糾正;神志恢復至正常;吸氧濃度FiO2≤40%,呼氣末正壓PEEP≤0.5kPa(5cmH2O)的情況下,PaO2>70mmHg,PaCO2<45mmHg,SPO2>90%;病人自主呼吸平穩(wěn),咳嗽、吞咽反射良好。
2.撤機方法?、倏焖俪窓C法:適用于短時間機械通氣的病人,在病情穩(wěn)定,符合撤機條件后可直接撤離呼吸機。②SIMV過度撤離法:呼吸頻率從12/min逐漸減少至4/min,病人生命體征平穩(wěn),血氣分析正常時,可停機改用導管內吸氧。③PSV撤離法:PSV逐漸減少至0~0.5kPa(0~5cmH2O),病人的生命體征平穩(wěn),可予撤機。
【呼吸機的保養(yǎng),維護】
(1)呼吸管道中的白色細菌過濾器不能浸泡消毒。
(2)過濾網應每天取出清洗1次。
(3)每天開機檢查呼吸機的功能。
(4)呼吸機沒有使用的情況下,每周應開機運作1h,以防受潮。
(何鳳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