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乙肝的誤區(qū)
(1)病人不能接觸別人。錯!乙肝病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須刀等用品與他人分開,患有乙肝的婦女注意經(jīng)期衛(wèi)生,就不會把乙肝傳染給別人。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正常上學、工作,和正常人一樣生活。患了乙肝后,在急性期要注意休息。
(2)病毒攜帶者不可結(jié)婚。錯!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結(jié)婚,但婚前一定要檢測血中的乙肝抗原抗體系統(tǒng),即“兩對半”。結(jié)果有任何一項陽性,不需注射乙肝疫苗。如均為陰性,則必須注射疫苗,待產(chǎn)生抗體后就可以結(jié)婚。一定要節(jié)制性生活,避免飲酒和過度疲勞。新生兒出生后及時注射乙肝疫苗。
(3)成年人無須接種疫苗?;卮鹗欠穸ǖ?。處于乙肝病毒感染高度危險狀態(tài)的易感乙肝者均應接種乙肝疫苗,主要包括新生兒、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醫(yī)務人員、乙肝病人和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新入伍的軍人、保育人員、運動員等。
(4)保肝藥多多益善。錯!慢性乙肝的病人經(jīng)常會超出醫(yī)生建議范圍吃很多所謂“保肝藥”、保肝保健品,其實對肝臟并不一定有利。因為藥劑量過大,品種過多或療程過長,只有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會誘發(fā)危險。
(5)空氣可傳染乙肝。錯!乙肝不會通過空氣、消化道或飲食傳播,同室工作、交談、一起進餐不會被傳染。但病毒攜帶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應采用公筷、分食。乙肝一般也不會通過握手傳染給其他人,除非雙方手都有裂口、有出血情況。
(6)病人沒有自愈能力。錯!年齡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后越容易形成慢性感染者,隨著年齡增長,感染乙肝病毒變成慢性乙肝比率下降。我國大多數(shù)人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后能靠自身免疫功能清除病毒。
(7)乙肝媽媽不能哺乳。錯!乙肝患者的乳汁中乙肝表面抗原呈陽性,可能傳染乙肝病毒。母乳喂養(yǎng)的乙肝病毒清除率要高于奶瓶喂養(yǎng)。
在嬰兒出生后24~48小時內(nèi),實施疫苗預防注射后,小兒基本上能避免通過哺乳染上乙肝病毒。但是應該注意:乳頭有出血和潰瘍都不宜用母乳喂養(yǎng),且哺乳前應母親的雙手應消毒。
(8)小三陽可以不治療。錯!不管是大、小三陽,只要肝功能不正常且乙肝病毒在體內(nèi)復制活躍,就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如果肝功能正常,近期可以不進行抗病毒治療,但必須要定期復查。特別注意的是有家族肝癌史的,即使肝功能正常者,也要進一步檢查。
(9)查乙肝就是查乙肝兩對半。錯!要檢查三樣東西:肝功能、乙肝兩對半、B超。乙肝兩對半的檢查可以確定是否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B超檢查,主要是查看肝臟是否有形態(tài)學的改變;肝功能主要是看肝臟有無炎癥。肝臟炎癥是治療乙肝的首要看點,然后再結(jié)合B超的形態(tài)學結(jié)果來斷定如何治療。
(10)治愈后檢查不再需要復查乙肝兩對半。錯!部分患者可能在隨后幾個月出現(xiàn)復發(fā),所以要定期復查乙肝兩對半和肝功能。
(11)肝功能正常就可以不管了。錯!仍需要定期復查(最好3~6個月復查1次)。身體如有不適仍要隨時到醫(yī)院就診。
(12)不顧病情,我行我素。錯!有些患者明知自己的病情,卻滿不在乎,生活上我行我素,照樣飲酒不誤。大量的臨床資料和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慢性乙肝患者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細胞癌等終末性肝臟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飲酒。如果慢性乙肝患者有飲酒的習慣,那么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細胞癌的概率將大大提高。
(13)負擔過重,影響治療。錯!慢性乙肝患者終究會有一部分人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細胞癌等終末性肝病,并導致死亡。這種現(xiàn)狀使不少慢性乙肝患者憂心忡忡,情緒低落。其實,慢性肝炎患者罹患肝細胞癌的只是少數(shù),并不是全部。對于發(fā)展為肝細胞癌的可能性要有正確的認識,既要看到乙肝與肝細胞癌之間的相關性,但又要看到這樣的比例不是很高的事實。對于患者來說,與其整天憂心忡忡,倒不如認真采取正確的治療措施進行正規(guī)的抗病毒治療,心理負擔過重,只會影響預后,對病情毫無益處。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