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承氣湯在《傷寒論》中記載:桃仁9~12g,大黃6~12g,桂枝6~12g,甘草3~6g,芒硝3~6g。每日1劑,分3次口服?;钛痧?,清熱導下。適應證:糖尿病中醫(yī)辨證屬于瘀熱積聚,癥見胸腹疼痛、煩躁不安者。
加減:
(1)兼有氣虛血瘀者加生黃芪60g,以推動血液循環(huán)。
(2)兼有熾熱傷陰者,加生地黃30g,玄參20g,麥冬30g,養(yǎng)陰止渴生津,潤腸通便。
(3)有胸肋脹運脾,解痙止痛。
方中大黃下泄,號稱大將軍,芒硝蕩熱去實,甘草和胃緩中,桃仁潤燥而緩肝;桂枝調營解表,直達血瘀之所。芒硝性寒,味苦、咸;歸胃、大腸經。有瀉下,軟堅、清熱之功效;能瀉熱通便,潤燥軟堅。常與大黃相須為用,以增強瀉下熱結的作用。用于治療實熱積滯,大便燥結有顯著療效。因此,桃仁承氣湯是瀉下潤燥法治療消渴病的代表方劑。
現(xiàn)代中藥藥理學研究證實,大黃有以下藥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大黃多糖100~200mg/kg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用藥后7小時降血糖作用最明顯,與對照組相比,血糖分別降低58%和53%,表明大黃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
(2)大黃能降低胰島素的抵抗性,增強胰島素與細胞受體的結合力,從而發(fā)送糖代謝,治療糖尿病。
(3)大黃對胰腺細胞具有直接的保護作用,可使病理狀態(tài)下的胰腺細胞結構及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處恢復正常。
(4)大黃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胰腺血液供應。
(5)電鏡觀察發(fā)現(xiàn),經大黃治療后,可使胰腺體充盈,無纖維化,細胞核恢復正常,線粒體及內外膜清晰可見。
(6)動物模型的胰腺細胞內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的反應減弱,大黃能使其恢復正常。
(7)大黃抑制腎小球系膜的生長,并可有效地降低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增殖,降低其細胞代謝,增加腎血流量與腎小球濾過率,故對腎衰竭有防治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