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涕為笑”的“涕”是“鼻涕”嗎
不是?!疤椤保玖x為哭泣。如《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保ㄩL長地嘆息并擦拭眼淚,哀嘆人生有這么多的艱難。)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贝硕械摹疤椤本玫氖潜玖x——眼淚。如用為動詞,“涕”則指流淚。如《史記·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zhǐ)之聲,士皆垂淚涕泣?!保ǜ邼u離擊筑,荊軻和著擊筑聲高歌,由于擊筑聲,歌聲為適宜于悲歌的變徵之聲,送行的人都垂泣流淚。)此處的“涕”即是動詞?!捌铺闉樾Α钡摹疤椤敝傅氖茄蹨I,意思是一下子停止了流淚,轉(zhuǎn)為笑容,即轉(zhuǎn)悲為喜。如晉·劉琨《答盧諶(chén)書》:“時復(fù)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為笑。”(這時又對坐互相舉杯,轉(zhuǎn)悲為喜。)豐子愷《夢痕》:“正在危急存亡的時候,他伸起手來收拾了這條蜈蚣,忽然破涕為笑,一縷煙逃走了。”此二例中的“破涕為笑”即是。
由于痛哭時常常是鼻涕眼淚交加,后來“涕”又引申為鼻涕,而把古代指鼻涕的“泗”給代替了。如“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和“涕淚交流”中的“涕”均指鼻涕。不過在書面語言中,“涕”仍常表示眼淚。如“感激涕零”“涕泗交流”中的“涕”即是。只是“涕”與“唾”搭配時“涕”指“鼻涕”。如劉峻《廣絕交論》中的“涕唾流沫”,韓愈《上留守鄭相公啟》中的“不啻如棄涕唾,無一分顧藉心”,此二例中的“涕”均指鼻涕,后例中的“涕唾”還比喻卑賤之物。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