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陽明胃經(jīng)常用腧穴
1.承泣Chéngqì(圖4-5)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當(dāng)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主治] 目赤腫痛,流淚,夜盲,眼瞼抽動,口眼歪斜。
[配伍] 配太陽治目赤腫痛;配陽白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以左手拇指向上輕推眼球,緊靠眶緣緩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腫。此穴禁止自行嘗試,須找針灸師治療。
圖4-5 迎香、承泣、四白、巨、地倉定位示意圖
2.四白Sìbái(圖4-5)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當(dāng)眶下孔凹陷處。
[主治] 目赤痛癢,目翳,眼瞼抽動,口眼歪斜,頭痛眩暈。
[配伍] 配陽白,地倉,頰車,合谷治口眼歪斜;配攢竹治眼瞼抽動。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
3.巨髎Jùliáo(圖4-5)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當(dāng)鼻唇溝外側(cè)。
[主治] 口眼歪斜,眼瞼抽動,鼻衄,牙痛,唇頰腫。
[配伍] 配合谷治牙痛;配地倉,頰車治口歪。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4.地倉Dìcāng(圖4-5)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側(cè),上直對瞳孔。
[主治] 口歪,流涎,眼瞼目閏動。
[配伍] 配頰車、合谷治口歪、流涎。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5.頰車Jiáchē(圖4-6)
[定位] 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中指),當(dāng)咀嚼時(shí)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主治] 口歪,牙痛,頰腫,口噤不語。
[配伍] 配地倉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6.下關(guān)Xiàguān(圖4-6)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當(dāng)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主治] 耳聾,耳鳴,牙痛,口噤,口眼歪斜。
[配伍] 配翳風(fēng)治耳疾。
[刺灸法] 直刺0.5~1寸。
7.頭維Tóuwéi
[定位] 在頭側(cè)部,當(dāng)額角發(fā)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
圖4-6 頰車、下關(guān)定位示意圖
[主治] 頭痛,目眩,牙痛,流淚,眼瞼目閏動。
[配伍] 配合谷治頭痛;配太沖治目眩。
[刺灸法] 平刺0.5~1寸。
8.缺盆Qūepén
[定位] 在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 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缺盆中痛,瘰疬。
[配伍] 配肺俞治咳嗽。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9.梁門Liángmén
[定位] 在上腹部,當(dāng)臍中上4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 胃痛,嘔吐,食欲缺乏,腹脹,泄瀉。
[配伍] 配梁丘、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10.天樞Tiānshū
[定位] 在腹中部,平臍中,距臍中2寸。
[主治] 腹脹腸鳴,繞臍痛,便秘,泄瀉,痢疾,月經(jīng)不調(diào)。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脹腸鳴;配氣海治繞臍痛;配上巨虛、下巨虛治便秘、泄瀉。
[刺灸法] 直刺1~1.5寸。
11.髀關(guān)Bìguān(圖4-7)
[定位] 在大腿前面,當(dāng)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cè)端的連線上,屈髖時(shí),平會陰,居縫匠肌外側(cè)凹陷處。
[主治] 腰痛膝冷,痿痹,腹痛。
[配伍] 配伏兔治痿痹。
[刺灸法] 直刺1~2寸。
12.伏兔Fútù(圖4-7)
[定位] 在大腿前面,當(dāng)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cè)端的連線上,髕底上6寸。
[主治] 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氣,腳氣。
[配伍] 配髀關(guān)、陽陵泉治下肢痿痹。
圖4-7 髀關(guān)、伏兔、梁丘定位示意圖
[刺灸法] 直刺1~2寸。
13.梁丘Liangqiu(圖4-7)
[定位] 屈膝,大腿前面,當(dāng)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cè)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
[主治] 膝腫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癰,血尿。
[配伍] 配足三里、中脘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1~1.2寸。
14.犢鼻Dúbí(圖4-8)
[定位] 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cè)凹陷中。
[主治] 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腳氣。
[配伍] 配陽陵泉、足三里治膝痛。
圖4-8 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定位示意圖
[刺灸法] 向后內(nèi)斜刺0.5~1寸。
15.足三里Zúsānlǐ(圖4-8)
[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cè),當(dāng)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主治] 胃痛,嘔吐,噎膈,腹脹,泄瀉,痢疾,便秘,乳癰,腸癰,下肢痹痛,水腫,癲狂,腳氣,虛勞羸瘦。
[配伍] 配中脘、梁丘治胃痛;配內(nèi)關(guān)治嘔吐;配氣海治腹脹;配膻中、乳根治乳痛;配陽陵泉、懸鐘治下肢痹痛;常灸足三里可養(yǎng)志保健。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注] 本穴有強(qiáng)壯作用,為保健要穴。
16.上巨虛Shngjùxū(圖4-8)
[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cè),當(dāng)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主治] 腸鳴,腹痛,泄瀉,便秘,腸癰,下肢痿痹,腳氣。
[配伍] 配足三里、氣海治便秘、泄瀉。
[刺灸法] 直刺1~2寸。
17.條口Tiokǒu(圖4-8)
[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cè),當(dāng)犢鼻下8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主治] 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轉(zhuǎn)筋,跗腫,肩臂痛。
[配伍] 配肩髃、肩髎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1~1.5寸。
18.下巨虛Xiàjùxū(圖4-8)
[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cè),當(dāng)犢鼻下9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主治] 小腹痛,泄瀉,痢疾,乳癰,下肢痿痹。
[配伍] 配天樞、氣海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1~1.5寸。
19.豐隆Fēnglóng(圖4-8)
[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cè),當(dāng)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主治] 頭痛,眩暈,痰多咳嗽,嘔吐,便秘,水腫,癲狂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風(fēng)池治眩暈;配膻中、肺俞治痰多咳嗽。
[刺灸法] 直刺1~1.5寸。
20.內(nèi)庭Nèitíng(圖4-9)
圖4-9 內(nèi)庭、厲兌定位示意圖
[定位] 在足背當(dāng)?shù)?、3跖骨結(jié)合部前方凹陷處。
[主治] 牙痛,咽喉腫痛,口歪,鼻衄,胃痛吐酸,腹脹,泄瀉,痢疾,便秘,熱病,足背腫痛。
[配伍] 配合谷治齒痛;配地倉、頰車治口歪。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21.厲兌Lìduì(圖4-9)
[定位] 在足第2趾末節(jié)外側(cè),距趾甲角0.1寸。
[主治] 鼻衄,牙痛,咽喉腫痛,腹脹,熱病,多夢,癲狂。
[配伍] 配內(nèi)關(guān)、神門治多夢。
[刺灸法] 淺刺0.1寸。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