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伍] 配神門、魚際治嘔血;配內(nèi)關、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陰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澤、曲池治肘臂攣急、肩臂痛。[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嘔吐,呃逆,失眠,癲狂,疒間病,郁證,眩暈,卒中,偏癱,哮喘,偏頭痛,熱病,產(chǎn)后血暈,肘臂攣痛。[配伍] 配公孫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滿肢腫;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嘔吐、呃逆;配外關、曲池治上肢不遂、手震顫。配患側懸厘治偏頭痛;配建里除胸悶。
1.曲澤Qūzé(圖4-22)
[定位] 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主治] 心痛,善驚,心悸,胃痛,嘔吐,轉筋,熱病,煩躁,肘臂痛,上肢顫動,咳嗽。
[配伍] 配神門、魚際治嘔血;配內(nèi)關、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陰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澤、曲池治肘臂攣急、肩臂痛。
圖4-22 曲澤、間使、內(nèi)關定位示意圖
[刺灸法] 直刺0.8~1寸,或用三棱針刺血;可灸。
2.間使Jiānshǐ(圖4-22)
[定位] 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熱病,煩躁,瘧疾,癲狂,疒間病,腋腫,肘攣,臂痛。
[配伍] 配支溝治瘧疾;配尺澤治反胃、嘔吐、呃逆;配水溝、太沖治癔??;配腰奇治癲疒間。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3.內(nèi)關Nèiguān(圖4-22)
[定位] 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嘔吐,呃逆,失眠,癲狂,疒間病,郁證,眩暈,卒中,偏癱,哮喘,偏頭痛,熱病,產(chǎn)后血暈,肘臂攣痛。
[配伍] 配公孫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滿肢腫;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嘔吐、呃逆;配外關、曲池治上肢不遂、手震顫。配患側懸厘治偏頭痛;配建里除胸悶。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