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個大老板巡視他在印度開辦的工廠,看著看著,就瞧見一個員工正埋著頭賣力地干活。
他走過去拍拍員工的肩膀,鼓勵他道:“努力干吧!我以前也是和你一樣?!?/p>
員工抬起頭來,笑一笑,也伸手拍拍大老板的肩膀,說:“你也努力干吧!我以前也是和你現(xiàn)在一樣?!?/p>
在上面這個例子中,員工所用的就是故作呆板幽默術。所謂故作呆板幽默術,就是指在辦事認真過了頭,應該予以變通的地方卻仍然拘泥不化,呆板地面對所遇到的問題,讓人感覺荒謬可笑,這會產生另外一種幽默效果。這種幽默術的關鍵就在于固執(zhí)呆板的語言表達和現(xiàn)實的真實性能夠形成一種強烈反差,而這種反差恰恰就給言語以及自身的行為注入了幽默元素。
在一個博物展覽館中,一位頗有經驗的講解員正在給觀眾們講解眼前的化石。
“親愛的女士們、先生們,請大家仔細觀看這塊1500012年前的恐龍化石!就是你們面前的這塊?!?/p>
“是嗎?請問講解員先生,您如何得知這么確切的年代呢?連這12年的零頭都未曾忽略!而據(jù)我目前所掌握的信息,科學家們鑒定的結果遠遠沒有達到如此精確的程度!”
“這是因為我是在12年前受聘到這兒當解說員的。當時館長就告訴我,這是一塊150萬年前的恐龍化石,我并沒有記錯?!?/p>
顯然,館長跟他說的150萬年的這個數(shù)字只是一個概數(shù),這位風趣的講解員卻故意機械呆板地把這個數(shù)字理解成為一個確數(shù),之后,他又刻意加上了自己曾在這里工作過12年的時間,這其中帶有一定的荒謬色彩,讓人感覺非常幽默,禁不住要開懷一笑。
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位作家是如何故作呆板表達謙虛之情的。
有位頗富幽默感的作家在一次為他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大膽地承認:“這30年來所給我的最大體驗,就是對我自己的清醒的認知——我自己并沒有任何寫作方面的天分。然而,現(xiàn)在說這些為時已晚?!彼H有些無可奈何,略加停頓后,又接著說下去了:“但是我不能夠放棄寫作,因為寫作給我?guī)砹嗣麣猓椰F(xiàn)在太有名氣了!所以更不能放棄?!?/p>
如果說上面的這位作家直接表達謙虛,說我寫的文章如何不好,也沒有什么寫作天分,聽眾很可能會覺得他說的都是一些空話套話,認為他十分做作。他正是運用這種故作呆板的技巧,幽默地進行了闡述,效果反倒出人意料。
由于年齡小,知識掌握得還不夠,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有時候會呆板地看待周圍的一些問題。
有位老師在課堂上給小學生們這樣講課:“我們國家的人口形勢十分嚴峻。據(jù)國家有關部門最新統(tǒng)計,現(xiàn)在我國的人口已經達到了12億?!边@時下面有一個學生舉手回答說:“老師,你說得不對,最新的人口統(tǒng)計應該是12億加1才對。因為我鄰居家的一位阿姨昨天剛生了一個小寶寶?!?/p>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小學生的幽默很有可能是無意而為之的,這是由于小學生很可能還不理解概數(shù)與確數(shù)之間的區(qū)別,因此這種無意而為的幽默就不能稱之為故作呆板的幽默。故作呆板并非真的呆板,故作呆板的幽默術事實上是一種聰明人對智慧的運用方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