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老年人的活動鍛煉

        老年人的活動鍛煉

        時間:2023-04-19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為老年人選擇適宜的活動方式,協助老年人安全、自主地活動鍛煉,是日常生活護理的一項重要工作。老年人進行適宜的活動鍛煉對機體各個系統的功能均有促進作用,有利于改善智能和體能,預防身體產生疾病,并且對多種慢性病有輔助治療作用。老年人的運動處方是護理人員指導老年人有目的、有計劃和科學地進行運動鍛煉的一種方法。

        老年人通過活動與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接觸,增進老年人與群體之間的互動,從而增加老年人生活情趣、提高自我滿意程度和生活質量,因此,評估老年人活動能力、選擇適合老年人的活動方式、協助老年人活動是日常生活護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老年人的活動種類和強度

        1.老年人活動的種類 老年人的活動種類有4種:日常生活活動、職業(yè)活動、娛樂活動、運動鍛煉。其中日常生活活動是最基本的活動,如洗衣服、沐浴、打掃房間、栽花、養(yǎng)鳥等;職業(yè)活動是屬于發(fā)揮余熱,實現自身價值的有益活動;娛樂活動可使人快樂、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如琴棋書畫、唱歌跳舞等;運動鍛煉是指體育運動,如步行、體操、跳舞、太極拳等。各種活動鍛煉既可以促進老年人各系統功能,又可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

        2.老年人的活動強度 反映老年人機體活動強度的指標為活動時的最高心率。通過監(jiān)測心率情況來控制活動量,即活動后適宜心率(/min)=170-年齡;身體健壯者可用活動后最宜心率(/min)=180-年齡。此外,老年人的活動強度還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態(tài)及活動能力來選擇。不同年齡老年人活動后的心率見表4-1。

        表4-1 不同年齡老年人活動強度

        (二)老年人活動鍛煉的意義

        為老年人選擇適宜的活動方式,協助老年人安全、自主地活動鍛煉,是日常生活護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其意義有以下幾點。

        1.促使神經系統興奮 活動使身體肌肉活動,可刺激神經系統調節(jié)大腦皮質的興奮性,并增加神經細胞的供氧量,有助于休息、睡眠和解除大腦疲勞。

        2.增加血液循環(huán) 活動鍛煉可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心排血量增加,改善心肌缺氧狀況。同時促進脂肪代謝,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預防和延緩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3.提高肺活量 活動可提高胸廓活動度,改善肺功能,改善機體組織、器官供氧量。

        4.增強消化代謝功能 活動可促進胃腸蠕動,消化液分泌增加,有利于消化和吸收,預防便秘;促進新陳代謝,防治糖尿病;改善肝、腎功能。

        5.提高肌耐力與骨密度 活動使老年人肌肉運動耐力和靈活性增加、骨質密度增厚,防止骨質疏松,改善關節(jié)靈活性,預防老年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

        6.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活動還可提高老年人生活熱情、保持好的心情、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身體抵抗能力,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重點提示

        老年人進行適宜的活動鍛煉對機體各個系統的功能均有促進作用,有利于改善智能和體能,預防身體產生疾病,并且對多種慢性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三)老年人的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是醫(yī)護工作者對從事體育鍛煉者或病人,依據身體健康狀況,用處方的形式規(guī)定其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頻率和運動時間,并提出運動中的注意事項。老年人的運動處方是護理人員指導老年人有目的、有計劃和科學地進行運動鍛煉的一種方法。運動處方的制定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運動種類 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游泳、跳舞、太極拳、氣功及上下樓梯等。

        2.運動強度 老年人運動強度為最大耗氧量的60%~80%。最大心肌耗氧量≈動脈收縮壓×心率。若運動強度過小,達不到鍛煉效果;運動強度過大會發(fā)生機體損傷。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在評估老年人運動能力的基礎上,逐漸增加運動強度,為老年人選擇適宜的運動強度。各種活動鍛煉以肌肉不痛、人不感到疲勞為宜。

        3.運動時間及頻率 老年人應堅持每天鍛煉1~2次,每周3~4d,每日運動總時間不超過2h,每次持續(xù)20~30min為宜。每天最佳運動時間為9:00-11:00和15:00-17:00。老年人運動應避免時間太長、運動過頻,以免太勞累;要注意避免早晨鍛煉,早晨空氣寒冷,易誘發(fā)呼吸系統和循環(huán)系統疾病。

        4.自我運動監(jiān)護 監(jiān)測運動后心率是自我運動監(jiān)護最簡易的辦法。運動后最適宜心率(/min)=170-年齡(見表4-1)。正確運動時心率計算是運動后10s內即刻心率乘以6,而不是測量1min,否則會影響結果。運動后心率監(jiān)測與自我感覺相結合進行綜合判斷,才是科學的自我運動監(jiān)護方法(詳見表4-2)。

        (四)老年人運動的注意事項

        1.安全第一 老年人因體力和協調功能衰退,視、聽功能減弱,對外界的適應能力降低,易發(fā)生意外,故參與活動時首先要考慮安全。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場地條件來選擇適當的活動項目。避免危險性活動項目,活動強度不宜太大,動作要簡單、舒緩。運動前、后均需5~10min的熱身和整理活動,防止發(fā)生心血管系統和骨關節(jié)損傷。

        2.循序漸進 機體對活動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因此,老年人活動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科學鍛煉。動作由簡單到復雜、活動量由小到大,由慢到快,活動時間應逐漸延長;注意老年人進行新的活動內容時,應評估老年人對此項活動的耐受能力。

        表4-2 運動自我監(jiān)護

        3.持之以恒 老年人運動鍛煉需要做到持之以恒,才能達到增強體質、防治疾病的目的。

        4.場地合適 老年人運動盡可能選擇空氣新鮮、寬敞、安靜清幽的庭院、操場、公園、海濱、樹林、療養(yǎng)院等場所進行鍛煉。

        5.運動禁忌 發(fā)熱、感冒、自覺疲勞、失眠、頭暈、疾病急性期等身體不適情況下應停止運動鍛煉。空腹或飯后不宜立即活動,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6.注意氣候 老年人對氣候的適應調節(jié)能力較差,夏季防中暑,冬季防跌倒和受涼。

        重點提示

        老年人活動以安全第一、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適度和加強自我監(jiān)護為原則。

        (五)患病老年人的活動指導

        老年人常因疾病而導致活動障礙,尤其是臥床不起的老年人,若長期不活動易導致失用性萎縮等并發(fā)癥,因此,應幫助各種患病老年人進行活動,以維持和增強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生存質量。

        1.癱瘓老年人的活動指導 癱瘓老年人應借助助行器、多腳手杖等輔助器具進行訓練。以先易后難、先大關節(jié)后小關節(jié)、先粗略活動后精細活動、先被動運動后主動運動為原則,預防老年人墜床和跌倒。

        2.癡呆老年人的活動指導 指導癡呆老年人進行簡單的勞動,鼓勵其參加社交活動,協助日常生活的自理與肢體的被動運動,可延緩病情的發(fā)展。

        3.為治療而采取制動狀態(tài)老年人的活動指導 制動狀態(tài)很容易導致老年人肌肉萎縮等并發(fā)癥,因此,在不影響治療的同時,盡可能讓病人做肢體的被動運動或按摩等。

        4.無力、不愿甚至害怕活動的老年人活動指導 對這類老年人進行運動教育,說明活動的重要性,讓其理解“生命在于運動”的真理,鼓勵參與活動計劃的制訂,協助此類老年人達到自我照顧的目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