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性高血壓
張某 女 54歲 病歷號 50、25、219
平時喜進膏脂,體態(tài)素豐。年及五旬時,經(jīng)水閉止,逐漸發(fā)現(xiàn)頭暈,耳鳴,心跳,氣促。經(jīng)醫(yī)院檢查血壓為(180~210)/(100~120)毫米汞柱。3年來屢經(jīng)治療,時輕時重,血壓迄未降至正常。近數(shù)月來,除上述癥狀外,又添鼻衄,有時周身竄痛,胸間堵悶,性情急躁,飲食減退,大便干結(jié),數(shù)日一行。
舌苔黃垢,脈象寸關弦數(shù)有力。
【辨證立法】
喜食膏脂,體質(zhì)豐滿,腑實生熱,熱甚生火,迫血上行,遂有頭暈耳鳴諸癥。上焦郁熱甚久,邪尋出路,致生鼻衄。肝熱氣實,急躁,胸悶,又以更年期之后,益使癥狀明顯。脈象弦數(shù),舌苔黃垢,均屬腑實火盛之象。理應苦寒折逆,清火瀉實之法。
【處方】
二診:前方連服3劑,大便已通暢,鼻衄未發(fā),頭暈、胸悶均已減輕,耳鳴、心跳仍存。血壓180/110毫米汞柱,仍用前法略作調(diào)整。
【處方】
三診:前方連服7劑,鼻衄未發(fā),頭暈、耳鳴均甚見輕,食欲漸開,胸間不悶,大便亦不干結(jié)。血壓150/100毫米汞柱?;颊呒磳⒎掂l(xiāng)要求常服方。
【處方】
前方去白薇、白蒺藜、厚樸花、佛手花,加蟬蛻5克,石菖蒲5克。
【解讀】
本案為實性高血壓,喜食厚味,體肥少動。積熱生火,火熱迫血上行,郁結(jié)不下,血壓迄未下降,腑實便結(jié),必用苦寒挫其騰焰。初診用三黃石膏湯,有釜底抽薪之意。一俟腑氣已通,火勢稍減,無須累進酒大黃、石膏之類,況年已五旬有四,更年期后,本元漸衰,瀉實過甚,反傷元氣,用藥宜適當,不應過分。二診既然大便通暢,血壓亦有下降之勢,以用靜通之法為宜?;颊呗镁硬槐?,病情好轉(zhuǎn),即欲返鄉(xiāng),處以常服方以鞏固療效。
條黃芩——川黃連(黃芩、黃連)(見第12頁)
白蒺藜——白薇(見第48頁)
鮮生地——大生地
鮮生地含水分較多,清熱瀉火,生津涼血力強;大生地含水分較少,滋陰養(yǎng)血功最。二藥伍用,其功益彰,養(yǎng)陰清熱、涼血退熱、生津止渴的力量增強。蓋血熱者宜涼不宜熱,熱則氣血苑于上,是以血壓升高,施師用鮮生地、大生地者,意即涼血而降壓也。
厚樸花——玳玳花(見第21頁)
旋覆花——代赭石(見第39頁)
厚樸花——佛手花
厚樸花氣味辛香,健脾和胃,化濕解郁,降逆理氣;佛手花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花蕾。體輕質(zhì)脆,香氣濃郁,味微苦。芳香化濁,醒脾開胃,平肝理氣。二藥伍用,化濁去濕,暢利三焦之力益彰。
白蒺藜——沙苑子(沙蒺藜)(見第47頁)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