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與枇杷
朱彝尊(1629—1709),清初著名學(xué)者和詩人。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醧舫,行十,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fēng)亭長。先世江蘇吳江人,明景泰四年遷于浙江嘉興府秀水縣,遂為秀水人。清順治六年,彝尊挈家移居嘉興梅會里(今浙江嘉興市王店鎮(zhèn))。
朱彝尊不僅學(xué)識淵博,而且儒雅風(fēng)流,詼諧滑稽。他曾經(jīng)和一位道士交游密切,道士觀中有兩株枇杷樹,遠近聞名。每當枇杷成熟,道士總忘不了請彝尊去品嘗。這枇杷味道鮮美,品質(zhì)絕佳,而且無核。朱彝尊對它懷著濃厚的興趣。有一天,彝尊問道士:“這枇杷是什么品種,居然這么好?”道士機警地回答:“這是仙種?!闭f完就不再開口了。
朱彝尊知道道士最愛吃蒸豬蹄膀,一天,特意請道士來家吃蒸蹄膀。道士來到朱家,只見一個仆人提了一只豬腿從身邊走過。誰知,過了一會兒熱騰騰的蒸蹄膀就上桌了。吃起來又爛又酥,肥而不膩,鮮美可口。這樣短的時間便能蒸爛豬蹄膀,確實是門學(xué)問。道士感到詫異,于是便向彝尊請教妙法。
彝尊說:“這也不難,就用你的無核枇杷種和我做交換吧!”道士說:“要種出無核枇杷說來非常簡單,只要在枇杷開花的時候,把花中間的一根花蕊拔去就成了?!?/p>
彝尊回答說:“我的蒸蹄法更簡單,現(xiàn)在吃的這只是昨天晚上蒸好的,剛買來的豬蹄膀還沒下鍋呢!”
枇杷,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實,全國各地均產(chǎn)。枇杷的葉子很像古代樂器的琵琶,由此諧音而得枇杷之名?!侗静菅芰x》言“枇杷葉……以其形如琵琶,故名之”。枇杷味甘、酸,性涼,入脾、肺、肝經(jīng),有潤肺止咳、和胃降逆之功,適用于肺痿咳嗽、暑熱聲嘶、嘔吐呃逆等?!妒辰?jīng)》言其“下氣,止噦嘔逆”?!度杖A子本草》言其“治肺氣,潤五臟,下氣,止嘔逆”?!兜崮媳静荨费云洹爸畏勿舭A傷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兒驚風(fēng)發(fā)熱”。此外,枇杷的根、葉、花以及樹之嫩皮均可入藥,枇杷葉尤為常用中藥。目前市場應(yīng)用的枇杷制劑,都是以枇杷葉或枇杷肉為主制成的,常用的有枇杷膏:由枇杷葉加川貝母、沙參和蜜制成,有潤肺止咳作用。枇杷露:用枇杷葉蒸餾制成,用于肺熱咳嗽,痰多嘔逆。枇杷顆粒:由枇杷葉、川貝母等加工制成,用于傷風(fēng)咳嗽和急慢性支氣管炎。雪梨枇杷膏:由鮮雪梨、枇杷等組成,有清咽作用,適用于咽部不適者。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