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修養(yǎng),是指編輯工作者在理論、知識、藝術、思想、技術等方面的基礎條件和必需的能力,是經過認真學習、實踐鍛煉和長期培養(yǎng)所達到的一定水平,包括理論修養(yǎng)、專業(yè)和知識修養(yǎng)、語言文字修養(yǎng),等等。
修養(yǎng),是一種經過長期磨煉,融知識、學識、思想、境界、經驗于一爐的潛素質。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出神入化”,看似信手勾抹刪改,實則都是生花之筆。編輯的修養(yǎng)功夫,需要刻意追求,編輯應當在這種修養(yǎng)的磨煉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編輯水平,以達到更高的境界。編輯的光榮使命要求編輯不但能熟練地、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具體的編輯工作,而且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作為一個編輯,不能單純地著眼于提高業(yè)務技能和完成一些具體的編輯工作任務,還要重視和考慮對社會應盡的職責,不能單純重視和滿足于基本功鍛煉,而要在思想上、知識上和業(yè)務能力上進行全面的素質修養(yǎng),爭取做一個具有較高水平、較深造詣,對社會做出較大貢獻、有較大影響、深受讀者信任的著名編輯,成為真正的社會活動家、宣傳教育家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本文試圖從這幾個方面,談談筆者對編輯修養(yǎng)的一孔之見。
一是理論修養(yǎng)。首先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修養(yǎng)。報紙是黨、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喉舌,是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宣傳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改革和建設的新聞紙。新聞編輯沒有一定的馬列主義政治修養(yǎng),就不可能宣傳好馬列主義政治,就不可能準確地掌握黨的方針、政策。因此,新聞編輯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認真地讀幾本馬列主義的書,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要有較深刻的理解,要能夠從理論上解釋我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問題。其次是對黨的政策學習的修養(yǎng)。報紙宣傳首要的是指導性即政策性,就是報紙上的稿件要體現(xiàn)黨的政策。因此,報紙的編輯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不但要了解,還要掌握反映這些方針、政策的典型,又要掌握在貫徹執(zhí)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同時,也要學習掌握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各項具體政策,這樣才能在編輯工作中體現(xiàn)出來,黨和國家的政策的落實才能在報紙上反映出來,這就要求編輯要進行調查研究,抓住問題。編輯的政策水平提高了,報紙宣傳政策的水平也就自然提高了。
二是政治修養(yǎng)。先讓我們看幾則發(fā)生在我們新聞界的新聞:
一幅漫畫,編輯和編輯部主任被撤職,總編被處分
2004年11月,新疆某市黨委機關報在四版發(fā)了一幅漫畫,題目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漫畫發(fā)表后,一連幾天數(shù)百名回族等少數(shù)民族群眾沖擊報社和市委、市政府,說黨和政府歧視少數(shù)民族,鬧得很兇。為什么這些少數(shù)民族群眾會這樣呢?原因是伊斯蘭教宗教節(jié)日庫爾班節(jié)就要到了。庫爾班節(jié)又叫宰牲節(jié)、古爾邦節(jié)、爾德節(jié)等,是我國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等少數(shù)民族共同的節(jié)日。本來回民就忌諱豬,在報上發(fā)這幅漫畫已經不對了,而你在節(jié)日前發(fā)這幅漫畫不就更不合時宜嗎?所以該報責任編輯和編輯部主任被撤職,總編被處分。
天津某報總編和值班副總編因一幅照片刊發(fā)位置不當被撤職
2002年11月14日,黨的十六大閉幕,胡錦濤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當選為中央軍委主席。當晚新華社電傳稿發(fā)過來。值班副總編覺得雖然胡錦濤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當選為中央軍委主席,但實際上還是江澤民說了算,是一號人物,于是把自己的想法電話告訴了總編輯,總編輯也就同了意。于是把江澤民的照片放在了首位,把胡錦濤照片放在了江的后面。第二天一大早,這張報紙就被香港一家報社的記者看見了,據此馬上寫了一篇“中共十六大閉幕,選出新一屆領導人,江澤民仍在垂簾聽政”的文章傳給本報。香港這家報馬上發(fā)表了這篇文章,中宣部得知后很是惱火,責成天津市委對天津某報總編和值班副總編進行了處理。
《愛國家不等于愛朝廷》編輯被撤職
2010年4月11日,《南方都市報》發(fā)表了署名洪振快的《愛國家不等于愛朝廷》的文章,4月17日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做出批示,《南方都市報》歷史評論版編輯朱蒂因編發(fā)該歷史評論《愛國家不等于愛朝廷》而被停職。
再讓我們看這樣一篇人物通訊,你看他有什么錯誤?
一個山區(qū)農民黨員的情懷(節(jié)選)
陶春紅常說“共產黨員要愛崗敬業(yè),勤奮學習,開拓進取,埋頭苦干,為周圍的群眾做出表率,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流的工作業(yè)績?!彼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1998年,參加了市遠程教育站點管理員培訓班后,陶春紅通過刻苦練習,率先掌握了設備操作和維護技術,還學到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拔乙欢ㄒ屨军c成為群眾致富得實惠的孵化基地?!彼窦幼懔笋R力,日夜工作在遠程教育的站點上。她組織設計、制作了遠程教育站點廣告牌、宣傳欄、節(jié)目宣傳單,挨家挨戶到村民家中宣傳遠教站點的節(jié)目內容和實用意義,爭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一個、兩個、三個……在她的宣傳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村民走進了柳陽村遠程教育站點。
在村站點蓬勃發(fā)展的日子里,陶春紅默默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1999年10月,她大兒子外出打工時受傷讓她去,她因工作忙沒有去;2002年6月,她女兒上大學,初要走出大山,她本應送女兒去上大學,但她又忙于工作沒有去。2006年冬,他小兒子在放學路上摔傷了腿住進醫(yī)院,看著帥氣高大、體育專長優(yōu)異的兒子躺在床上,陶春紅的心像撕裂了般的痛苦。經過她的悉心照料和調理,兒子病情趨于穩(wěn)定。就在兒子還沒有傷愈出院之時,柳陽村被定為市遠程教育站點建管學用現(xiàn)場會的示范站點。強烈的責任心使她放心不下她創(chuàng)建起來的遠教站點,她毅然回到工作崗位。遠程教育現(xiàn)場會圓滿成功,村遠程教育站點也得到了全市各級領導和兄弟城區(qū)的高度評價。這里凝聚了陶春紅多少心血和付出?包含了她多少艱辛和淚水?
2008年8月初,村里幾名村民準備外出就業(yè),急需掌握一些就業(yè)知識、市場知識。陶春紅知道后,主動為他們服務,查找相關知識進行培訓。8月4號晚,村民學習結束后,陶春紅完成設備維護已經十一點多了。在回家的路上,不慎被車撞傷,導致腿部骨折。躺在醫(yī)院病床上、腿上打著石膏的陶春紅,仍然一心牽掛著遠程教育工作,經常電話聯(lián)系臨時接替的電教管理員了解情況。不過,她仍然擔心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到位,就會影響教學的質量,就會削弱站點在群眾中的影響。傷勢稍有好轉,她就拄著拐杖上班,立刻為黨員、群眾組織學習活動。
正是由于陶春紅無私忘我、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作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工作態(tài)度,吸引了全村黨員群眾積極參與遠教站點的學習活動。村里先后涌現(xiàn)出了養(yǎng)殖模范鄒春容等5個致富典型。
初看這篇通訊,你一定會被主人翁的動人事跡所感動,但你只要了解黨的政策,你就會發(fā)現(xiàn)該主人翁明顯地違反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這樣的人是不宜宣傳的。
因對黨的方針和政策的不理解而出現(xiàn)的政治性差錯還很多,比如:有的報紙借反思改革否定改革,認為改革改錯了;有的報紙在臺灣地區(qū)選舉結果出來以后,在頭版進行詳細報道,還刊登參選人照片。有時,則是一些關鍵詞句處理不好,造成政治性差錯。比如,將“中國”與“臺港澳”并列、將一些國家與臺港澳并稱“等國”、將“朝鮮”寫作“北朝鮮”等。有的在稿件中使用性別和民族歧視語言等,新疆某報刊發(fā)漫畫就是典型一例。
黨報新聞工作是黨的整個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黨的工作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聞工作也是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的喉舌。輿論導向如何,對事業(yè)興衰成敗、社會進步安寧、國家穩(wěn)定發(fā)展,都具有深遠影響。新聞輿論導向是否正確,取決于編輯自身的黨性原則的強弱和思想政治素質的高低。因此,把加強編輯的政治修養(yǎng)必須擺在重要地位。在充分領會黨中央的精神前提下,發(fā)揮黨報宣傳的正面引導的積極作用,引領社會思潮的積極向上。
加強編輯的政治修養(yǎng),就應該牢固樹立“黨報黨辦”的思想,堅持黨報宣傳的黨性原則;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發(fā),把握好輿論宣傳的時機、分寸和節(jié)奏;對敏感問題的宣傳要慎之又慎;對政治性、政策性強的問題要沉著應對、正確引導;對突發(fā)性的熱點、重點問題要因勢利導,加強疏導;要加強輿論監(jiān)督,提高輿論引導水平;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體現(xiàn)黨的意志與反映人民心聲統(tǒng)一起來。黨報宣傳工作必須體現(xiàn)時代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講究宣傳藝術,提高引導水平。編輯必須始終加強自身的黨性原則,具有很強的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以及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要從思想上、政治上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講政治,講大局,杜絕在黨性原則、政治立場和輿論導向上出問題。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黨報編輯,必須具有清醒的政治頭腦,必須加強自身黨性原則和思想政治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養(yǎng),當好“黨的喉舌”,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
三是業(yè)務修養(yǎng)。編輯這個專業(yè),社會責任是很重的。作為報社編輯,要密切關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社會熱點,主撰或約來的各類稿件,既要有短平快的樣式,又要有深度報道的長文,而且各版要活潑多變、五味雜陳,還要懂得版心設計及插圖、攝影等創(chuàng)意,既要優(yōu)雅美觀,又不宜繁復奢華。
1.要有過硬的專業(yè)素質。即編輯工作所需的組稿、審稿、版式設計等技能。組稿,是每個編輯必備的業(yè)務能力,一個版面要發(fā)什么,不能靠自然來稿,要靠我們編輯自己去組織,去約稿;有稿時要想到沒稿時;一旦出現(xiàn)稿荒,你要向記者、通訊員去約稿,不能因你手頭沒稿就去找部主任,說我沒稿可編;要是這樣的話,那部主任這也沒稿,是不是應該向總編說“我們沒稿子”,咱們別出報了?我認為這是絕不可能做到的事。這就要求我們的編輯自己去組織,去約稿。
對于審稿、版式設計等業(yè)務知識的獲取,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報社主要靠傳統(tǒng)的“傳、幫、帶”模式,掌握這些技能,只能靠自學,邊干邊學。然而,處在科技發(fā)展飛躍時代的編輯,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編輯業(yè)務知識,還需不斷學習高科技的編輯工作技術,掌握用電腦進行編輯工作,以適應時代的要求。有的稿件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對電腦操作不熟悉造成的。編輯在輸入工作完成后沒有認真檢查稿件,導致出現(xiàn)多字、少字和別字。比如,將“十分引人注目”錯輸為“十分31人注目”,將“外甥”錯輸為“外生男”等。
2.要有全面的專業(yè)技能。目前,報紙上經常出現(xiàn)一些差錯,主要有以下幾種:
(1)稿件中的語言常出現(xiàn)生僻詞語,導致讀者對文中內容產生誤解。如:“練攤”“侃”“歇菜”等有俗話特點的語言,以及社會上俗傳的“老板”等一類稱呼。
(2)濫用高級形容詞和帶有較強感情色彩的詞匯,如“重要”“著名”“隆重”“熱烈”“親自”等。
(3)把同音字曲解成語。
(4)數(shù)量用語不完全。如“20萬元”“一億元”寫成“20萬”“一個億”。
(5)在使用數(shù)字時,把“500”“5000”寫成“5百”“5千”;萬以上單位中可用“百萬”“千萬”等漢字表示,但有的卻寫成阿拉伯數(shù)字;現(xiàn)在一般不使用“萬萬”的概念,而使用“億”,但有的卻把“5億”,寫成了“5萬萬”。
(6)有的還在使用已廢止的舊制單位,如“斤”“擔”“畝”。在表示時間時,把“時”寫成“點”,如“3時20分”寫成“3點20分”。貨幣單位中把“角”寫“毛”,如把“5角錢”寫成“5毛錢”。
(7)有的稿件中提到具體的人時,把姓和性別、姓和職務加在一起,如“一位姓姚的女士”“張經理”等形式來表示。某個人的名字在稿件中首次出現(xiàn)時,應寫明此人的具體身份、社會職務。
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就是編輯專業(yè)技能不全面造成的。
專業(yè)技能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書寫技能,即加工文稿的時候,在用字、寫字、書寫標點符號、書寫標題格式、書寫正文格式等各方面應掌握的技術;二是稿面勾改技術,即編輯稿件時,在使用筆墨、刪留文字、使用增刪符號和整潔有序地安排插圖等方面應掌握的技術;三是標準版式設計技術,即統(tǒng)一版式、規(guī)范各類標題字號標注、講究文字排版格式的技術,而現(xiàn)在我們有些編輯在編版時根本不畫版面,更談不上設計版式了;四是時間概念使用技術,使稿件中的時間概念具體、明確、一致;五是數(shù)字使用的技術,即如何做到數(shù)字概念明確、數(shù)字推算科學、數(shù)字前后一致、數(shù)字使用得體、數(shù)字用法統(tǒng)一的技術;六是名詞術語的使用技術,使名詞術語統(tǒng)一和完整,并忠于原稿的技術;七是度量衡單位的應用技術;八是文稿和圖片、文稿與其他有關文字交織為一體的技術。要熟練地掌握整套編輯業(yè)務及技術,是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編輯工作實踐并且不斷地總結發(fā)現(xiàn)。“十年磨一劍”,一方面說明磨劍的艱辛,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鍥而不舍”的韌勁兒,提高技術修養(yǎng)就是要有韌勁兒。
3.要有標準的文字功底。語言文字、標點符號的差錯,是稿件中最常見的差錯之一。常見的有九種情況:
(1)文字
①錯別字。一是錯用同音字,如“窩贓點”錯為“窩臟點”、“賬戶”錯為“帳戶”、“按部就班”錯為“按步就班”、“戴手銬”錯為“帶手銬”、“敞篷潑水車”錯為“敞蓬潑水車”、“破壞分子”錯為“破壞份子”;二是錯用形近字,如“王光亞”錯為“王興亞”、“日寇”錯為“日冠”、“瀕臨”錯為“頻臨”、“杯盤狼藉”錯為“杯盤狠藉”、“涉嫌”錯為“涉賺”;三是義近易訛。如“采—彩”、“度—渡”、“消—銷”;四是義連易訛,如本應寫作“科學”,錯成“科技”;五是義反易訛,如將“以上”錯成“以下”,“東郭先生”錯成“南郭先生”;六是錯分致誤,如排版時將“好”錯分為“女子”;七是錯合致誤。如將“人人”錯合為“從”;八是草字誤判致誤。
②脫漏字。多系寫作或錄排疏漏,或編校過程中誤刪。漏句、漏行也常出現(xiàn),電腦轉版制作時還會出現(xiàn)大面積文字丟失。
③衍字或多字。如“醫(yī)院為患者”錯為“醫(yī)院的在為患者”、“五人死亡”錯為“五人中死亡”、“但由于”錯為“但由于由于”。
④掉漏字?!案骷壖t十字會”錯為“各級紅十字”、“平方公里”錯為“平方里”、“有限公司”錯為“有限公”、“大部分人”錯為“大部人”。
⑤顛倒。如“敗壞了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錯為“壞敗了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薩巴阿農場”錯為“薩阿巴農場”。有時會出現(xiàn)字體倒置。
(2)詞語
①因誤解詞義而誤用詞語。如“品位與品味”“化妝與化裝”“必須與必需”“度過與渡過”“以至與以致”“圣地與勝地”“截止與截至”“合龍與合攏”“檢查與檢察”“學力與學歷”“反映與反應”“處治與處置”“爆發(fā)與暴發(fā)”等,極易混淆錯用。
還有的是不知其義而誤用,如“綠茵如毯”“這位莘莘(深深)學子”“電視劇收到萬人空巷的效果”等?!熬G茵”是形容綠草如毯子,“莘莘學子”是指“眾多(或廣大)學子”,“萬人空巷”是指人們紛紛走出家門。
②堆砌詞藻,造成語病。
③用詞褒貶不分。如“始作俑者”是貶義詞,不能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創(chuàng)新,“炙手可熱”形容依仗權勢作威作福,不能用來形容走紅、搶手。而“差強人意”是褒義詞。
④錯用成語。把“明日黃花”誤作“昨日黃花”、將“求全責備”拆作“不因求全而責備”、用“美輪美奐”(專用于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麗)來形容一切美的事物、用“七月流火”(描寫夏末秋初天象)來形容夏日熱浪、用“首當其沖”(處在沖要位置)用來比喻沖鋒在前等,都是誤用。
⑤不同術語混淆使用。如“電介質—電解質”“服法—伏法”“辯證—辨證”等。
⑥合適性。用詞要合適,注意搭配。比如,逝世、死亡、遇難、喪命、歸天都有確定的含義,用在不同場合、不同人的身上。
⑦慣用法。比如溫度的標示,一般用攝氏度作為單位?!皵z氏度”應連用,不能分寫。如:“8日的氣溫下降到零下3攝氏度”,不要使用“8日的氣溫下降到攝氏零下3度”。關于鐵路“上行”“下行”的規(guī)定,我國鐵路列車在干線上朝著首都方向行駛、在支線上朝著連接干線的車站行駛,叫做上行;反之叫做下行?!白蟀丁薄坝野丁钡谋硎觯灿兄v究。面向水的流向,左側江(河)岸為左岸、右側為右岸。這一術語現(xiàn)在被認為不利于普通讀者理解江(河)流的流向以及一些非東流江(河)流的方位。因此,在報道中應盡可能用東南西北的方位概念來描述,即“東岸”“西岸”“南岸”“北岸”。
⑧科技名詞誤用。如“樹脂”誤為“樹酯”、“聚酯”誤為“聚脂”、“脈搏”誤為“脈博”、“海綿”誤為“海棉”、“金剛石”誤為“金鋼石”、“麻風病”誤為“麻瘋病”、“水蒸氣”誤為“水蒸汽”等。
(3)詞法
①名詞、動詞、形容詞使用或搭配不當。比如,“這是對他極大的摧殘和恥辱”,“恥辱”在這里不搭配?!爸袊鴩顸h大陸參訪團祭奠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亦屬動賓格式搭配不當,正確表述應為“祭奠七十二烈士”或“祭掃七十二烈士墓”。
②指代不明。如:“張總經理和李總工程師正在討論一個技術項目,他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弊x者不能明白這個“他”指的是誰。
③副詞、介詞、連詞使用不當。
(4)句法
①搭配不當,如“沉思了少許”“減少東西部差距”“中學生是學習的重要階段”。
②成分多余或殘缺。如“勞模的事跡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已經四個多月過去了”“這是她的第一篇處女作”“讀了《傷仲永》,使我深受教育”“這種電視機外形美觀、畫面清晰、價格適中等優(yōu)點”。
③語序不當。如“大量紡出優(yōu)質高級紗”“從此發(fā)誓不吸煙”“王華從家里和姐姐趕到了現(xiàn)場”。
④句式雜糅。如,“這些蔬菜這么好,是由于老伯伯精心管理的結果?!?/p>
⑤不合事理。如,“蒼山洱海,風光綺麗,真是巧奪天工?!?/p>
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編輯的基本功之一。編輯修改出的成品稿件,要結構嚴謹、文理通順,富有表現(xiàn)力,這就要求編輯要精通新聞學理論,精通編輯學,有熟練駕馭各種新聞文體和語言文字的能力,才能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表達編輯部的編輯思想。這就要求編輯要學好語言文字,要掌握五千左右的常用字,掌握較常用的成語典故,要掌握漢語語法(包括古漢語),掌握修辭學和邏輯學,要不斷地研究不斷變化著的文學和語言文字,因而在運用中做到既準確規(guī)范,又要有新的發(fā)展,要通曉寫作概論,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記者能干的,編輯不僅要能干,而且要干好,不會采寫,編也是編不好的。
4.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編輯所具備的知識面,也是影響其工作能力的一個因素,這也是體現(xiàn)編輯“雜家”的一個方面。從這種意義上講,要求編輯成為具有廣博文化知識的“雜家”是很有必要的。
上述幾方面的編輯業(yè)務修養(yǎng),并未也不可能將方方面面都攬括無遺,只能撮要而言。作為基本功,這些業(yè)務修養(yǎng)的不斷加強,對編輯組稿、審稿、版式設計等的工作質量,都會起到強有力的促進和保障作用,并且對目前某些不注重基本功的從業(yè)人員的躁動心理,應該有些鎮(zhèn)靜作用。當然,面對不斷發(fā)展的新形勢、新變化,對編輯的業(yè)務修養(yǎng),僅局限在上述方面,已遠遠不夠。作為編輯,還應開闊眼界,繼續(xù)“充電”,使自身的業(yè)務修養(yǎng)不斷更新,更加全面,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四是信息修養(yǎng)。編輯應該是一個對政治、學術、藝術等情況非常了解或大體了解的人。所謂信息,是指了解中外的政治、經濟、學術、出版和各種專家、作者們的研究情況和科學發(fā)展情況。在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環(huán)境之中,新聞出版業(yè)面臨許多未曾遇到過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編輯在工作中要能夠面對新情況,處理新問題,解決新矛盾,就需要具有主動關注信息的自覺性,努力認識信息產生的規(guī)律,掌握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及時捕捉、掌握各種各樣、方方面面的信息,使編輯工作正確而高效。同時,由于報紙宣傳涉及面十分廣泛,國內、國際、天文、地理、政治、軍事、歷史、法律、經濟、文化藝術、教育、科技,從政治體制改革到經濟體制改革,工農商學兵政黨、各行各業(yè)無所不包。這就要求編輯有廣泛的信息,掌握各行各業(yè)的信息。
五是品德修養(yǎng)。編輯的品德修養(yǎng),決定著編輯的思想品質和進取精神,同時決定著編輯的工作姿態(tài),人的思想是行動的指南。一個思想情操高尚的人,就會大公無私,任勞任怨,一心撲在事業(yè)上。新聞事業(yè)是高尚的事業(yè),需要品德高尚的工作者,因此黨報編輯要注意品德修養(yǎng)。編輯每天要把記者、通訊員不成熟的或半成品的稿件加工成成品的見報的稿件,他們的辛勤勞動凝聚在別人的作品之中,從來不表現(xiàn)出個人的名利,然而承擔責任的卻是他們自己。他們的工作是為他人做嫁衣裳的工作,他們是無名英雄,事業(yè)也要求他們具有這種精神。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進行自我修養(yǎng)。品德修養(yǎng)的另一方面是要遵守編輯的職業(yè)道德。編輯是報紙的“把關人”,編什么,不編什么,先編什么,后編什么,都必須堅持黨性,堅持真理,是以傳播真理為原則,對于群眾的呼聲要敢于支持,不怕打擊報復。同時編稿要秉公辦事,不徇私情,在稿件的取舍上,稿件位置的安排上,堅持質量面前人人平等,不唯上級,不分親疏,不重名氣,更不允許以稿謀私,拿發(fā)稿做交易、得回扣等。這是新聞編輯的基本職業(yè)標準。
(本文從網絡中摘取了一些資料,因原文未署名,本文也就無法標注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