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在北京的朋友張先生聯系我,說他在洛杉磯留學的兒子小張告訴他上學需要用車,逼他買奔馳或寶馬新車,否則會丟臉。
張先生的經濟條件不算很好,每年供兒子留學的經濟負擔,已經壓得他喘不過氣了,一下子拿出幾十萬人民幣給兒子買好車,的確有困難。
像張先生這樣的留學生家長,不少都或多或少為子女的巨額消費擔心?,F在,許多留學生學習不夠用功,卻越來越講究生活享受,追求名牌奢侈品,而且普遍不愿去打工。這種風氣很不好,有僑胞批評說,現在很多小留學生已成為熱衷享受的一代。
我給張先生出主意,如果他兒子的住處離學校遠,需要買車,可以買經濟實用型的車,有的新車不到兩萬美元,很經濟實用,有的二手車也很實用,價格更低一些。我告訴他,我來美國當訪問學者的第一年,因為去大學研究所要轉兩次巴士很不方便,就想買一輛車。我當時手上只有幾百美元,想買車幾乎不可能。我就到舊車行去尋找,車行經紀人給我推薦了一輛白色福特轎車,雖說老舊,但發(fā)動機性能好,沒有經歷過碰撞事故,我跟他商量,最后他同意300美元賣給我。后來經濟條件好一些了,我又花了不到一萬美元,買了輛二手雪佛蘭,性能非常好,開了很多年都沒問題。
我還告訴他,我的兒子高中時靠打工掙錢,上大學一年級時買的也是一輛二手跑車,只花了3000美元。我的侄子、侄女來美國留學,都是靠打工掙錢給自己買車,侄子買的第一輛車花了1000美元,侄女的第一輛車花了3200美元,都是二手車。
張先生接受了我的建議,終于做通了兒子的工作,買了一輛實用型的美國福特新跑車給小張。
我知道小張不愿意去打工,就勸他打工并不是丟臉的事,而且對盡快融入美國社會,今后在美國找工作,都很有幫助。過去老一代留學生來美留學,都以打工為榮。中國很多名人,過去來美留學,家庭條件好的,來美后也同樣打工。
因為小張與我的兒子和侄子認識,我還把他倆留學打工的經歷講給小張聽,鼓勵小張去打工。后來,小張終于打消顧慮,也去打工了。
想要改變目前小留學生普遍不愿去打工的風氣,家長要認識到子女留學打工的重要性,認真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當然,要想新一代留學生,都像老一代留學生那樣去吃苦,也不太可能。時代不同了,可是,我們的家長,起碼不要助長子女留學大手大腳的不良風氣。
據媒體揭露,有的“富二代”在美留學,家長不僅花數十萬美元給子女買豪車,還允許孩子每月刷卡消費高額費用,孩子買的東西全是名牌。美國人目瞪口呆,不禁感嘆:“中國家長怎么給孩子那么多錢?”美國人都是從小教育孩子要自立,就連美國富人家庭也很少會這樣去寵孩子。
子女留學的開支對大部分家庭來說都屬于“高消費”,年輕一代去美國留學,如果沒有獎學金,實際上很“燒錢”。去海外留學的孩子,要體諒家長在國內掙錢的艱辛,要學會向高消費說不,不要總被國外的物質生活所迷惑,胡亂“燒錢”。
中國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黃屏透露,帶大量現金,開豪車露富,這是中國公民在海外被偷被搶的第一大誘因。
專家認為,父母應該正視金錢負效應,對在海外留學子女的經濟支持要適當限制。尤其那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出國后因為背后有父母強大的資金支持,又不懂得珍惜,極易沾染惡習。這種用金錢嬌慣孩子的方式,是對孩子的溺愛,更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任何溺愛的方式對孩子都是危險的。別讓小留學生成為熱衷享受的一代,家長有責任,社會也有責任。
此外,筆者建議留學生求學期間最好不要開豪華車,平時在生活中也不要露富,盡可能低調,以免成為歹徒搶劫的目標。一旦遭遇搶劫,千萬不要反抗,車被搶可以再買,錢被搶可以再掙,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同時,還要懂得一些重要的安全常識。
夜里盡量不要開車外出。如果是深夜開車回家,下車前,一定要先準備好家門鑰匙并拿在手里,觀察車外和住宅周圍的情況再下車。并且不要在夜里打開后車廂,以免壞人有機會突然將你推進后車廂,然后綁架你。
不要在夜里加油,尤其是在美國治安不佳的地區(qū)。有的加油站夜里行人稀少,是搶劫案和槍擊案的多發(fā)地。
在路邊停車時,不要在停好的車里久留,尤其是在夜晚更不可以在車內待太長時間。有的留學生喜歡和戀人夜里開車到野外或僻靜的地方,坐在車里聊天,很容易讓歹徒盯上,已經不只一次有留學生在停于路邊的車里遇害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