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小時大救援
記者 李曉波 田瑞寶 袁杰 賀紫煙
5·12汶川大地震發(fā)生時,震中映秀鎮(zhèn)有30名達縣農(nóng)民工,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沖進廢墟搶救傷員,搶運藥品,連續(xù)奮戰(zhàn)70個小時,這30名達縣農(nóng)民工成為震中第一支自發(fā)的救援隊伍,譜寫了一曲達縣農(nóng)民工抗震救災的英雄贊歌。請聽新聞專題《70小時大救援》。
李松林、蘭選才、唐貴培、劉揚千、張吉林等30人都是達縣南外鎮(zhèn)農(nóng)民。今年3月17日,這30名達縣農(nóng)民工來到汶川縣映秀鎮(zhèn)修建映秀鎮(zhèn)醫(yī)院住院部大樓。5月1日,民工們放假回了趟達縣老家,5月10日他們又回到映秀鎮(zhèn),11日休整一天,12日正式上工地干活,當時醫(yī)院住院部大樓剛剛完成地基部分的工程,中午1點多鐘,30名農(nóng)民工吃過午飯后,早早來到工地扎鋼筋。
14點28分,工人們干得正起勁,突然感覺地底下發(fā)出空洞沉悶的“咚咚咚”的響聲,接著大地劇烈晃動起來。民工劉揚千回憶說:
[出錄音]“當時天空一下子就黑了,什么也看不見,好像天和地換了位置一樣,人就像在陀螺上轉動,大家只好死死地抱住工地上的鋼筋柱子?!?/p>
民工唐貴培說:
[出錄音]“山崩地裂,房屋普遍亂倒,看不到一個人。”
兩分鐘后,大地平靜下來,工友們的臉上全是塵土,工地周邊的房屋全都不見了,通往鎮(zhèn)外的一條水泥路下陷了1米多。醫(yī)院雖然沒有倒塌,但下陷了一層樓,里面不時傳來水泥板往下掉的聲音。幸好,醫(yī)院里面沒有住院的病人,30名達縣民工也只有個別人受了些擦傷。但是街上的房屋已全部坍塌,揚起的漫天塵土遮蔽了整個映秀鎮(zhèn)。滿街都是四處奔跑、驚慌失措的人,驚叫聲、呼救聲、哭聲,此起彼伏。
民工劉揚千說:
[出錄音]“街道的傷員太多太多了,我心里是萬分的痛,相當難受。沒有誰不哭?!?/p>
同時,手機信號中斷了,一切通訊設施全部毀壞了,映秀鎮(zhèn)與外界斷絕了聯(lián)系。
“發(fā)生地震了,快,快,救人要緊!”短暫的驚愕后,反應過來的30名達縣農(nóng)民工立即組成了一支救援隊。
民工張吉林說:
[出錄音]“我們在這個地方,就不能坐視不管?!?/p>
民工劉揚千說:
[出錄音]“各人(自己)生命留下來是很珍貴的,人家的生命也珍貴,我們要帶頭救死扶傷,這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災情就是命令,30名達縣農(nóng)民工冒著生命危險沖進了坍塌的房屋里,往外搶救傷員。民工崔師傅在地震時,頭被砸傷了,他用一塊布條包住頭,也參加到了救人的大軍中。唐貴培回憶說:
[出錄音]“廢墟里到處是受傷的人,不斷有傷者從廢墟中往外爬,有的被壓在水泥板下不停地呼救。我們在廢墟里見著一個活人就往外拉,拉出來后送到工地邊的空地上,有受重傷的,拉著拉著就死了……”
當時余震不斷,達縣民工和當?shù)氐男掖嬲咭黄?,一次次爬進危樓和廢墟,尋找幸存者、抬傷員、拉尸體。救出傷員后,民工們就把身上的襯衣撕下一塊布條,對傷員進行簡單包扎,當天,達縣民工們從廢墟中成功搶救出100多名幸存者。
“這么多人受傷,快,快去搶救醫(yī)院的藥品。”李松林帶著唐貴培等10多人開始進入醫(yī)院搶救藥品,這時醫(yī)院的大樓只剩下框架,樓層地板已經(jīng)垮塌下來,還有些樓層水泥板懸掛在墻壁上,搖搖欲墜,藥品大都被垮塌下來的水泥板壓住,甚至有幾箱藥品懸在搖搖欲墜的水泥板上。民工們深知,每搶出一箱藥就可以多救幾十個人,他們從缺口直接進入到斷壁殘垣的醫(yī)院內,拼命取出每一箱藥品。對被壓在水泥地板下的藥品,就幾個人合力抬起水泥板,將埋在下面的藥品取出來;對那些在搖搖欲墜水泥板上的藥品,他們就用長竿捅下來。危險無處不在,懸掛在墻壁上的水泥板冷不丁地就會掉下來,強烈的余震讓醫(yī)院的墻壁劇烈晃動起來,剛剛才平靜了一點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正在搶救藥品的農(nóng)民工們,便飛快地往外沖。劉揚千說:
[出錄音]“當時我們才搶到50至60箱時,余震來了,我們就馬上出來,停了又進去,我們搶了大約300多箱。”
在提心吊膽中陸陸續(xù)續(xù)搶救到傍晚時分,醫(yī)院里絕大部分藥品被搶救出來了。
搶救藥品的同時,達縣民工們又分組進入一些危樓,向外搶救傷者。木工鄧遷夫說:
[出錄音]“他們拿著鐵撬棒,先向樓里喊話,如果樓里有人應聲,他們就確定房間,然后拿著鐵撬棒撬門撬石頭?!?/p>
一名映秀人說,他們這樣救出來的人不下50個。小蔡就是這樣被救出來的,她說:
[出錄音]“地震后我被埋在地下捱了十幾個小時,我自己都不抱存活的希望了,因為我喊了一天,嗓子都啞了,外邊根本沒有人路過。天快黑了,我聽到了他們在外面喊叫的聲音,但我已經(jīng)喊不出聲音來,看到手邊有一條電線,趕緊拉了一下,電線被我扯下,掉在樓外面,聽到動靜,他們就過來把我救了出來?!?/p>
在忙碌中,天漸漸地黑了,映秀鎮(zhèn)醫(yī)院院長周長福來到達縣農(nóng)民工身邊說,你們聽我的指揮,今天晚上要下大雨,現(xiàn)在馬上搭建帳篷。這時,有人來到周長福面前,告訴他剛從廢墟中挖出他已經(jīng)遇難的妻子,周長福流下兩行眼淚,大約一分鐘時間,周長福對來人說了句“知道了”,接著又開始指揮救治傷員。蘭選才鼻子一酸,重重地拍了一下周長福的肩膀,兩個男人臉上掛著淚水,相互點了點頭。
達縣民工們又開始行動了,他們用工地上新購回的價值40多萬元的木材搭帳篷,一個個帳篷迅速布滿整個平壩。帳篷搭好后,逐漸開始有傷員被抬到剛剛搭建起的帳篷里。
達縣民工們又累又餓,可炊具、食品等都已經(jīng)埋在廢墟里了。這時,灰塵仍然彌漫著整個映秀,天空烏蒙蒙黑壓壓的,往日清澈的河流已經(jīng)干涸,河的上游已經(jīng)被堵塞,形成懸湖。他們從一間超市的廢墟中掏出了餅干、方便面胡亂充饑。遠處,一個小男孩光著身子躺在街面上,劉揚千脫下身上的衣服,輕輕將男孩的遺體包裹起來。
下雨了,雨越來越大。李松林、唐貴培幾個人得知漩口中學傷亡慘重,又立即運送藥品到二郎山上的漩口中學,他們用工地的木板做成擔架和挑子,抬著挑著藥品向二郎山進發(fā)。路越走越滑,上山漆黑一片,大家用雙腳探路慢慢前行,當他們趕到漩口中學時,看到學校操場上到處是受傷的人,站著的、坐著的、躺著的,有兩三個醫(yī)生正忙碌著,李松林等人把藥品放下,和醫(yī)生打了個招呼,轉身就往回趕,晚上12點過,他們冒著余震摸黑回到了工地帳篷。
深夜里,大雨像瓢潑一樣,高山上也飄起雪花,氣溫陡降,許多前來避雨的災民只穿了一件單衣,有的還打著赤腳,冷得直發(fā)抖??粗@些無助的映秀群眾,達縣民工們拿出從家里帶來的衣服、棉被、鞋子,分發(fā)給聚集在這里的群眾,他們還用工地上的木料燃起火堆,一直到天亮。
13日,下了整夜的大雨沒有停的跡象,大家擔心河流上游的懸湖被沖垮,映秀鎮(zhèn)將成為一片汪洋,而傷員行動不便,恐怕會造成更大傷亡,決定立即轉移傷員,轉移的地點是映秀鎮(zhèn)上方一個地勢較高的平壩,距離工地大約一公里,于是30名達縣農(nóng)民工又挑起了轉移傷員的重擔。
簡單分工后,李松林帶領10多個人負責轉移帳篷,蘭選才帶領10多個人背著抬著傷員往安全地帶轉移,達縣民工們不知道來來去去跑了多少趟,運送了多少個傷員,而傷員越來越多,蘭選才、劉揚千他們飛奔著,與死神搶時間。一直忙到深夜,才將所有傷員轉移完畢。這時,他們已經(jīng)忙碌了40多個小時,渾身像散了架,他們吃著從廢墟里撿回的餅干、方便面,沒有水只好干咽,有人吃著吃著,就累倒在街頭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李松林他們被人叫醒了,睜眼一看,是徒步進入映秀鎮(zhèn)的先遣部隊的一個小分隊。14日下午,看到有救援小分隊進入映秀,大家振奮了,達縣民工們積極配合小分隊搭建帳篷,同部隊戰(zhàn)士一起撐鋼架,幫助醫(yī)生抬送傷員……
15日中午12點,這批非專業(yè)搶險隊員終于累趴下了。周長福請示當?shù)鼐仍笓]部,要求達縣農(nóng)民工離開映秀回家。幸存的映秀災民流著淚排著長隊送行,災民們說:
[出錄音]“他們至少救了1000人!”“他們是最早的救援隊!”“他們是英雄!”周長福說:
[出錄音]“如果沒有達縣農(nóng)民工搶出來的這些藥品,地震后的醫(yī)療救治根本沒法進行,正是他們冒死搶出的藥品讓映秀的傷員挺住了最初寶貴的兩天,說他們救了1000人,說少了!”
經(jīng)歷了生死、同映秀人民并肩戰(zhàn)斗70小時的達縣農(nóng)民工們,一個個和周長福深情擁抱。周長福告訴大家:
[出錄音]“你們安全到家后,一定給我打個電話,報聲平安?!?/p>
下午2點過,30名達縣農(nóng)民工往都江堰方向行進,映秀鎮(zhèn)通往外界的公路已全部中斷,往日的柏油路已經(jīng)沒有了,大家只好徒步探尋著向外走,途中不時有余震發(fā)生,多次遇到泥石流,尤其是山上滾落的巨石,讓人驚魂。一路上,看見有汽車被山石砸中,有行人和汽車被淹沒在亂石里,大家心情特別難過,默哀一下,又繼續(xù)前行。一路上,失去家園的映秀人,有的拄著拐杖,有的相互攙扶著,默默往外走。一路上,也遇見大規(guī)模的軍人、志愿者以及尋找親人的隊伍往映秀趕去。
經(jīng)過長達9個小時的跋涉,民工們終于安全抵達都江堰紫坪鋪救助點。晚上10點過,民工們抵達都江堰堤壩,救援的軍車將他們送到都江堰市災民安置點。當天晚上,李松林等12人到達成都,在給家人報平安時,每個人都淚流滿面……
——達縣廣播電視臺2008年5月18日
◎閱讀提示:做好災難報道,是新聞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突發(fā)災難面前,廣播媒體又具有不可比擬的先天優(yōu)勢,如果認識到位,使用得當,就可以發(fā)揮無與倫比的作用,起到災難預警、社會動員、心靈撫慰、維護穩(wěn)定等重要作用,為動員一切力量、科學組織救助和恢復正常秩序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0小時大救援》就是具有這樣巨大力量的一個好新聞作品。作品真實記錄和再現(xiàn)了“30名農(nóng)民工成為震中最早的救援隊”,“他們搶出的藥讓1000多名傷員挺住了最初寶貴的兩天”。作品通過對30名普通農(nóng)民工的心理、語言、行動的陳述,不加修飾,小中見大,生動刻畫了抗震救災中涌現(xiàn)出的一群既平凡又偉大的英雄群像,揭示出當代農(nóng)民的崇高精神境界,表達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主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