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人的一種磨練,也是一劑良藥。它能激發(fā)人的斗志,激活人內心的潛能,讓人的心智更清醒。
《史記·留侯世家》里曾經寫道:“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币馑际钦f,好藥雖然很苦,甚至讓人難以下咽,但可以讓我們的病得以痊愈;忠誠的話雖然有點讓人不舒服,但能幫助我們的一言一行,這是在說人要虛心善于接受批評??嚯y雖然不是批評,但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人的一種磨練,它也是一劑良藥,能激發(fā)人的斗志,激活人內心的潛能,能讓人的心智更清醒??辔峨m不受人歡迎,只要對身體健康有好處,我們就不應該拒絕它。平庸無奇、沒有坎坷的生活,可能會讓人感覺輕松、自由,甚至嘗到甜味,但長久地沒有壓力和負擔也容易讓人養(yǎng)成懶散、不思進取的壞毛病,等到能力退化再來奮斗恐怕就為時已晚了。
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師生們曾經進行過一次著名的“青蛙實驗”。他們把一只活蹦亂跳的青蛙放在沸水翻騰的大鍋里,那只青蛙剛一接觸水,便像觸電了般,“嗖”地一下子竄了出去,動作極其靈敏矯捷。原來它突然感受到了巨大的痛苦,本能反應即是反抗。它奮力一搏,迅速地跳出了水面,從而獲得了生存的機會。但實驗并沒有停止,他們又把這只青蛙放在了一個裝滿涼水的大鍋里。這只青蛙剛死里逃生,現(xiàn)在又進了涼水里面,自然愜意得很,只見它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動,不時地東瞅瞅,西瞧瞧??蓪W生們并沒閑著,他們用小火慢慢地為這只鍋加熱,同時看這只青蛙的反應。青蛙當然可以感覺到水溫的悄然變化,但它并沒有急著跳出來,而是表現(xiàn)出一副很享受的樣子。原來,由于小火加熱慢,每升高一點溫度,青蛙都能慢慢適應,出于惰性或者淡薄的危機意識,它并沒有立即往外跳??墒锹?,溫度終于達到青蛙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了,痛熱難忍的青蛙拼命地掙扎,卻再也沒有力量躍出水面,最終在舒適之中被燙死了。
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迅速逃離險境,是因為它受到了沸水的劇烈刺激,巨大的痛苦激發(fā)了它的本能,令它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了它的潛在能量,所以能使出全部力氣奮力一搏。但第二次,青蛙并沒有感覺到明顯的刺激,甚至很享受那種漸熱的溫度,從而失去了警惕性和危機意識,以至于當危機真的降臨時,它已經喪失了反抗的能力。
惰性與趨利避害都是人的天性,但當人過于沉溺于安逸的生活而不思進取時,如果“害”真的來臨,恐怕人們連“避”的本能都喪失了。所以,苦難并非完全意義上的災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個警世鐘,是一劑可以治愈好逸惡勞這種習慣的良藥。既然是良藥,哪怕是苦口,也不能不吃呀!
有時候,良藥不僅可以治病,還可以當補品吃,吃“苦”就是吃“補”。
人生哲思錄:
愚蠢的人們把苦當成毒藥,不是逆來順受地喝了就是怨天尤人地摔了,結果只能使自己陷入更悲慘的境地。而聰明的人就會把苦當成補品來吃,讓自己經過千錘百煉,在苦難中練就鋼鐵一般的身骨和意志,并且借助困難尋找另外的機遇,以獲得新的成功。用微笑面對苦難,把苦難當做補品,再崎嶇的道路也會成為坦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