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別人就等于寬容了自己
一個人寬容的程度有多大,福氣就有多大。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他人的理解和寬容自然也在無形當中寬容了自己。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得到別人寬容的。善待別人,自然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善待你自己。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一顆能夠?qū)捜菟说男?,不懂得寬容的人是孤獨、寂寞的,是得不到他人信任的。法國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睂捜輨e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
寬容包含了許許多多的內(nèi)容,不計較他人的過失是寬容,忘記過去的不愉快是寬容,不計前嫌,灑脫地幫助別人也是寬容。每個人都有錯誤,如果把曾經(jīng)的錯誤一直記掛在心上,就會影響自己的思維,對朋友失去信任,對其耿耿于懷,這樣不但限制了對方的發(fā)展,自己也會被諸多的煩惱纏繞。事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yè)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
這么多年來,楊明一直生活在憤怒、沮喪、仇恨和痛苦之中。
其實起因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楊明和他的同學一起大學畢業(yè),一起去一個公司試用。他們是無話不談的哥們兒,這之前,親如兄弟。
他們一起拜訪了一位大客戶,幾乎談成一單大生意,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意向,只等第二天簽合同。楊明和他的同學非常興奮,在宿舍里喝酒慶祝。結(jié)果楊明酩酊大醉,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醒來后,發(fā)現(xiàn)他的同學不見了。等去了公司才知道,他的同學竟趁他爛醉如泥的時候,提前簽成那單生意。當然,所有的功勞都成了同學一個人的。
楊明找他算賬,對方辯解說,喝完酒,心里不踏實,所以打算連夜將那個合同搞定。想和他一起去,可一直叫了他半個小時,也沒能把他叫醒。楊明當然不信,可是有什么用呢?因為那單大生意,那個同學升了職,并一直做到部門經(jīng)理;而楊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是公司的一個小業(yè)務員。
楊明接受了事實,繼續(xù)埋頭苦干,一年后也升了職。可他就是不能原諒那個同學,他和同學徹底絕交,拒絕去一切有他那個同學的場合。他告訴自己的朋友劉建,只要看到那張臉,他就憤怒到幾乎無法自控,恨不得將那張臉砸扁。
他說,他什么都可以寬容,但就是不能夠?qū)捜荼氨?;他誰都可以原諒,就是不能夠原諒這個同學。
后來,楊明的同學多次找到他,跟他道歉。可是楊明對同學的道歉總是置之不理。其實楊明也并不快樂,盡管他也升到了部門經(jīng)理??墒峭谝粋€公司,哪怕再小心翼翼,也難免會不期而遇。每到這時,楊明就會把頭扭向一邊,臉色鐵青。哪怕,一秒鐘前他還在捧腹大笑。
楊明對劉健說自己其實很難受,本來,犯錯的是他的同學,要受到心靈懲罰的,也應該是那位同學。怎么到最后,竟成了他自己?并且,一直持續(xù)了好幾年?劉建告訴他,因為你有了太多的恨。如果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了仇恨,那么,你就會不快樂。
“那我怎么辦?要我原諒他?”楊明說。
“為什么不能呢?事實上,這幾年來,你一直在放大一種仇恨,而當一種仇恨在心中被無限放大,便變得根深蒂固起來。你想,心中被仇恨占滿了,快樂放在哪里呢?你原諒他曾經(jīng)的過錯,其實對于你,也是一種解脫。”
雖然楊明對劉建的話,抱著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但他還是在第二天,試著跟他的那個同學交流了一下。結(jié)果,多年的積怨一掃而光,他們再次成了朋友。因為不必刻意回避這個同學,所以楊明的業(yè)務做得一帆風順,并再次升了職。
“也許你的話是正確的。那個同學,好像并不像我一直想的那樣卑鄙。幾年前,也許的確是因為我喝多了,也許的確是因為他年少無知,但不管怎樣,我決定原諒他?!睏蠲髡f。
“原諒了他,就等于解脫了自己。為什么不呢?”
是的。原諒了別人,就等于解脫了自己。為什么不呢?長久以來楊明之所以一直活得很痛苦,就是因為他一直不肯寬容他的同學,他的行為不僅給自己造成痛苦,也給同學帶來了痛苦。如果他學會寬容,他的心就會釋然,就會從容地面對他的同學。事實證明,在他學會寬容之后,他的確做到了。
當你劃破手指,生命會原諒你,它(潛意識中的智慧)會立刻開始修補工作,讓新的細胞在傷口處相互重新搭接;如果你誤食了腐爛的食物,生命會原諒你,讓你吐出食物,來保護你;如果你手燒傷了,它會降低浮腫,增加血流量,長出新皮膚、新組織和新細胞。生命并不埋怨你,總是寬容你,讓你恢復健康,給你帶來活力和平安,只要你思想上愿意合作。消極的思想,痛苦的回憶,對他人的憤憤不平和惡意都會阻礙生命的這種活力。
當代醫(yī)學、心理學證明,在許多疾病背后,從關節(jié)炎到心血管疾病等,往往其真正的起因是憤恨、責備、懊悔、敵意等。醫(yī)生們指出,這些病人曾經(jīng)受到過傷害、虐待或欺騙,他們心中充滿憤恨,他們痛恨那些傷害他們的人,這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留下了創(chuàng)傷。治愈的方法只有一種,他們得割去心中的“潰爛傷口”,寬容或原諒別人是恢復身心健康的唯一方法。
李惠是一所學校的老師,她的一位同事說她的一次發(fā)言話說得太快,好像吞掉了好多字,有時聽不清楚,措辭也不好,發(fā)言效果很差。李惠對同事的批評很生氣。不過,不久以后她意識到并且承認,同事的批評還是有些道理的,當初自己的反應有點小孩子氣。同事的批評是幫助自己的良藥。為了提高講演水平,李惠參加了公眾講演課程培訓。后來她回信給那位同事,對給予她的幫助表達了謝意,正是同事的批評使她很快地改進了講演能力。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同事的批評雖然一時難以接受,但不久李惠還是寬容了同事,并接受批評,使自己的不足得到及時的改正。事實上,當同伴不堪入耳地批評你時,當朋友對你產(chǎn)生莫大的誤解時,過多的爭辯和“反擊”實不足取,唯有冷靜、寬容和諒解最重要?!白罡哔F的復仇是寬容”,讓一步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應當學會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寬容首先要有寬容的意愿,如果你先愿意去原諒別人,你就先成功了一半。對黃金有一種酸性試驗,這里,對寬容也有一種類似的測試。如果一個人告訴你有關某人的好消息,而這個人曾傷害過你,你會不會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心里發(fā)“酸”?如果是的話,這說明你心中的怨恨還在,還起著破壞作用。例如,一個人的下顎曾長過一個瘡,他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朋友,朋友會隨便問他現(xiàn)在還痛不痛了。他可能會很自然地回答:“當然不痛了,但還能記得這事。”他能記住這件事,但現(xiàn)在那個瘡不再傷害他了。我們把它叫做“酸性試驗”。如果你心里仍然會發(fā)“酸”,這表明你所謂的原諒只不過是在欺騙自己而已,你并沒有真正地學會寬容他人。當你能真正認識你的內(nèi)心時,你就會停止對別人的抱怨和譴責,不再讓周圍的環(huán)境來左右自己的生活。
總之,寬容別人是獲得幸福和健康的關鍵所在。如果你想要健康和幸福,你就必須原諒每一個傷害過你的人。你如果不能首先去原諒別人,你就不能真正原諒你自己。
埋頭的智慧:
抱怨、憤恨或敵意都是我們沒有寬容別人的表現(xiàn),要原諒傷害過你的人,須有愛心,不斷地祝福他人,才算真正寬容了他人。如果有人批評你,并且是你的錯,你就應該高興,感謝對方,接受批評,這是給你改正的機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