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定律: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
心理學家說,在不斷重復的過程中,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心理學家說,任何的行為和思維,只要你不斷重復就會不斷加強,獲得豐富的積累。在你的潛意識當中,只要你能夠不斷地重復一些事,它們都會在潛意識里變成事實。
人的心理傾向于關注那些新鮮的、刺激的事物,不喜歡做重復單調的事情。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依靠重復操作來謀求突破,也就是說,那些心理上擁有忍耐力,能夠在一次次重復操作中認真積累的人,他的人生更容易獲得高于他人的成就。
這是一位心理學家在演講時引用過的一個故事:
一位著名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應行業(yè)協(xié)會和社會各界的邀請,他將在該城中最大的體育館,做告別職業(yè)生涯的演說。
那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焦急地等待著這位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做精彩的演講。大幕徐徐拉開,舞臺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臺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
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
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舉動。
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臺上來。很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臺上。
老人這時開口和他們講規(guī)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
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鐵球動也沒動。他就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鐵球,很快他就氣喘吁吁。
另一個人也不示弱,接過大鐵錘把鐵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臺下逐漸沒了吶喊聲,觀眾好像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什么解釋。
會場恢復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個小錘,然后認真地面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的敲了一下,然后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的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的敲一下,然后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xù)地做。
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干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fā)泄著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繼續(xù)著,他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么。人們開始憤然離去,會場上出現(xiàn)了大塊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像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大概在老人進行到40分鐘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霎時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好像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鐵球的聲響。鐵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于場上爆發(fā)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里。
老人開口說,成功就是一次次重復你的行動。
重復某個動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忍耐的過程。不經(jīng)過這種歷練,你不可能讓自己實現(xiàn)蛻變。而在這一過程中,你的心是否心甘情愿地接受這種重復,積極地面對它,也就決定了你最后取得的成績。
人的急切心理是普遍存在的,那些干努力而看不到成效,而且還很有可能被人稱作傻傻的重復操作的事情,誰會去做呢?結果肯定是少數(shù)人,而成功者也正來自于這一小部分人中?,F(xiàn)實生活中,很多年輕人總想找到一蹴而就的成功之路,殊不知,那些一錘子敲過去,卻不見效果的人,在他們放棄的同時,一些看似弱勢的人則在一次次重復敲擊著自己的目標。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實現(xiàn)了量到質的飛躍,也使得你對這個事物看得更加透徹,把握得更加準確。
心理學家說,在不斷重復的過程中,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很多時候,人的失敗不是因為實力不夠,機遇不好,而是因為不肯在重復中積累、等待突破的到來,在一次次放棄和遺漏的過程中,人生草草地畫上了一個句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