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心痛的藥方
“請給我開一個治療心痛的方子吧?!?/p>
病人萬分痛苦地懇求醫(yī)生。望著眼前這位愁容滿面的男子,醫(yī)生搖搖頭。他告訴病人問題并不在他的身體上。因為無法克制自己的悲傷情緒,他才會感到如此痛苦,這其實屬于心理問題的范疇。
醫(yī)生建議他尋求精神醫(yī)師的幫助,于是病人就出現(xiàn)在了我的辦公室里。一見面,他就向我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不再那么痛苦?每個人都有悲傷,但我卻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勇敢地面對它。我真的已經(jīng)盡力了,可是心卻還是那么亂,”他苦笑著對我說:“給我開點藥吧?!?/p>
其實提到治療心痛,我的確有個很好的藥方,其中有一味藥就叫作運動。心理出現(xiàn)問題的人應(yīng)該盡量避免靜坐或是冥想,而相比之下,運動卻可以很好地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減少我們胡思亂想的時間。于是,在無謂的思想負擔被解除了之后,精神也就自然會感覺輕松,痛苦也就隨之消散。不僅如此,根據(jù)科學報導(dǎo),肌肉在運動的時候會兼顧我們另一半大腦的活動,這也讓大腦的工作壓力得以均勻分配。運動對于很多人來說,還具有宣泄情緒的作用。
一位退休律師送給他身邊的年輕人這樣一句話:醫(yī)治心靈創(chuàng)傷最好的辦法就是拿把刷子把褲子狠狠地刷一遍。他對那位終日陷在痛苦中的年輕人說道:“對男人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拿起斧頭劈柴,一直劈到你筋疲力盡為止。”盡管這樣的方法不足以徹底醫(yī)治人們的心痛癥,但它卻足以轉(zhuǎn)移我們對痛苦的注意力。無論你的心痛到了何種地步,首先要做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從痛苦的陰影中走出來。盡管這點做起來非常難,而且我們經(jīng)常會在生活中不斷地遇到讓自己難過的事情,但還是要堅持并且強迫自己投身到生活的主流中去。找老朋友聊聊天或是嘗試結(jié)交一些新朋友,經(jīng)常去外面散步、騎車或是游泳、打球,總之是要讓自己盡可能運動起來。你還可以爭取做一些有意義的項目,讓自己沉醉其中。忙碌狀態(tài)下的人最容易忘記煩惱。當然,前提條件是要保持自己思想情緒的健康穩(wěn)定,并且要讓自己忙碌得有價值、有意義。有時候?qū)δ臣虑榈目駸岵贿^是種表面的逃避,它只能暫時幫人抵御痛苦,卻不能永久治愈人的心靈,比如說狂歡派對和酗酒。
通常來說,緩解心痛的最有效果的辦法還是釋放自己的情緒。現(xiàn)代人有一個非常愚昧的觀點,那就是不可以在人前表現(xiàn)自己的悲傷。大人教育我們不可以在他人面前哭泣,不可以因為情感流露而掉眼淚。但事實上,這樣的想法和規(guī)則完全違背了自然的法則。當人的心里覺得悲傷或是身體感受到疼痛時,就應(yīng)該選擇哭泣,這是人類擁有的一種權(quán)利,是我們應(yīng)該有的自然反應(yīng),本應(yīng)該得到好好的珍惜和利用。
壓抑自己的悲傷,阻擋它的自然流露,將所有的情緒埋藏在心里,這樣的做法完全違背了自己的意愿和初衷。悲傷是一種自然的情感產(chǎn)物,就像身體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其他組成部分一樣,需要加以控制,給予釋放。無論男女,一場徹底的哭泣都可以幫助他們緩解心痛。不過我也需要提醒大家,這樣的方法不宜頻繁使用,因為濫用的結(jié)果會讓哭泣成為習慣。一旦習慣養(yǎng)成了,就會成為一類不健康的情緒疾病,甚至可能導(dǎo)致精神錯亂,所以無節(jié)制的情緒釋放也是需要避免的。
我收到過許多朋友的來信,他們和我講述摯愛之人離去后的傷痛。他們所說的情況大都十分相近,例如因為害怕回憶過去的種種,所以無法回到曾經(jīng)一同生活過的地方。他們有些是夫妻,有些是家人,但如今卻天人永隔?;钪娜撕ε禄氐嚼系胤?,害怕遇到熟人,他們不愿意觸碰曾經(jīng)的記憶。
但我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想要醫(yī)治心痛,秘訣之一就是要盡可能保持正常、自然的生活,當然這并不是代表我們對感情不忠或是淡漠。悲傷是一種過程,正常情況下,個體可以通過時間的作用來慢慢恢復(fù)到從前的狀態(tài),進而投身到之前的工作生活中去,擔負起原有的社會責任。一切都可以回到原點,并且再次向前邁進。
如果我們想要更有效地治療自己的心痛,那么可以選擇相信信念。信念會幫助我們撫平內(nèi)心的傷痛。所以,當我們堅信信念的存在,并且徹底清空自己的思想,將整個身心都奉獻給信念時,就可以忘記心痛。堅持定期清理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人,就可以從痛苦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并且最終撫平自己那顆受傷的心。每一代人都需要經(jīng)歷屬于他們那個時代的磨難,我們這一代人也不例外,我們的痛苦不會比先輩們來得多,但是他們之所以沒有生活得像我們這般緊張與惶恐,是因為他們很早便明白信念的作用。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依靠信念,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解救自己逃離痛苦的深淵。
17世紀最偉大的精神領(lǐng)袖勞倫斯先生說過這樣的話:“如果這一生里我們已經(jīng)看到并且知道了天堂的寧靜,那么我們應(yīng)該不斷訓(xùn)練自己,學習上帝的親切、謙虛以及博愛。”我們不需要背負悲傷與精神的痛苦,因為它們遠遠超出了我們可以負荷的重量。所以,請相信信念吧,它會醫(yī)治人們的心痛,它一定不忍看到我們在苦海中沉淪。偉大的信仰會幫你撫平心中的痛楚,縫合心痛的傷口。許多人在嘗試信仰療法后,都向我傳來了捷報。他們證明了我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有效的。
除此以外,培養(yǎng)信仰、醫(yī)治心痛的另外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要擁有一種健康快樂的人生觀,用哲學的眼光來看待死亡與永恒。以我為例,我堅決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死亡,有的只是時空上的差距。有些生活狀態(tài)我們看不見,但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就像現(xiàn)在和將來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我們可以說時間是永恒的,我們所處的宇宙也是無邊無際的。擁有這種積極的思維模式讓我不再害怕面對生與死的問題,我感覺到每一天都是快樂與滿足的。
這不是我一個人的胡亂臆想,《圣經(jīng)》是最好的證明?!妒ソ?jīng)》的語言在我讀來非常有趣,它向我們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而我也堅信科學最終會給我們一個完滿的解釋。比如它問我們:“當人離開地球時會怎樣?”偉大的哲學家亨利·柏格森說過:尋找真理的最好方法是用直覺去感知,用疑問去推導(dǎo),然后在最關(guān)鍵的時刻用直覺去捕獲。有些人之所以能抓住這個閃光的瞬間,正是因為他們“知道”何為最關(guān)鍵的時刻,我自己也有過類似的親身體驗。
我經(jīng)常在自己的書中引用一些偉大人物的言論,它們都是人生的金玉良言,我對其也一直深信不疑。日積月累的沉淀,磨煉出了我心中的那份信念,但真正發(fā)現(xiàn)這一點已是多年之后。
當時我的愛人剛剛過世,所有的道理都抵擋不了天人永隔的痛苦。但至少它們還是幫我減少了那么一點的悲傷,給了我喘息的機會。我明白這是人生的必然,也知道自己并沒有真正失去愛人。活在信念之中讓我內(nèi)心得到了寧靜,幫我漸漸遠離了痛苦。
這話說的是無論我們眼前看到什么,無論眼前的景象有多奇妙,全都比不上信念為我們預(yù)備好的結(jié)果。只有相信信念的力量,完全跟從它的指引,才能真正地看到生活賜予我們的盛景。只有追隨自己信念而活的人,才能經(jīng)歷所謂真正的奇跡。我們看不見、聽不到、甚至是想象不出信念的力量將為我們帶來的一切,但只要你的信念足夠堅定,你必將實現(xiàn)心中的愿望。這是信念法則對人類的承諾,承諾我們幸福的生活與永遠的快樂。
生與死為兩界?;钪娜俗ゲ蛔∈湃サ纳?,陰陽兩隔是無奈的結(jié)局。原諒我用“陰陽兩隔”這個詞語,因為人總是無法忽略分離這個自然的事實概念。
如今科學家們已經(jīng)在超心理學、超感官感知以及預(yù)知、心靈感應(yīng)和超視(以上這些在從前被視為無稽之談的內(nèi)容,如今已被認可為科學的一部分)等方面進行了多項實驗研究,研究結(jié)果顯示,上述的這些意念之力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的阻隔。事實上,我們正處于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的邊緣,它建立在科學實驗的基礎(chǔ)上,向人們揭示了靈魂的存在以及思想的不朽。
自許多年前,我就開始著手記錄一系列的事件,通過這些記錄我發(fā)現(xiàn)并且可以確定地說我們是生活在一個運動的宇宙空間里的。在這里,生命而非死亡是基本的原則。我相信那些向我描述他們自身經(jīng)歷的人所說的話,我也相信他們向我暗示的那個精神世界。在那個世界里,人們的思想糾結(jié)纏繞在一起,形成一張網(wǎng),讓生與死不再分離。于是生命的另一面不再是單純的死亡。那些在跨越生命后的人,無疑是生活在了另一個更高的空間里,他們擁有比我們更強大的智慧,所以,其實他們并沒有走遠,他們就在我們的不遠處。將來終有一日,我們也會去那里與他們會合,那時便意味著再一次的團聚。我們可以在精神的世界里再續(xù)前緣。
威廉·詹姆士,美國著名學者,其一生都在不斷地學習與發(fā)現(xiàn)。他最后這樣總結(jié)道:人的大腦只是靈魂的安息之所,當思想發(fā)生轉(zhuǎn)變后,我們會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走入了一片嶄新的空間。隨著我們精神領(lǐng)域的不斷擴大,隨著歲月的增長與閱歷的豐富,我們會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宇宙的廣闊無邊,而當我們死去之后,不過是進入了一個更大的空間。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哲學家。
歐里庇得斯,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曾經(jīng)堅信人的第二次生命將會是永恒。蘇格拉底對此也表示贊同。他有一句名言:“善良之人的今生與來世都將遠離罪惡。”
著名的神經(jīng)科醫(yī)生向我們講述了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的故事。在生命即將離去的前一刻,病人忽然抬眼看著坐在床邊的醫(yī)生,從嘴里報出一個又一個人的名字。醫(yī)生將這些不認識的名字一一記錄了下來,然后拿給了病人的女兒。他向病人的女兒問道:“這些人都是誰?你父親在說這些名字的時候感覺像是看見了他們?!?/p>
“這些人都是我們的親戚,”女兒解釋說,“但是在很早以前他們就都去世了?!?/p>
醫(yī)生告訴我們,他堅信那個垂危的病人在最后一刻看見了這些人。
我的好朋友威廉·塞奇夫婦住在新澤西州,我經(jīng)常會去他們那里小住。在塞奇先生,也就是塞奇夫人口中的維爾去世幾年之后,塞奇夫人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彌留之際,塞奇夫人的臉上露出了讓人驚奇的表情,她閃動著迷人的笑容說道:“你怎么來了,維爾?”無疑,她在床頭又一次看到了她深愛著的丈夫。
亞瑟·高德弗瑞,知名的廣播人物,在講述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經(jīng)歷時,提到這樣一段內(nèi)容:當時他正在驅(qū)逐艦上打瞌睡,忽然間他的父親站在了他的身邊,伸出雙手,向他微笑:“你很久沒回家了,孩子?!备叩赂ト饘χ赣H說:“是啊,很久了,父親?!?/p>
不多久,亞瑟就被人叫醒了,因為家里拍來了電報,告訴他他父親去世了。亞瑟再也沒有機會回去與父親相見了,于是夢中的相遇成了他彌足珍貴的回憶。
同為廣播人物的瑪麗·瑪格麗特·麥克布萊曾經(jīng)一度陷入喪母之痛中無法自拔。一直以來,這對母女的關(guān)系非比尋常。一天夜晚,瑪麗從夢中醒來,她靜靜起身坐在床邊,忽然間她感覺到,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媽媽來到了我的身邊?!北M管瑪麗沒有看到媽媽,也沒有聽到媽媽的聲音,但是她卻堅持相信:“媽媽并沒有離開我——她就在我身邊?!?/p>
已故的劃時代的精神領(lǐng)袖人物拉佛斯·瓊斯的愛子在12歲那年離開了他。在拉佛斯的眼中,兒子是塊珍寶,但就在他歐洲之行的途中,孩子在家里得了重病。在進入利物浦前的那個夜晚,瓊斯先生躺在自己的床上,恍然間陷入了一股莫名的哀傷,而就在那之后,他似乎又感覺到自己被擁入了上帝溫暖的懷抱。那一刻他感覺到了平靜,感覺到愛子正向自己緩緩走來。
船靠岸了,孩子離開的消息傳到了瓊斯的耳朵里。原來孩子離開的時候,正是那個奇怪的夜晚,他感到上帝的到來,感到孩子正向他靠近。
布萊森·凱爾特夫人是我的一位教友,她的姨父和3個侄女都死于一場家庭大火。那場火災(zāi)讓凱爾特夫人的阿姨重度燒傷,3年之后,她的阿姨也離開了人世。當最后徘徊在死亡線上的時候,她的臉上忽然閃耀出了一抹粉紅?!澳抢锼械囊磺卸己苊溃彼f,“他們都來到我身邊,拍拍枕頭讓我好好安睡。”
一定有人會說上述這些人所說的內(nèi)容不過是種幻覺、夢境或是影像,但我不這樣認為。這么多年來,我經(jīng)常陪伴那些處在彌留之際的人,和他們講話。我捕捉他們臉上的所有細節(jié),數(shù)不清的人和我講述了一個相同的畫面:美麗的土地上閃動著光芒,每個人都感覺無比安靜。這樣的影像在我的腦中深刻而又清晰。
《圣經(jīng)·新約》里說,生命永恒不滅,但重生需要一個過程。它描述了耶穌受難時的場景。救世主出現(xiàn)、消失又再次出現(xiàn),人們有時可以看見他,有時又找不到他。這兒有人說看到他了,一會兒他又消失不見了,就像書里說的:“你見我后又不能見我。”換句話說,我們所愛之人,即使他的生命已經(jīng)結(jié)束,只要我們相信,他們便會一直在我們身邊,甚至是幫助我們。
一個朝鮮小男孩在給母親的信里這樣寫道:“我身上發(fā)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偶爾在夜里,當我害怕的時候,我就看到爸爸走到了我的身邊。”事實上,這個孩子的父親已經(jīng)去世10年了。當小男孩滿懷希望地問自己的媽媽:“你覺得爸爸會在朝鮮戰(zhàn)場上陪著我嗎?”母親的問答是:“當然。”盡管我們生活在高科技的時代,但在面對這樣的事實時,卻又無法不去相信它們是真實的。一個又一個的例子向我們證明: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宇宙,在其中充斥著各種神奇的力量,從電能到電子能到原子能。盡管如此,大自然依然蘊藏著無數(shù)秘密,等待我們?nèi)ヌ剿靼l(fā)現(xiàn)。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個具有思想能力的大花園,生動并且充滿活力。
我從不懷疑天堂的存在,我堅信人死之后會繼續(xù)以另一個生命形式存在。我相信生與死不過是兩種現(xiàn)象,死不過是在生后的另一種延續(xù)方式。死去的人我們看不見,但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存在。永生并不是以死亡為起點,現(xiàn)在我們就在永生的旅程中,生活在永生的環(huán)境里。生與死的改變不過是種表面形式,我們說生命結(jié)束了,其實是開始了另一段更美麗的旅行。
我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對我的思想影響很深。她是個十分健談的婦人,思維也很敏捷。她喜歡環(huán)游世界,喜歡參加各類宗教集會,并和各地的基督領(lǐng)袖們交流心得。她將自己的生活填得很滿,過得十分富足。母親是個幽默家,十分貼心,我喜歡和她待在一起的感覺。在周圍人眼里,母親光彩照人,人見人愛。
成年之后,只要有機會,我就會抽空回家看看我的母親。我總是期待走進家門的那一刻,我想著每天早晨大家圍坐在餐桌前興奮地講述各自的見聞,那是多么有趣的事情。我喜歡一家團聚的感覺,喜歡大家一起有說有笑的氣氛,但是最后母親還是離開了我們。她去世后,我們將她的身體輕輕地埋進了南俄亥俄州林奇堡的墓地里。母親年少的時候就住在林奇堡。記得在離開她的那天,我?guī)缀跣耐从^。那是個夏天,我們帶著她離開家,搬到了這個她永遠棲息的地方。
秋天來了,我萬分思念自己的母親,我想和她在一起。沒有她在身邊,我覺得那么孤單,所以我決定去林奇堡。在火車上的那晚,我整夜都沉浸在當初的快樂時光里。我很難過,因為我知道一切都變了,這種快樂不會再出現(xiàn)在我的生命里。
第二天,我來到了那座小鎮(zhèn)。天氣很冷,我走在墓地里,天空灰暗得不見一絲光彩。我推開墓地的舊鐵門走了進去。我的腳踩踏過地上的枯葉,最后停在了母親的墳旁。我悲傷而又孤單地坐在那里,忽然間,陰云散開了,太陽露出了臉。陽光灑在遠處俄亥俄州的山頭上,給它鍍上了一層金光。那座山有我童年的記憶,我在那里長大,喜歡那里的一切。很早以前,當母親還是個女孩的時候,她也在那里嬉戲玩耍。
我似乎聽到了媽媽的聲音。我知道媽媽并沒有開口,但就是能感覺得到。我用心靈的耳朵聽到她在說話,一字一句,清楚而又準確。那是母親慣用的調(diào)子,她對我說:“為什么你要如此在意生死呢?我不在這里。你認為我會選擇待在這個黑暗陰冷的地方嗎?我其實就在你身邊,一直都與你們在一起。”我的心亮了起來,我是那么高興,我知道自己聽到的一切不是虛幻,我沒有在做夢,我興奮得差點喊出聲來。我站起身,將手放在墓碑上。我忽然明白了這不過是一個安放肉體的地方,身體可以被困在地下,但靈魂卻不可以。母親閃亮的靈魂還陪伴在我們身邊。她沒有待在墳?zāi)估铩?/p>
我走出了墓地,沒有回頭。我喜歡去母親的墓地,坐在那里回憶過去在一起時的種種快樂。我不再單純地將它看成一座墳?zāi)梗野阉斪饕粋€標志,一個告訴我們她不在那里的記號。她會和她所愛之人在一起。
信念會告訴你靈魂永生的秘密。用你的心,用你的信念去祈禱。讓祈禱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讓信念成為你精神的支柱。將這思想融入到你的意識之中,這樣奇跡就會發(fā)生。
永生是積極合理的信仰,而信念則是治療病痛的最好藥方。
箴言妙語
■緩解心痛的最有效果的辦法是釋放自己的情緒。
■當人的心里覺得悲傷或是身體感受到疼痛時,就應(yīng)該選擇哭泣,這是人類擁有的一種權(quán)利,是我們應(yīng)該有的自然反應(yīng),本應(yīng)該得到好好的珍惜和利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