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分析一下,是哪些人在地攤上買東西,他們?yōu)槭裁磿诘財偵腺I這些東西。其實只有兩種人,大家可能會想到是不是老人和女人?這樣想的話那么你的想法就太簡單了。
一、愛撿便宜的人
因為地攤上賣的產(chǎn)品比店里賣得便宜,所以一些人會選擇在地攤上購買,他們也知道地攤貨質(zhì)量可能要差一些,但他們只愿意花兩元錢買一雙襪子,沒打算花五元錢買一雙,所以選擇了在地攤上買。
這部分消費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這類消費人群買東西時一般不會很爽快,經(jīng)常要砍價,所以你得注意應對。
二、圖方便的人
這類消費人群指的是順路在地攤上買東西的人,圖的是方便。這類消費人群不是為了貪圖便宜,也不是太在乎商品的質(zhì)量好壞,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專門去店里選一雙襪子,所以就順路在地攤上買,就圖方便。這部分消費人群買東西時都比較直爽,如果你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買家就很幸運了。
如果這兩類消費人群的錢你都想賺,怎么辦?所以你要明白,使這兩類消費人群滿意的產(chǎn)品特點是不一樣的。圖便宜的消費人群,要賣便宜的而且質(zhì)量還將就的東西;圖方便的人群,那就要求你的擺攤位置讓人家覺得購物很方便。
強調(diào)一點:便宜的產(chǎn)品、便捷的擺攤位置是地攤的生命,如果其中一種條件你都達不到,那么你出來擺攤的結果可能不僅僅是受累。如果你做到了其中的一條,很幸運,你今天有工資了。如果你兩個條件都達到了,恭喜你,你再也不會想著上班給別人打工了。
我提到的特點是從購買目的的角度而言的。我把地攤消費人群進行了分類,并且常識告訴大家這兩類消費人群肯定涉及男女老少,那么針對這兩類購買目的的消費人群,我們就不難知道擺地攤應該賣什么東西了。
第一是便宜的東西,第二是大眾化的東西。如果你賣牛仔褲,商店也賣牛仔褲,人家賣200元一條質(zhì)量比較好的,你也賣200元一條質(zhì)量比較好的。那么請問,別人為什么要花一樣的錢在地攤上買,而不去商店里買呢?再怎么說,正規(guī)的商店會給人一種名正言順且踏實安全的感覺,所以你不要抱怨人家為什么不在你的地攤上買。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可能一切都想明白了,如果你賣的是幾十元錢一條的牛仔褲,而商店里沒有賣幾十元錢的,自然就會有人光顧你的地攤了,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花200元錢去買一條牛仔褲,這也是地攤行業(yè)能存在的關鍵。
但不是所有的地攤貨都一定要比店鋪賣得便宜,某些時候,你賣得越便宜可能越?jīng)]有人買,而你賣得越貴可能越有人買。這種巨大的反差心理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一模一樣的兩件商品放在不同的場合下賣,有攤販賣一元一件,也有攤販會賣兩元一件。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是:兩元一件的質(zhì)量肯定比一元一件的質(zhì)量好,畢竟一分錢一分貨。消費者不會認真看產(chǎn)品,他們會去人多的地方,看什么地方在搞活動,什么地方在打折,什么地方在“圍堆堆”、“打擁堂”(意指人很多,特別擁擠)。然后看別人圍上去他們也圍上去,看人家掏錢他們也掏錢,甚至可能買回去都還不知道怎么用?;蛟S只是一部分消費者這樣做,但對于地攤行業(yè),這部分消費者就是主要的購買者。這也是消費者典型的從眾心理,大家一定要抓住這個心理。
當你遇到上面提到的那類圖方便的消費人群時,那你就不用賣得太便宜了,因為他不是來圖便宜的,他是圖方便的,你賣得便宜與否他都會買。這里所謂的不便宜仍然要低于門店售價。
另外,要提到的一點是,擺地攤不要過于在乎產(chǎn)品的質(zhì)量,質(zhì)量一般就可以了,不用追求太好的質(zhì)量。因為在地攤上買東西的消費人群,大部分人都不是追求高質(zhì)量的,不然就不會到地攤上買東西了。而高質(zhì)量的產(chǎn)品,進貨價格也相應較高,也不適合在地攤上銷售。
如果你擺地攤時先重視商品質(zhì)量再重視價格的話,勢必會走向失敗。因為你是擺地攤的,你賣的就是地攤貨,商品質(zhì)量再好,消費者也會把它當成地攤貨。店鋪中,商品質(zhì)量再差,消費者也會認為那里的東西肯定會比地攤的好。
因此,產(chǎn)品本身沒有太大價值,產(chǎn)品的價值主要在于把它放在什么場合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