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靈與成圣
在圣靈工作的諸方面中,汪維藩特別強調圣靈對人的圣化、凈化和更新,特別強調圣靈使人成圣的工作,因此需要在此特別提出。他說,基督徒在信主之后,因耶穌基督的救贖在神面前被稱為義,因圣靈的重生得以有份于上帝永恒的生命,接受主所賜的屬天的新生命,即屬靈生命或靈性生命,它包括了稱義(77)、重生(78)與成圣,稱義與重生只是靈性生命的起點,而成圣或被圣化,則是圣靈在我們畢生道路上所做的無休止的工作。
汪維藩認為成圣既在于圣靈的釋放和解脫,也在于我們對圣靈的順服和歸獻(79)。也就是說,成圣“既是上帝的恩典,也是人的本分”(80),是主客觀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陀^方面來說,就是真理和善道的養(yǎng)育,就是上帝的恩典和作為,也就是圣靈的圣化,圣靈的引導,圣靈的更新,他說:“信徒重生之后要不斷接受來自圣靈的供應、滋養(yǎng)、哺育、澆注,正像人活著不能不飲水、喝水那樣?!?sup>(81)
“在一個已經(jīng)重生的神兒女身上,圣靈要不斷地做‘更新’的工作(多3:5),使之漸漸成為造他之主的形象(西3:10),這是一個屬靈生命不斷成長的過程,是神兒女成圣的過程,也就是不斷被圣靈‘圣化’或‘凈化’的過程(羅15:16,帖后2:13,彼前1:2)。”(82)
“在三位一體上帝的救贖大工中,圣靈的工作突出地表現(xiàn)為對人的圣化或凈化……圣靈的圣化貫徹屬靈生命成長的始終,此謂之‘新造’(加6:15)。但圣化并非對人性的全盤否定,而只在于提煉、更新、升華,并使之歸獻于上帝(多3:5,出28:36-38)?!?sup>(83)
從主觀方面來說,在成圣的過程中,信徒也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其中,那就是在敬虔上操練自己,對神敬畏、感恩、順服,順從圣靈的引導,體貼圣靈,盡自己的本分。在《談談靈性追求》一文中,汪維藩列舉了在屬靈生命的成長中信徒當盡的七點責任和義務:
(1)隨從圣靈。隨從圣靈而不隨從肉體(84),這是追求‘成義’的不二道路。
(2)體貼圣靈。在圣靈與肉體之間,要求我們把心放在圣靈身上,目不轉睛、心無他顧地隨從圣靈。
(3)不要消滅圣靈的感動。汪維藩說,把圣靈感動我們持守善美,禁戒惡事的念頭抑制、遏制住,制止或中止圣靈教導我們離惡向善的微聲,這些都是我們靈性長進、生命成長的障礙。
(4)不叫圣靈擔憂?!耙远鞔认啻鎽z憫的心彼此饒恕”(弗5:31),這才能不叫圣靈擔憂。
(5)結出圣靈的果子。圣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jié)制(加5:22-23)。
(6)靠圣靈行事。“若靠圣靈得生,就當靠圣靈行事”(加5:25),隨從圣靈處理人際關系。
(7)保守圣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他指出,在教會生活方面,圣靈所要求于我們的,就是竭力保守這一圣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任何狂妄自大,排斥異己的感情和念頭,都不是出于圣靈;任何帶有排他性的言論和行動,也都不是出于圣靈。既持守自己的領受或傳統(tǒng),而又尊重、容納別人的見解和背景,這就是“保守合而為一的心”的唯一途徑(85)。
汪維藩的圣靈論中,依然貫徹了其“生生”思想,從孕育生命之靈到圣化、凈化、更新生命之靈,無不體現(xiàn)了圣靈對生命的供應、滋養(yǎng)、哺育和澆注,即圣經(jīng)上所說的“飲于一位圣靈”(林前12:13)。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