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初秋,山西省學術界舉行學術討論會于太原,紀念傅山先生逝世三百周年。謹綴心花數(shù)瓣,略抒景慕之忱。至于考其宗旨,辨其學脈,察其醇疵,論定其在明清學術史上的客觀地位,積學求真,期諸來日。
一九八四年八月記于東湖之濱
(一)
白發(fā)朱衣兩袖風,蕭然物外脫牢籠??部赖缆敷@回首,愧向山翁說啟蒙。
傅山(1606—1684),字青主,自號朱衣道人。17世紀中國北方崛起的早期啟蒙思想家。中國反對封建蒙昧的啟蒙運動,在傅山死后三百年,經(jīng)歷了坎坷曲折的道路,至今尚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摧枯拉朽,破舊立新,繼續(xù)向封建蒙昧作斗爭。緬懷前驅,思之慨然。顧炎武在《廣師篇》中贊許傅山:“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备瞪揭簧安坏腔氯酥谩?,而順治十一年以參加抗清活動,入獄受刑,幾死;康熙十七年又被強征入朝,峻拒,亦幾死,終以“黃冠自放”得脫。所以亭林此贊語,亦可作掙脫封建牢籠解。
(二)
抗疏揭帖斥權奄,燕市悲歌一少年。自啖黃精耿俠骨,敢呼雷電破霾天。
傅山青年時,喜任俠,啖黃精,為山西提學袁繼咸被權閹誣陷事約集通省諸生赴京上書,揭帖請愿,袁案終得雪。其后論詩文,常以“風云雷電,林薄晦冥,驚駭胸臆”(孫郅所藏手稿)等喻詩文中的奇氣。
(三)
土穴難埋劍氣橫,黃冠自隱豈沉淪?!把鎏飚嫷亍闭l能會,遙聽夔東戰(zhàn)鼓聲。
全祖望《陽曲傅先生事略》云:“甲申,夢天帝賜之黃冠,乃衣朱衣,居土穴以養(yǎng)母?!孜缫赃B染遭刑戮,抗詞不屈,絕粒九日,幾死,門人有以奇計救之者得免。然先生深自咤恨,以為不如速死之為愈,而其仰視天、俯畫地者,并未嘗一日止。”此事,趙儷生先生據(jù)鄧之誠《骨董瑣記》有所考訂。蓋有宋謙者,系永歷總兵,又受夔東十三家郝?lián)u旗、劉體純所給“副札”,曾到太原兩訪傅山,密謀起兵事泄,故傅山被下獄(見《寄隴居論文集》中,《清初明遺民奔走活動事跡考略》一文)。近又有何高民同志在《晉陽學刊》所發(fā)表《關于朱衣道人案的題本》一文,考訂更詳。
(四)
莽莽榆園鼓角悲,山東崛起好男兒。潤山不負蕺山教,此日聞風拜義旗。
明末山東榆園義軍起于曹、濮二州,曾用“闖王”旗號,甲申后堅持反清斗爭。濮陽葉廷秀,字潤山,又字潤蒼,劉宗周學生,參加了榆園軍。傅山有《風聞葉潤蒼先生舉義》一詩甚壯:“鐵脊銅肝杖不糜,山東留有好男兒。橐裝倡散天禎俸,鼓角高鳴日月悲??韧偾Х騺砘⒈?,風云萬里泣熊羆。山中不誦無衣賦,遙伏黃冠拜義旗。”(《霜紅龕集》卷十)
(五)
劫余痛定思悠悠,蕭瑟松莊四望愁。云暗神州緣底事?“囫圇理學”盡“溝猶”。
傅山隱居處,在太原城東七八里之松莊。(見《遂初堂集》)他自稱“值今變亂,購書無復力量,間遇之,涉獵之耳,兼以憂抑倉皇,蒿目世變,強顏俯首?!騽裎抑?,著述須一付堅貞雄邁心力,始克縱橫。我、庾開府蕭瑟極矣?!保ā端t龕集》卷二十五)
傅山于甲申后總結明末政治腐朽、學風衰敗的原因,集中在“囫圇理學”之流毒?!昂笫乐?,尊其奴師之說,閉之不能拓,結之不能觽,……溝猶瞀儒者,所謂在溝渠中而猶猶然自以為大,蓋瞎而儒也?!保ā端t龕集》卷三十一)“溝猶,如本音讀,則謂如溝瀆之中而講謀猷,是瞀儒之大概也?!保ā盾髯釉u注》)
(六)
失心纏理墮迷途,故紙堆中養(yǎng)螙魚。朱陸異同如說夢,聲容可笑是“奴儒”。
傅山論學,痛斥:“失心之士,毫無餐采,致使如來本跡大明中天而不見,諸子著述云雷鼓震而不聞,蓋其迷也久矣?!保ā端t龕集》卷十六)“宋儒好纏理字,理本有義,好字而出自儒者之口,只覺其聲容俱可笑匹?!保▽O藏手稿)“后世之奴儒,生而擁皋比以自尊,死而圖從祀以盜名,其所謂聞見,毫無聞見也,安有所謂覺也?”(《霜紅龕集》卷三)“只在注腳中討分曉,此之謂鉆故紙,此之謂蠹魚?!保ā端t龕集》卷三十八)傅山對李颙兄弟談論王學正統(tǒng)頗為不滿,說:“我聞之俱不解,不知說甚。正由我不曾講學、辨朱陸買賣,是以聞此等說如夢?!保ā端t龕集》卷四十)但其思想路數(shù),實有取于陽明,故多斥程朱之流道學家們?yōu)椤笆闹俊?,“好纏理字”,“一味板拗”。
(七)
庸庸奴性最堪哀,安得“神醫(yī)”掃蕩哉。老去折肱蓄真氣,長歌當哭喚奇才。
傅山思想最能反映時代脈搏者,為反奴性、反奴氣、反奴俗、反奴才,詩有“天地有腹疾,奴物在其中。神醫(yī)須武圣,掃蕩奏奇功”(《霜紅龕集》卷九)。大聲疾呼,要把“奴俗齷齪意見,不知不覺打掃干凈”(孫藏手稿)。亭林贈詩“老去肱頻折,愁深口自緘”,而他的和詩云:“天涯之子對,真氣不吾緘。”又閻爾梅贈詩:“茫茫四海似無聲,且把長歌代痛哭?!备瞪阶x詩、作詩,?!皽I如雨下”,其《寄艾上人》詩序云:“雜詩約四五十首,面時盡呈,共當痛哭耳?!保ā端t龕集》卷二十三)
(八)
閑慧眼注荀卿,揭露埤庸理學群。敢道蘭陵兼墨法,錚錚《性惡》辨天人。
(九)
學如蟬蛻日趨新,打破“蒙籠”別有情。莊、釋參同申墨辯,此中消息倩誰論?
傅山論學,貴在“蛻”字。“君子學問不時變化。如蟬脫殼,若得少自錮,豈能長進?!保ā端t龕集》卷二十二)《荀注》手稿中也贊揚荀子“君子之學如蛻,幡然遷之,妙喻”!又強調“博學廣聞”,既重管、老、莊、列、墨、荀、淮南、鬼谷等,又注意吸取佛學思辨,認為“凡此家蒙籠不好問答處,彼皆粉碎說出”,“吾以《管子》、《莊子》、《列子》、《楞嚴》、《唯識》、《毗婆》諸論約略參同,益知所謂儒者之不濟事也”(《霜紅龕集》卷二十六)。特別注意到《公孫龍子》“旨趣空深,全是楞嚴”,因而評釋《白馬》等四論與《墨子·大取篇》,精義甚多。侯外廬、汪奠基等前輩學者稍申論之。實開近代邏輯思維模式之先河,僅汪容甫、章太炎能繼其聲,但他們卻未能自覺地繼承和發(fā)展。中國的《新工具》之所以長期難產(chǎn)者,以此歟?或非耶?誰能析之?
(十)
學海汪洋隱巨人,“反常之論”見精神。多才多藝多奇趣,筆底“情華”孕好春。
傅山作為17世紀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早期啟蒙學者,多才多藝,性剛情摯,完全夠得上恩格斯所說的文藝復興時代的“思想巨人”,只是塵埋未顯,隱而未彰,尚待有“大聲音出”為之“鐘鼓波濤”而已。傅山自白:“貧道昔編《性史》,深論孝友之理,于古今常變,多所發(fā)明。……遭亂失矣,間有其說存之故紙者,友人家或有一二條。然皆反常之論,不存此書者天也?!保ā端t龕集》卷二十五)又論文藝乃“性情之華”,“情動中而發(fā)于外,是故情深而文精,氣盛而化神……”(《霜紅龕集》卷二十五)侯外老斷為“具有啟蒙期個性解放的進步性”,乃不刊之論。
(十一)
晉陽初設“衛(wèi)生堂”,醫(yī)史珍傳傅氏方?!捌碧枴绷魍ㄐ滦畔?,弄潮原是濯纓郎。
阮葵生《茶余客話》載:“古晉陽城中,有傅先生賣藥處,立牌書‘衛(wèi)生堂藥餌’五字,先生筆也?!备瞪结t(yī)學著作甚多,如《傅青主女科》、《大小諸證方法》等在中國醫(yī)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章太炎《書顧亭林軼事》:“近聞山西人言亭林嘗得李自成窖金,因設票號,屬傅青主主之。始明時票號規(guī)則不善,亭林與青主更立新制,天下信從,以是饒于財用。清一代票號制度,皆亭林、青主所創(chuàng)也?!贝苏f果確,殊堪玩味。
(十二)
彤管風塵記異人,犁娃苦戀注深情。“錢神”不敵“花神”力,驚蟄春雷第幾聲。
傅山曾寫作樂府《方心》、《犁娃從石生序》等,歌頌四條繩索下受壓迫最深的婦女追求婚姻自由、“不愛健兒、不愛衙豪、單愛窮板子秀才”的純貞愛情;對被封建禮教吞噬、殘害的婦女,深表同情,“吾實憐之,每欲取常所親見,略為風塵異人雜記,俾此輩不以不幸終湮沒無聞”(《霜紅龕集》卷十六)。傅山尚有《紅羅鏡》等傳奇,惜未刊。明中葉以來,戲曲、小說、詩詞等文藝作品中所反映的反封建的人文主義覺醒,觸處皆是。湯顯祖《四夢》中所塑造的“錢神”與“花神”的對立,頗典型。侯外老有論,甚精。(見《論湯顯祖劇作四種》)
(十三)
蒼龍行雨海生濤,老樹新花著嫩條。鵑血招魂招未得,野人天際盼春潮。
顧炎武贈傅山詩中的名句:“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傅山手稿中有:“欻地杜鵑啼滴血,燕山真有未招魂。”“滄海碧云天際意,丹霞明月野人心?!保▽O藏手稿)亦可稱為名句。詩是心聲。名句,更是心深處迸射出的時代及個人生命的呼喚聲。詩無達詁,允許讀者作多種理解。
(十四)
船山青竹郁蒼蒼,更有方、顏、顧、李、黃。歷史樂章憑合奏,見林見樹費商量。
傅山又號青竹。他與王夫之、方以智、顏元、顧炎武、李颙、黃宗羲以及同時崛起的許多學者、詩人,確乎都在明清之際的時代潮流中各有創(chuàng)造而又合奏了一曲中國式的啟蒙者之歌的第一樂章。他們既有同中之異,又有異中之同。果能同異交得,見樹又見林,庶幾乎可免夫黑格爾所謂聽見音調而不聞樂章之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