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馀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管理要義:凡事都有缺陷。
踮著腳尖可以使人看起來高些,但不能長久保持這樣的站立姿勢;跨著步行走可以使人的行走速度加快些,但人們也不能長久以這樣的姿勢行走。只以自己看到的事物為準的人,是不可能明晰事物的全部的;只以自己的認識為準的人是不能得到認同的;自己討來的功績是沒有功勞的;自我夸耀是不能夠長久的。有一句話講得實在有理:食物吃得多了,給你帶來的結果就是體形變肥胖、變難看!因此,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缺陷,每個賢能的人都會妥善處理它們的關系,避免缺陷的產生。
逸評感悟:
老子的審美觀,或者說2500多年前的審美觀與今天基本相同,即不把肥胖當作美。在相同的審美觀下得出“凡事有缺陷”這一結論,其實很簡單。
凡事有缺陷,如果深深烙在我們每個管理者的腦海中,對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大有益處。
我曾想等我將這一體系整理得完美無缺的時候再將它公諸于世,看了這章節(jié)后就明白了,如果要真是這樣,再等2500年恐怕也還是不行。事物,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有的時候缺陷還是一種美,它的美,是能夠使發(fā)現(xiàn)它的缺陷的人有成就感、滿足感。欣欣然,美也、樂也!
電腦是完美的吧,但它也有缺陷!它讓人的大腦在工作有依賴的情形下悄然衰退!它讓人的寫字能力下降了!因此有識之士建議:凡是用毛筆寫作文的高考考生都要加10分!
當然,凡事有缺陷,再好的事物也有缺陷。如果加了毛筆字的10分,必然會帶來新的缺陷!
當凡事有缺陷的管理要素被我們所掌握和應用時,我們的思維得以進一步拓展,我們的一生就可能重新書寫。有缺陷并不可怕,我們正視缺陷,更應該看到積極發(fā)展的一面,讓缺陷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地就被彌補。一味地求全、求美,反而是一個新的誤區(q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