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黏膜肥厚怎么治療
【病證概述】
肥厚性鼻炎是以鼻腔黏膜、黏膜下甚至骨質(zhì)的局限性或彌漫性肥厚為病理特點的慢性鼻病,臨床上以持續(xù)性鼻塞和鼻甲肥厚或伴頭痛等為特點。中醫(yī)稱本病為鼻窒。其病因病機,一是肺與陽明經(jīng)郁熱,氣血不暢,邪滯鼻竅;二是肺脾腎虛,氣陽不足,驅(qū)邪無力,邪滯鼻竅;三是久病多瘀,氣血瘀滯,脈絡痹阻,鼻竅失利。本病以鼻塞、鼻甲肥大為主要特征,故改善鼻腔通氣功能,是治療本病的關鍵。
【驗方集錦】
(一)內(nèi)服驗方
1.薏苡淮丹湯
[方藥] 薏苡仁30g,淮山藥、丹參各20g,辛夷花、蒼耳子、石菖蒲、炒扁豆、枳實各15g,白芷、澤瀉、僵蠶、絲瓜絡各10g,細辛6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15日。與對照組175例,均用1%丁卡因麻黃堿作鼻腔黏膜及鼻甲表面麻醉后,用EBH-Ⅲ型微波治療儀針狀輻射器,多點接觸(或刺入)鼻甲,輸出功率50~60W,熱凝,每點3~5秒。本組術(shù)后用鼻炎Ⅰ號:對照組用呋麻液滴鼻。
[療效] 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190例。結(jié)果:兩組分別治愈126、89例,好轉(zhuǎn)56、67例,無效8、19例,總有效率95.8%、89.1%(P<0.05)。[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02(3)]
2.鼻炎煎
[方藥] 赤芍25g,川芎、郁金、辛夷、桔梗、白芷各20g,當歸、桃仁、紅花、蒼耳子、石菖蒲、澤瀉各15g,細辛5g。
[用法] 每日1劑,用自動煎藥機,每劑煎制2袋,每袋150ml。每日2次,每次1袋口服。用28日。
[療效] 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500例。結(jié)果:痊愈186例,好轉(zhuǎn)273例,未愈41例,總有效率91.8%。[中醫(yī)藥信息,2003(1)]
(二)外治驗方
1.乳沒膏
[方藥] 含乳香、沒藥等量研末,加凡士林調(diào)膏。
[用法] 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10~20mg,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后,用5號針頭抽取5%魚肝油酸鈉0.5~1ml,從下鼻甲前端刺入黏膜下至后端,邊退邊注射。繼用無菌棉花蘸乳沒膏,納入鼻腔,緊貼患處,每次1小時。每周1次;3次為1個療程,用1~2個療程。平日用無菌棉花蘸乳沒膏,納入鼻腔,每次1小時,每天2次。
[療效] 治療肥厚性慢性鼻炎736例。結(jié)果:治愈728例,有效8例。[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6(12)]
2.滴鼻靈
[方藥] 辛夷花、黃芩、牡丹皮、鵝不食草等。(安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院研制)
[用法] 滴鼻,每天3次。每次3滴,用3周。對照組33例,均行等離子消融雙下甲術(shù):麻醉,取下鼻甲3~4個點,用等離子治療儀雙極探頭刺入黏膜下,能量0.1~0.45hms,每點消融時間5秒;術(shù)后常規(guī)換藥。
[療效] 治療肥厚性鼻炎42例。結(jié)果:兩組分別痊愈25、5例,顯效13、19例,有效4、9例。[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6)]
3.辛藜滴鼻劑
[方藥] 辛夷、蒼耳子、血竭各160g,藜蘆、牛黃各20g,麝香10g,絲瓜根150g,白芷120g,青黛、龍骨各100g。
[用法] 將上藥炮制,加工成粗粉,過80目篩,每千克藥粉加蒸餾水8000ml,加溫至80℃;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過濾,加溫蒸餾,濃縮成2900ml。用二甲亞砜100ml浸泡麝香48小時,過濾后將兩種藥液混合,加入適量的苯甲酸,點眼瓶分裝成每支10ml備用。滴鼻,每日3~4次,每次每側(cè)鼻腔2~3滴,15天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肥厚性鼻炎125例。結(jié)果:痊愈16例,有效87例,無效22例,有效率為82.4%。[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耳鼻咽喉科雜志,1997(2)]
4.五味消毒飲洗劑
[方藥] 金銀花40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30g。水煎,取液750ml,加氯化鈉9g;冷卻后,加5%碳酸氫鈉注射液250ml,調(diào)pH至7.0~7.5。消毒備用。
[用法] 沖洗鼻腔,每側(cè)用125ml,每天4次;用5日。本組與對照組103例,均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潤麻醉,行雙側(cè)下鼻甲部分切除術(shù);術(shù)后常規(guī)用抗生素3日。
[療效] 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110例。結(jié)果:兩組分別治愈104、86例,好轉(zhuǎn)6、9例,無效0、8例,總有效率100%、92.2%(P<0.05)。[湖南中醫(yī)雜志,2007(6)]
5.蒼耳金銀花洗劑
[方藥] 蒼耳子、金銀花各40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0g。
[用法] 水煎,取液750ml,加氯化鈉9.0g;冷卻后,再加5%碳酸氫鈉注射液250ml,調(diào)沖洗液pH至7.0~7.5。每側(cè)鼻腔沖洗125ml,每天4次,用5日。與對照組52例,均雙上頜竇穿刺術(shù)后1~3日,行低溫等離子消融術(shù)。兩組均于術(shù)后1周,用地塞米松5mg,每天3次口服;用抗生素;用1%麻黃堿滴鼻。
[療效] 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合并上頜竇炎55例。結(jié)果:兩組分別治愈26、15例,顯效各20例,有效8、9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98.1%、84.6%。[河南中醫(yī),2009(5)]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