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內斯·威廉·楊森[丹麥]
每年,瓦布森都會舉辦定期集市,當然也有牛市。一個老婦牽著一頭母牛站在那兒,不知是由于客氣,還是為了引人注意,她和母牛之間總保持著一段距離。老婦站在母牛旁邊默默地織著一只快成型的襪子。
或許怕被陽光照射,那條已褪色的頭巾被她拉得很低。衣服款式雖然古老,倒是十分干凈。她下身穿著一條藍裙子,從上面散發(fā)出的氣味能判斷出這條裙子曾被染色。褐色絲線編成的三角肚兜系于腰間,在小腹處打著一個結。
能看得出,她腳上那雙鞋的鞋底已經磨損,不過鞋面仍抹著鞋油。四根棒針在老婦干癟的手中快速舞動著,另外一根多余的棒針被隨意地插在她灰白色的頭發(fā)里。
她默默地站在陽光下編織她的襪子。喧鬧嘈雜的四周和她保持著若有若無的關系:集市的音樂、洶涌的人潮、交易的牛群……如果仔細聽,會很輕易地辨別出馬市那邊傳來的嘶鳴聲、碼頭那兒來往的船只聲、小商小販的吆喝聲……而這一切,對老婦來說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那頭母牛。
母牛走過來,用鼻子蹭了蹭她的手肘。這是一頭上了年紀的老牛,牛肚松垮垮地垂著,蹄子向外張開,正在反芻。它的毛色很光鮮,想必平時被照顧得不錯。
那豐滿的乳房處有細膩柔軟的牛毛,黑白兩色的牛角上恰如其分地點綴著美麗的環(huán)狀花紋。如果非要說有什么缺點的話,就是從臀部到背脊顯得瘦骨嶙峋的。不管怎樣,它仍然稱得上是一頭很漂亮的母牛。
母牛的眼睛濕濕的,它搖擺著下頜,把滿嘴反芻的食物吞了下去。它一邊反芻,一邊左右擺動脖子,回望四周,神情滿足而安詳。
這時,一股黏液從母牛的鼻孔中流了出來,那吐氣的聲音如同風琴的低音,強健有力。這足以證明它是一頭健康的母牛!
這頭健康漂亮的母牛一定和其他母牛一樣,經歷過各種生活的磨難,如果要把它比作人的話,那該算得上歷經滄桑和人生沉浮了。它生了小牛,但很少精心看護,也不怎么舔舐小牛。它只是忠實地吃著青草和飼料,以產出更多的牛奶。
現在,母牛就在這兒,如同在任何一個地方,一面熟練而旁若無人地反芻,一面用尾巴驅趕蒼蠅。
它的角上系著一條細繩,這樣母牛就不至于在田間亂跑,或者獨自溜達到別的地方了。
母牛頭上老舊的籠頭已被磨成了圓形。鼻栓呢,完全沒有,大概是因為母牛十分溫馴,并不需要吧。
牛繩倒是一根新的,之前吃草用的那根太過陳舊,而且有好多處打了結。老婦安妮注意到了這一點,那條舊牛繩有礙觀瞻,她希望母牛今天能更漂亮些。
這頭母牛非常適宜屠宰,所以很快就有人過來端詳它。
那人把指尖仔細地壓在牛背的皮膚上,問道:“老婆婆,您這頭牛要賣多少錢?。俊?/p>
被陌生人觸碰的母牛只是后退了一步,并未生氣。
“這頭牛不是要賣的?!?/p>
安妮慎重地回答著,手里還不忘織襪子,好像她很忙,不便被打擾。
那人走開了,帶著不甘心。他一邊走,一邊忍不住頻頻回頭,使勁兒地盯著那頭母??础?/p>
接著,又來了一個身材魁梧、胡須干凈的屠夫。他先用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大的手摸了摸牛的背筋。
“這頭牛要多少錢?”他直截了當地問。
安妮斜眼看著母牛,母牛孩子氣地眨著眼。
它看了看屠夫手中的藤杖,接著就別過頭,好像發(fā)現了遠處什么有趣的東西。
“這頭牛不賣!”
屠夫聽了這話,轉身走了。他那件染著血的風衣下擺,在風中飄著,隨他而去了。
過了幾分鐘,又來了一個買主。
安妮搖搖頭:“這頭牛不是要賣的!”
如此一連拒絕了幾個買主后,安妮婆婆的名聲不脛而走。剛才的一個買主折了回來,并提出了十分優(yōu)厚的條件。安妮婆婆窘迫不安,不過還是堅持不賣。
“這么說,母牛已經賣出去了?”
“怎么會!”
“那可把我搞糊涂了。老婆婆,您為什么站在這兒,向路人展示您的母牛呢?”
安妮低著頭,一個勁兒地織著襪子。
“嗨!您和母牛站在這兒是為了什么?”那人好似受到了侮辱,“這??烧媸悄模俊?/p>
當然!這還用問?這頭母牛百分百屬于安妮,它可是安妮從小撫養(yǎng)長大的。她開口說,這牛真是她的。她覺得還應再說些什么,以平息對方的怒氣,可對方并沒給她機會。
“您站在這兒,是為了戲弄別人嗎?”
為什么這么說?安妮悲傷極了,她慌張地織著襪子,視線不知該落在哪里。
那人氣勢洶洶地逼問:“沒錯吧?您來集市就是為了戲弄、侮辱別人吧?”
這時,安妮停下編織,解開牛繩,哀求地望向那人:“這頭牛很孤獨!”她信任似的說出了心底的話,“它太孤獨了!我們倆住在一間小農舍里,我只有這頭牛,再也沒有別的牛了。它和我一樣過著孤苦無依、離群索居的生活,所以,我想帶它到市集,讓它看看其他的牛伴兒,我希望它能快活些。真的,我只是這么想。我認為我這么做不會給別人帶來麻煩,所以我就來了。我雖然來了市集,但并不是為了賣?!,F在,讓我回家好吧?很抱歉,再見,謝謝!”
讀·感·悟
這篇微型小說的作者是丹麥作家、詩人約翰內斯·威廉·楊森(1873-1950),他被譽為“丹麥語言的革新大師”。主要作品有長篇系列小說《漫長的旅行》,詩集《世界的光明》《日德蘭之風》等。1944年,他的作品《漫長的旅行》獲諾貝爾文學獎。
《安妮和母?!房胺Q微型小說中的精品。文章開篇,作者用濃墨重彩的筆調描繪了老婦安妮和母牛的外貌,給讀者呈現出一幅動人的場景:安妮和母牛,兩個孤苦無依的生命,在喧鬧的市集中相互支撐,相互取暖。而這“喧鬧的市集”,正是小說主題得以升華的特定場所。
在人來人往的牛市,一位老婦牽著一頭母牛站在那兒,不為出售,只為讓她的母牛能體驗一下有同伴的快樂,僅此而已。這是多么令人唏噓的畫面。在楊森的筆下,熙熙攘攘的市集多了一份寧靜和溫馨,人與動物間的真情表露無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