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口語技能
學習目標
1.明了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口語的特點。
2.掌握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口語訓練的方法和要求。
3.能準確運用教學口語進行課堂教學信息的交流。
教學語言是教師用于課堂教學的工作用語。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智力勞動效率”。所以,教師的語言技能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基本技能。
在師生之間的課堂教學交流活動中,教學口語是師生之間交流的主要載體。準確、豐富、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學口語表達,是課堂教學具有吸引力、達到事半功倍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對中學生進行情意引導的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口語技能水平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第一節(jié) 教學口語概述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表達形式多樣,主要包括書面語言、教學口語和體態(tài)語言。書面語言主要體現(xiàn)為教學板書;教學口語是教師教學語言的主要形式,是每個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教育教學能力;體態(tài)語言也稱無聲語言,是一種以教師的表情、手勢、動作、眼神等來傳遞信息、作用于學生視覺的無聲語言,它是有聲語言的輔助和補充。教學口語在課堂教學的運用中常常借助教學板書、體態(tài)語言輔助表達,增強教師言語效果。
一、教學口語的特點與構成要素[1]
口頭語言指運用有聲語言通過口耳進行交際的語言形式。教師教學口語即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傳遞教學信息,其口語交流特定的時間(45分鐘內)、特定的場合(教室)、針對特定的對象(學生)、講授特定的內容(課程內容)也標示了教學口語具有不同于一般口語的特點和構成要素。對此,胡田庚老師給我們提供了值得借鑒的闡述。
(一)教學口語的特點
(1)教育性。教師的職業(yè)和角色決定了他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將教書與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必須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作用。
(2)規(guī)范性。教師要為人師表,教學口語勢必要規(guī)范。第一,教學口語必須使用標準的普通話;第二,教學口語要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第三,教學口語要符合社會道德規(guī)范以及國家政策法規(guī);第四,教學口語要符合學科的特點,盡量使用本學科的專業(yè)術語。
(3)科學性。首先,教學口語表達的內容要科學準確。教學是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不能出現(xiàn)知識性錯誤。其次,教學口語必須符合不同學科特定的思維形式和邏輯方法,用語準確,合乎邏輯。
(4)針對性。教學口語的運用要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教學環(huán)境,要因人而異,因具體情況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變化。
(5)啟發(fā)性。教學口語要能夠啟發(fā)學生對學習目的的意義的認識,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想象、分析、對比、歸納、演繹,啟發(fā)學生的情感和審美情趣,要有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富有啟發(fā)性的藝術效果。
(6)審美性。教學口語要具有美學價值,通過教學口語的內容美、形式美、節(jié)奏美等,體現(xiàn)出教師的個性特點和人格魅力。
(二)教學口語的構成要素
教學口語作為傳遞教學信息的工具,是由幾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基本要素構成的。這些基本要素包括:
(1)語音。語音是語言的基本結構單位,多種有意義的音節(jié)信號的組合才能構成語言,傳遞信息。在教學中對語音的基本要求是發(fā)音準確、規(guī)范,吐字清晰,使用普通話。
(2)語調。語調是指講話時聲調的升降及抑揚頓挫的變化,它是增強語言生動性、情感性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平淡而低沉的語調易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提不起精神,信息接收率低;而過于激昂高調的聲音,又易使學生情緒煩躁或厭倦。因此,語調的運用要注意從教學需要出發(fā),自然適度。例如,在講解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處,說話要慢些,語調要高些,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并留給學生思考和記筆記的時間;在進行一般難度內容的講解時,語調可以平穩(wěn)緩慢;若是發(fā)現(xiàn)學生呈現(xiàn)疲憊狀態(tài),教師又可以峰回路轉,重新提高聲調以引起學生注意。
(3)節(jié)奏。語言節(jié)奏是指語調高低、語速快慢的變化,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和接收信息的效率。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有目的地變換語調、語速,使之高低相間、快慢交疊,就形成了教學節(jié)奏。
(4)速度。速度是指講話的快慢。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講話的速度各不相同,但是,教學口語作為一種工作用語,不應該以日常習慣的語言速度來進行,而必須受到教學自身規(guī)律的制約,受到與教學相關的多種因素的影響,既不可太慢,也不可太快。根據(jù)信息加工理論,發(fā)送信息的頻率太高,學生大腦對收取的信息處理不迭,勢必造成信息的遺漏、積壓,導致信息處理的障礙;而如果信息發(fā)送得太慢,跟不上學生大腦處理的速度,不僅會浪費許多時間,還會使學生精力稗散。
(5)響度。響度是指聲音的高低,包括聲音的強度、長度、高度。課堂上教師聲音的高、低、強、弱,不僅影響教學的效果,而且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尋求教學口語的合理響度,基本標準是讓每個同學都能聽清教師的講話。
(6)詞匯。教學口語是語音、語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詞匯是這一系統(tǒng)的最基本構成單位,沒有詞匯就沒有教學口語。在教學口語中,對詞匯使用的基本要求是準確、生動。所謂準確,就是用詞要準確恰當,不僅能夠正確地表達信息內容,正確地表達教師的意圖,而且能為學生做出典范。所謂生動,就是選詞和用詞要做到精選妙用,注意詞的形象性、感染力和感情色彩。
(7)語法。語法是遣詞造句的規(guī)則,是某一民族的共同語言在長期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按照這一規(guī)則進行語言表達,就能被人理解,否則,就難以進行交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語言的邏輯性,做到思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
二、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口語類型
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口語技能是思想政治教師口語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的體現(xiàn),它既反映教師基本教學技能水平,也反映教師對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解。
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要求教師教學口語針對性強,內容豐富多彩,富有感染力。其中,既有嚴謹、準確、字斟句酌的概念、原理等的認知教學,也有語言犀利、觀點鮮明的事件、現(xiàn)象、行為評析的導向性教學,還有詼諧幽默,給人啟發(fā)、引人深思的探索性教學……根據(jù)具體的課程內容教學特點,結合教師教學口語運用實際,思想政治(品德)教學口語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解釋性語言
解釋性語言是教師對概念、原理、觀點等進行解釋、正確說明時使用的教學語言。其使用中通常表現(xiàn)出簡潔、準確、一語中的的特點。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通常用以說明“是什么”的問題。
案例1:“公有制為主體: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教學中解釋性語言的運用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理解這層意思要注意:這是就全國而言的,在有的地方、有的產業(yè)可以有所差別,例如,沿海地區(qū)、第三產業(yè)。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對經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理解這層意思需要注意: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控制力上,即體現(xiàn)在控制國民經濟發(fā)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tài)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yè)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例如,軍工、大型水利設施、城市公共交通、電力電網、汽車集團等行業(yè)和企業(yè),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該案例為解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教師直接鮮明地指出,“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簡潔、準確、一語中的地讓學生明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通過什么來體現(xiàn)。
案例2:“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應”——教學中解釋性語言的運用
“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應”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其意思。第一,正確的思想意識與錯誤的思想意識都是人們對于客觀存在的事物的主觀看法;第二,無論是人的具體感覺還是人的抽象思維,都是人腦對其他事物的反應;第三,無論是人們對現(xiàn)狀的感受和認識,還是對過去的思考和總結,以至于對未來的預測,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應。
(二)論證性語言
論證性語言是教師在教學中用事實、數(shù)字、論斷、定理和定義等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真實性與正確性時所運用的語言。用事實推出結論、通過理論闡述證明有關論題、論點的正確性、真實性是論證性語言常用形式。具有邏輯嚴密、層次清楚、結構嚴謹、用語簡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的特點。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學,經常使用論證性語言,常常用于說明“為什么”的問題。
運用時要注意做到論題鮮明,論據(jù)充分,論述過程有條不紊,層層深入,語言要簡明清晰,口氣要平緩嚴肅,以理服人,用事實說話。
案例1:“各國的文化差異不是造成國際沖突的根本原因”——教學中論證性語言的運用
文化的差異是人類生活的基本特征,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在國際關系中,國家間出現(xiàn)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根本原因是由國家利益的追求造成的。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則是國家間發(fā)生分歧,引起摩擦乃至沖突的原因。一國國家利益是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緣等多種因素的綜合訴求,文化只是其中之一。各國文化的差異可能帶來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也可能帶來矛盾沖突,但它不是根本原因。
以上案例教師針對觀點從三個層次論證其正確性。第一,文化差異的客觀性;第二,國際沖突的根本原因;第三,文化差異在國際關系中有兩面性,不能片面看待。邏輯嚴密、層次清楚,準確闡明“為什么”的問題。
案例2:“生產決定消費對象”——教學中論證性語言的運用
一個社會消費什么,不能由人的主觀愿望決定,而要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所決定。我們消費的對象,首先必須生產出來,才談得上對對象的消費。所以,生產決定消費對象。
(三)敘述性語言
敘述性語言是教師清楚、完整、通俗表達事件、事物的過程、現(xiàn)狀、內容所使用的教學語言。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敘述性語言運用頻率高,主要著眼于事件的過程、事物的內容等表述,樸實、平淡、自然、具體完備、條理清楚、脈絡分明是其特點。
案例1:“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教學中敘述性語言的運用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做主,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即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有權威的政府,才能讓人民真正享有富裕、民主、文明的生活。
以上案例以自然、平淡的語言說明“人民民主專政”國家體制下政府的職能職責,目的在于清楚、完整表達政府的主要職能。
案例2:“誠信是金:恪守誠信的事件展示”——教學中敘述性語言的運用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霸谖业馁~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后,有你一份好處?!彼麑Φ曛髡f。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地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钡曛骰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并滿懷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我今后會常來!”
(四)描述性語言
描述性語言是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事件、事物的過程、現(xiàn)狀、內容所使用的教學語言。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描述性語言的運用針對的對象類似于敘述性語言,但其方式上采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描繪。其特點是形象生動、條理清楚,語調和語速會隨內容起伏而變化。
案例1:“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導入語中描述性語言的使用
2008年,我們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收獲著不少喜悅,有這樣一個人總與我們同在,他就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雪災中有他親切的呼喚,地震中有他細致的關懷,奧運會上有他自豪的身影,毒奶粉事件中有他憐惜的眼神。他曾這樣說:“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苯裉觳皇莵碜鰷乜偫淼膶n}演講的,因為他的角色代表了中國政府,所以,他的所為也展示出中國政府的相關職能。
以上案例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溫總理為民著想、為民服務的形象,并借助這個形象的刻畫感性反映政府職能的內容,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易于引起學生繼續(xù)學習探究的興趣。
案例2:“聯(lián)系的客觀性”——故事導入語中描述性語言的使用
古時候有個人,他巴不得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一些,天天到田里去看,可是一天、兩天過去了,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并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高。”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只見他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直累得筋疲力盡。他回到家一邊喘氣一邊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他兒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五)評述性語言
評述性語言是教師針對某一教學內容、觀點鮮明地進行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和情感的教學語言。這類語言的使用具有針對性強、觀點鮮明、條理清楚、思路清晰的特點。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觀點鮮明、態(tài)度明確的語言表達,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案例1:“誠信是金:恪守誠信”——名人事件評述中評述性語言的運用
小男孩踢碎了鄰居的玻璃,承擔起了賠償?shù)呢熑危龅搅藢κ仑撠?;通過打工掙錢還了父親的12.5美元,信守了對父親的承諾,恪守了對人守信。這是小男孩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的誠信的要求——對事負責、對人守信。
以上案例教師明確表明自己贊同的立場,并對事件進行旗幟鮮明的評述:小孩踢碎鄰居玻璃——應賠——這是對事負責;小孩打工掙錢還父親——有借有還——這是信守對父親的承諾。教師這樣的評述語言是對學生“誠信”觀念與行為的導向。
案例2:“呼喚和平、渴望發(fā)展的歷史潮流:紐蘭外交觸礁看美‘世界警察’嘴臉”事件評述
2012年9月,中日兩國因釣魚島問題關系緊張。9月初,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紐蘭在記者見面會上,被重慶小伙冉維沉穩(wěn)追問,以至于一會兒釣魚島問題“美國不站隊”,一會兒“適合《美日安保條約》”,其前后矛盾的語言,暴露了美國在亞洲插手別國事務,復雜國際問題,不利于國際問題和平解決的事實。世界和平需要大家維護,當事國需要從和平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處理國家間的問題,其他國家也應該從世界和平角度來對待問題。美國在此問題上表態(tài)矛盾,只會復雜國家間矛盾,影響世界和平。
與之相關的還包括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判的語言,是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褒貶抑揚態(tài)度的表述。要求實事求是,講求原則,褒貶適度,講究分寸,要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態(tài)度要誠懇,語氣要溫和,表情要慈祥,嚴禁使用不文雅的語言。
(六)抒情性語言
抒情性語言是教師在教學中充滿情感表達的教學語言。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情緒感染法在運用中常常采用抒情性語言,目的在于以情感人、以情動人。
案例1:“誠信是金”——情感共鳴與升華環(huán)節(jié)抒情性教學語言的運用
在背景音樂聲中,師生齊誦《誠信之約》
我們祝愿 誠信的種子 播撒荒蕪的心田
我們期盼 誠信的利劍 斬斷欺瞞的鎖鏈
我們牢記 古往今來 那些誠信的教導
我們神往 茫茫人間 那些誠信的榜樣
我們呼喚 彼此誠實 一清如水
我們呼喚 與人和睦 言行相稱
我們承諾 對家庭盡孝 對社會負責
我們承諾 對朋友忠誠 對世人關愛
師生在充滿感情的齊誦中相互感染,并在內心中許下承諾“對家庭盡孝、對社會負責、對朋友忠誠、對世人關愛”。教育的藝術性體現(xiàn)出來。
案例2:“誠信是金”——結語環(huán)節(jié)抒情性教學語言的運用
同學們,下面這個作業(yè)老師希望你們能用一生的時間去完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如一棵蔥郁的大樹,屹立在天地之間!在這棵誠信樹上結出善良正直、言行一致、實事求是、坦坦蕩蕩的優(yōu)質果實。我們要主動拿掉投機取巧、不負責任、損人利己、不講信用的劣質果實,奉獻給人們健康、陽光的果實。
三、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口語的運用要求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與信息傳遞,教師教學口語往往是多種教學語言的綜合使用,既要反映教師思路清晰、用語準確,又要反映教師教學口語的幽默風趣、富有內涵和感染力,還要反映師生交流的對象性和相互啟發(fā)性。所以,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口語的運用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路清晰、科學準確、簡潔流暢
這是教師教學口語運用的基本要求。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不管是認知類教學、情緒感染類教學還是活動體驗的組織,都要求教師語言表達邏輯思路清晰,所用觀點、術語科學準確,原理闡述、事件說明簡潔流暢,以保證師生間信息傳遞準確。
(二)幽默風趣、富有內涵、深意和感染力
這是中學思想政治(品德)課程情意目標實現(xiàn)對教師教學語言的要求。我們說知識體系的構建需要嚴謹?shù)耐评?、論證,而情感共鳴的產生、信念的樹立不是靠簡單的說教實現(xiàn)的,從教師口語運用來看,它依靠的是富有內涵、深意和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彰顯教育藝術的魅力,才能對學生產生情意影響。
(三)對象性與交流性
這是中學思想政治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教師口語雖有多種類型和運用要求,但是其對象性和交流性是教師教學語言運用的根本要求。語言一旦缺乏對象性和交流性,就失去了它的工具性。所以,對象性與交流性是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
(四)靈活性與綜合性
靈活性與綜合性要求是教學口語運用的靈魂。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語言運用雖然有類別、有規(guī)則,但并不死板,就像課堂教學雖有教學方案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樣,在活躍多變的課堂中,教學口語的靈活性與綜合性是有效發(fā)揮其功能的保障。同時,教學口語的靈活運用,恰恰反映了課堂教學中師生動態(tài)的思想互動、信息交流,映襯出整個課堂的生動、活潑。所以,教師課堂教學語言也要講究靈活性與綜合性。
第二節(jié) 教學口語技能訓練
當前,師范生教學口語表達普遍存在著音量不夠、語速不當,缺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缺乏對象性和交流性,重講不重聽等現(xiàn)象??谡Z表達能力如何既有思維活動的參與,也有語言技術的影響,還有口語表達經驗的問題。一個疏于上臺的師范生,要能在幾十雙眼睛的注視下自如地講一堂課,不是易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練習形成的。針對教學口語形成過程的特點和師范生教學口語的現(xiàn)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教師教學口語技能訓練應堅持以下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口語訓練的基本要求
(一)多上講臺實踐,增強位置感和角色意識
不同場合、不同環(huán)境,陌生感會局限人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師范生多以學生身份坐在講臺下邊聽老師講,即使有機會上講臺,也是回答老師的問題,被動者都想快點走下講臺,回到學生位置上去。當換位在講臺上以教師身份與學生交流時,其陌生感會讓他手足無措,也會盼望快點完成任務,早點下臺。于是,音量小聽不清,語速快、前言不搭后語,沒站好就說、沒說完就走,抓耳撓腮、兩眼不敢正視同學們等情況就出現(xiàn)了。所以,師范生教師教學口語訓練的第一步就是熟悉講臺視野和講臺布局,熟悉正視幾十位學生自如地思維和交流。
(二)從讀到講,增強教師口語的規(guī)范和表情達意的準確
教師教學口語不同于一般的與人交流,它要講究遣詞造句的科學、準確,語義、情感表達恰當。初上講臺的師范生有的不注重規(guī)范性地講,口語化太突出,缺乏應有的學科、學術規(guī)范,甚至影響教學科學性;有的注重了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但教材味道太濃,還沒有轉化為教學語言,甚至語言表達上也是一個音調、一個節(jié)奏,聽起來很累,讓聽者難以抓住所講內容的核心。所以,師范生教師口語訓練中,需要將各種教學語言類型從讀到講,且規(guī)范性地講,才能做到教學語言簡練、規(guī)范、科學、易聽易懂。
(三)在演講和辯論中練講,增強教學口語的感染力、對象性和目的性
中學思想政治課不僅思想性鮮明,而且信息廣,課程內容綜合性強;同時,這門課程還與社會現(xiàn)實、學生成長現(xiàn)實緊密結合。所以,課程教學中要求老師必須價值判斷明確,思想引導正確。而初上講臺的師范生教學口語往往對象性、交流性欠缺,應對學生問題臨場經驗、水平不足,使得課堂教學交流性、目的性不夠,價值判斷和思想引導力必然受影響。
教師教學口語的運用,目的在于與學生準確進行信息溝通、思想交流、渲染氣氛、形成情感共鳴。演講的突出特點在于感染力強,通過加強師范生演講技能的訓練,特別有助于增強師范生課堂教學中語言的感染力。而辯論的突出特點是交鋒性強,在辯論技能的訓練中,特別有助于師范生課堂教學論證性、評述性思維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增強講的對象性、交流性和目的性。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在教師口語訓練中,還要借助演講、辯論技能技巧的練習,提高教學口語交流能力。
(四)教學口語訓練遵循循序漸進、反復實踐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教學口語訓練中,每一項目均要遵循循序漸進、反復實踐的基本要求。例如:教學口語各項目的練習遵循由讀到講的訓練過程?!白x”,有對內容理解的由“生”到“熟”的過程;“講”,有由照稿子講到照提綱講,再到脫稿講的過程。所以,教學口語技能的提高,項目之間和項目內部都要講究循序漸進、反復實踐。
同時,教師口語技能訓練還講究針對師范生個體差異,反復實踐,解決個別環(huán)節(jié)的矛盾。雖然技能訓練項目間的先起后繼關系,要講究訓練的循序漸進性,但是,技能訓練中單個項目的獨立性,也使我們可以根據(jù)個人技能現(xiàn)狀,反復實踐,有重點地解決個體的單個項目的問題。例如:有的同學語言感染力不強,可以在演講方面狠下工夫,提高教師教學語言的感染力;有的同學語言的針對性不強,可以在辯論方面下工夫,提高教學口語的針對性和目的性等??傊瑥暮暧^角度來看,教師教學口語的訓練在讀、辯、講結合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進行;從具體訓練對象和項目來看,又要講究反復實踐。
二、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口語訓練的內容與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教師教學口語技能的訓練,通常借助讀、辯、講技能訓練來提高。其中,“讀”是基礎,“演講”和“辯論”是重要環(huán)節(jié),“講”是目的和核心。借助“讀”的練習,可以提高師范生不同文體口語的表意能力;借助“演講”“辯論”技能技巧的練習,可以提高師范生教學口語的感染力和對象性;而“講”,則是根據(jù)思想政治學科特點,運用教學口語技能,準確達意,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并提升教師教學口語技能。
具體訓練內容和方法如下:
(一)讀
“讀”,是根據(jù)不同的語言文字資料,借助語音、語調、語氣、語速、情感等變化,準確表情達意。要求發(fā)音正確,語言流暢,朗讀中準確運用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增強語言的可接受性。
1.訓練內容與要求
選擇敘述性、評述性、論證性、描述性、解釋性、抒情性教師口語材料;經典教案、演講詞、辯論詞各一篇,把各種教師口語類型和表現(xiàn)形式特點表達出來。材料內容與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內容相結合。
該項訓練重在練習各種教師口語類型和形式的表達技能技巧,并在練習中體會教師口語表達藝術。要求:
(1)語音標準,語言流暢,音量適中,語速恰當;
(2)語氣、語調表現(xiàn)適度,輕重緩急、抑揚頓挫運用恰當;
(3)情感表達符合所選內容語言特點;
(4)語言表達易于聽者接受。
2.訓練方法與步驟
(1)聽朗讀錄音,小組研討口語表達技巧和效果;
(2)模仿朗讀材料,體會語言表達藝術;
(3)熟悉所選取的各種口語類型的朗讀材料,并練習;
(4)小組為單位,反復練習(微格實驗室反復練習);
(5)小組研討,個人不斷修正提高技能。
具體訓練內容、步驟與方法見表2.1:
表2.1 “讀”的訓練內容、步驟與方法
(二)講
“講”,是教師借助教學口語將內化后的事物、過程表達出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和分享的活動方式。要求用語精煉,遣詞造句通俗易懂,邏輯嚴密,層次清楚,分析透徹,語言具有啟發(fā)性、對象性和目的性。
1.訓練內容和要求
訓練中學生“講”的技巧要能運用,必須對所講內容熟悉,心中有數(shù),胸有成竹。所以,在訓練中,選擇從最熟悉的內容開始練習,逐步掌握技巧,再到思想政治學科內容練習。在組織“講”的訓練內容素材中,通常采用由自我介紹、假期見聞、身邊的人和事、事件評論等生活內容開始,到思想政治(品德)教學內容;所講內容從3~5分鐘的單項主題練習,到一節(jié)課內容練習。
要求:
(1)語音標準、語言流暢,音量適中,語速恰當;
(2)正確使用本學科名詞術語;
(3)遣詞造句通俗易懂,沒有口頭禪和多余的語氣助詞;
(4)邏輯嚴密,層次清楚;
(5)語氣、語調表現(xiàn)適度,輕重緩急、抑揚頓挫運用恰當;
(6)語言表達易于聽者接受。
2.訓練方法與步驟
(1)寫出所講內容祥稿。
(2)擬出講授提綱。
(3)個人課下反復練習,遵循由讀祥稿到看提綱講,再到脫稿講的練習過程。
(4)小組為單位,課下反復練習,結合微格實驗室練習。
表2.2 “講”的訓練方法與步驟
(三)演講
演講,是教師教學口語練習的重要形式,其邏輯嚴密、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特點,是中學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口語練習的重要支撐。演講技能技巧的練習有助于提升教師教學口語技能。
1.訓練內容與要求
師范生演講技能的訓練主要借助以下三個內容來進行,即演練經典演講詞、自我介紹(或給定主題)演講、抽題即興演講。
要求:
(1)準確運用演講技巧,體現(xiàn)口語特色;
(2)邏輯嚴密、層次清楚;
(3)語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2.訓練方法與步驟
訓練中堅持循序漸進、個人與小組結合的原則進行。具體訓練方法與步驟見下表:
表2.3 演講技能訓練方法與步驟
(四)辯論
辯論,也是教師教學語言練習的形式之一。在辯論中,要求辯手積極調動生平所學、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分析問題的透徹精辟度,是一個政治教師教學中應該具備的;而辯手語言表達中的準確性、針對性和目的性,也是教師口語技能練習的重點。
1.訓練內容與要求
師范生辯論技能的訓練內容可以從兩方面來進行,即經典辯論詞演練、主題辯論。
要求:
(1)準確運用辯論技巧,體現(xiàn)辯論語言特色;
(2)邏輯嚴密、層次清楚;
(3)語言論證性強,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2.訓練方式和步驟
師范生在對抗中練習辯論技能。具體方式和步驟見表2.4:
表2.4 辯論技能訓練方法與步驟
思想政治教師口語技能是在多說多練中提升的,讀、講、演講、辯論是教師口語常用的練習形式,其中,“讀”是教師教學口語表達技能訓練的基礎;“講”是目的;而“演講”與“辯論”技能的訓練則是增色“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手段。同時,在遵循整體教學口語技能訓練步驟的基礎上,師范生還可以根據(jù)個人口語表達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附錄
資料1: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2]
普通話水平測試(PSC:PUTONGHUA SHUIPING CESHI)是對應試人運用普通話的規(guī)范程度的口語考試。全部測試內容均以口頭方式進行。普通話水平等級分為三級六等,即一、二、三級,每個級別再分出甲乙兩個等次;一級甲等為最高,三級乙等為最低。普通話水平測試不是口才的評定,而是對應試人掌握和運用普通話所達到的規(guī)范程度的測查和評定,是應試人的漢語標準語測試。應試人在運用普通話口語進行表達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語音、詞匯、語法規(guī)范程度,是評定其所達到的水平等級的重要依據(jù)。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于1997年頒布了《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試行),共分三級六等。教師必須要達到二級標準。具體的等級標準如下:
一級:
甲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語音標準,詞匯、語法正確無誤,語調自然,表達流暢。測試總失分率在3%以內。
乙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語音標準,詞匯、語法正確無誤,語調自然,表達流暢,偶然有字音、字調失誤。測試總失分率在8%以內。
二級:
甲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聲韻調發(fā)音基本標準,語調自然,表達流暢。少數(shù)難點音(平翹舌音、前后鼻尾音等)有時出現(xiàn)失誤,詞匯、語法極少有誤。測試總失分率在13%以內。
乙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個別調值不準,聲韻母發(fā)音有不到位現(xiàn)象。難點音較多(平翹舌音、前后鼻尾音、邊鼻音、fu—hu、z—zh—j、送氣不送氣、i—u不分,保留濁塞音、濁塞擦音、丟介音、復韻母單音化等),失誤較多。方言語調不明顯。有使用方言詞、方言語法的情況。測試總失分率在20%以內。
三級:
甲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聲韻調發(fā)音失誤較多,難點音超出常見范圍,聲調調值多不準。方言語調較明顯。詞匯、語法有失誤。測試者失分率在30%以內。
乙等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聲韻調發(fā)音失誤較多,方言特征突出。方言語調明顯。詞匯、語法失誤較多。外地人聽其談話有聽不懂情況。測試總失分率在40%以內。
資料2: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3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fā)表的著名演講[3]
我有一個夢想
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們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會。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它之到來猶如歡樂的黎明,結束了束縛黑人的漫漫長夜。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100年后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天我們在這里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之于眾。
就某種意義而言,今天我們是為了要求兌現(xiàn)諾言而匯集到我們國家的首都來的。我們共和國的締造者草擬憲法和獨立宣言的氣壯山河的詞句時,曾向每一個美國人許下了諾言,他們承諾給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剝奪的權利。
就有色公民而論,美國顯然沒有實踐她的諾言。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圣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我們不相信,在這個國家巨大的機會之庫里已沒有足夠的儲備。因此今天我們要求將支票兌現(xiàn)——這張支票將給予我們寶貴的自由和正義的保障。
我們來到這個圣地也是為了提醒美國,現(xiàn)在是非常急迫的時刻?,F(xiàn)在絕非侈談冷靜下來或服用漸進主義的鎮(zhèn)靜劑的時候?,F(xiàn)在是實現(xiàn)民主的諾言的時候。現(xiàn)在是從種族隔離的荒涼陰暗的深谷攀登種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時候,現(xiàn)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兒女開放機會之門的時候,現(xiàn)在是把我們的國家從種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來,置于兄弟情誼的磐石上的時候。
如果美國忽視時間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決心,那么,這對美國來說,將是致命傷。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1963年并不意味著斗爭的結束,而是開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氣就會滿足;如果國家安之若泰,毫無反應,這些人必會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權利,美國就不可能有安寧或平靜,正義的光明一天不到來,叛亂的旋風就將繼續(xù)動搖這個國家的基礎。
但是對于等候在正義之宮門口的心急如焚的人們,有些話我是必須說的。在爭取合法地位的過程中,我們不要采取錯誤的做法。我們不要為了滿足對自由的渴望而抱著敵對和仇恨之杯痛飲。我們斗爭時必須永遠舉止得體,紀律嚴明。我們不能容許我們的具有嶄新內容的抗議蛻變?yōu)楸┝π袆印N覀円粩嗟厣A到以精神力量對付物質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現(xiàn)在黑人社會充滿著了不起的新的戰(zhàn)斗精神,但是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為我們的許多白人兄弟已經認識到,他們的命運與我們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他們今天參加游行集會就是明證。他們的自由與我們的自由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不能單獨行動。
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保證向前進。我們不能倒退。現(xiàn)在有人問熱心民權運動的人,“你們什么時候才能滿足?”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難以形容的野蠻迫害,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只要我們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軀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車旅館和城里的旅館找到住宿之所,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動范圍只是從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小貧民區(qū)轉移到大貧民區(qū),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個黑人不能參加選舉,只要紐約有一個黑人認為他投票無濟于事,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不!我們現(xiàn)在并不滿足,我們將來也不滿足,除非正義和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
我并非沒有注意到,參加今天集會的人中,有些受盡苦難和折磨,有些剛剛走出窄小的牢房,有些由于尋求自由,曾在居住地慘遭瘋狂迫害的打擊,并在警察暴行的旋風中搖搖欲墜。你們是人為痛苦的長期受難者。堅持下去吧,要堅決相信,忍受不應得的痛苦是一種贖罪。
讓我們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亞拉巴馬去,回到南卡羅來納去,回到佐治亞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回到我們北方城市中的貧民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居住區(qū)去,要心中有數(shù),這種狀況是能夠也必將改變的。我們不要陷入絕望而不可自拔。
朋友們,今天我對你們說,在此時此刻,我們雖然遭受種種困難和挫折,我仍然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國的夢想中的。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xiàn)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yōu)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亞拉巴馬州能夠有所轉變,盡管該州州長現(xiàn)在仍然滿口異議,反對聯(lián)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將能與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攜手并進。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滿照人間。
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我懷著這種信念回到南方。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yōu)美交響曲。
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禱,一起斗爭,一起坐牢,一起維護自由;因為我們知道,終有一天,我們是會自由的。
在自由到來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兒女們將以新的含義高唱這支歌:“我的祖國,美麗的自由之鄉(xiāng),我為您歌唱。您是父輩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驕傲,讓自由之聲響徹每個山岡。
“如果美國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這個夢想必須實現(xiàn)。讓自由之聲從新罕布什爾州的巍峨的崇山峻嶺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紐約州的崇山峻嶺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科羅拉多州冰雪覆蓋的落基山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加利福尼亞州蜿蜒的群峰響起來!不僅如此,還要讓自由之聲從佐治亞州的石嶺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田納西州的望山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每一片山坡響起來。
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每一個大小村莊、每一個州和每一個城市響起來時,我們將能夠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上帝的所有兒女,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耶穌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將手攜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靈歌:“終于自由啦!終于自由啦!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于自由啦!”
資料3:辯論賽流程與基本規(guī)則[4]
一、比賽流程
執(zhí)行主席致開場詞,簡要介紹賽況、賽程和比賽規(guī)則,即進入本場比賽。
1.執(zhí)行主席介紹辯題、正反雙方代表隊和評判團成員情況,并開始比賽。
2.雙方自我介紹(共2分鐘)
先由正方進行自我介紹,再由反方進行,時間各1分鐘。
3.開篇立論(陳詞階段)(共6分鐘)
先由正方一辯進行立論,再由反方一辯立論,雙方時間為3分鐘(2分30秒時短促鈴鐺聲提醒,結束為長鈴鐺聲)。
4.攻辯階段(共12分鐘)
A.由正方二辯選擇反方二辯或者三辯進行攻辯,時間為3分鐘。
B.由反方二辯選擇正方二辯或者三辯進行攻辯,時間為3分鐘。
C.由正方三辯、反方三辯重復上述步驟(一方兩攻辯手可以重復選擇對方同一辯手進行攻辯)。選擇對手完畢后,由攻辯方向對方提問,由對方作答。攻方只能提問,反方只能回答,每輪攻辯限時3分鐘(2分30秒時舉旗提醒,結束為揮旗,若辯手還未停止,由主持人提醒)。在每個攻辯階段中,攻辯雙方不能中途換人,攻守雙方站立進行。
5.攻辯小結(共4分鐘)
由正方一辯進行攻辯小結,再由反方一辯進行攻辯小結,時間各2分鐘(1分30秒時舉旗提醒,結束揮旗,若辯手還未停止,由主持人提醒)。
6.自由辯論(共8分鐘)
由正方開始自由辯論,雙方每次一人輪流發(fā)言,不可由同一方連續(xù)發(fā)言,每方分別計時4分鐘。在一方時間到后,可以由時間未到的一方四位辯手自由發(fā)言直到時間用盡,也可以由時間未到的一方放棄時間結束自由辯論(3分30秒時舉旗提醒,結束為揮旗,若辯手還未停止,由主持人提醒)。
7.總結陳詞(共8分鐘)
先由反方四辯進行總結陳詞,再由正方四辯進行,時間各4分鐘(3分30秒時舉旗提醒,結束為揮旗,若辯手還未停止,由主持人提醒)。
8.執(zhí)行主席請評判團退席評議和裁決。
9.場外觀眾與選手交流階段:時間為4分鐘(不計入比賽分數(shù)),正反雙方的拉拉隊員和場外可針對本場比賽的論題對任意一方的辯手予以提問,相應的辯手是否回答,由執(zhí)行主席予以裁決。
10.執(zhí)行主席邀請本場評判團代表分析賽情,作評判發(fā)言。
11.執(zhí)行主席宣布本場比賽的“優(yōu)秀辯手”和“獲勝代表隊”名單。
12.執(zhí)行主席宣告本場比賽結束,有序退場。
二、自由辯論規(guī)則
1.自由辯論時間總共為8分鐘,每隊各占4分鐘。
2.自由辯論必須交替進行。當自由辯論開始時,先由正方的任何一位隊員起立發(fā)言完畢后,反方的任何一位隊員應立即發(fā)言,雙方依次輪流發(fā)言,直到雙方時間用完為止。
3.在自由辯論時間里,每位辯論隊員的發(fā)言次序、次數(shù)和時間均不受限制。
4.當一隊的發(fā)言時間只剩30秒時,會有鈴鐺聲提示,當該隊的發(fā)言時間用完時,用鈴鐺聲警示,該隊應立即停止發(fā)言。
5.如果一隊的發(fā)言時間已用盡,另一隊還有時間,則該隊的一名和多名可以繼續(xù)發(fā)言,直到該隊的時間用完為止。
辯論員應充分利用自由辯論這段時間,簡潔明了地加強自己的論點,反駁對方論點。如進行空洞無物的進攻,有意回避對方的質詢,發(fā)生言語混亂,將影響到該隊成績。
三、評分標準
每名辯手的評分標準(100分):
1.論據(jù)內容豐富,引述資料充實、恰當。滿分20分。
2.論證的邏輯性、說服力強。滿分20分。
3.普通話標準,語言的表達流暢,有文采、有幽默感。滿分20分。
4.機智、辯才、反駁和反應能力強。滿分20分。
5.舉止、表情大方、得體,風度佳。滿分10分。
6.各院的宣傳情況、評委情況以及辯題采用情況。滿分10分。
即:A.每名隊員滿分是100分,四名隊員相加即400分;
B.若全體隊員整體配合,則設團體協(xié)作精神100分;
所有辯論隊員在比賽中必須尊重執(zhí)行主席和對方辯友。參賽時可以自備卡片、小紙條,但切忌通篇宣讀。
四、評判程序
(一)比賽結束后,評判團成員先將評分表的有關事項逐項填好,然后退場進行評議、交流并裁決。
1.評委們將各隊隊員的單項分數(shù)相加,計算出每名隊員和每個代表隊的得分,同時結合雙方辯手在場上的表現(xiàn),評出“優(yōu)秀辯手”和“獲勝代表隊”,并填于評分表上。
2.評判團集體推選一名評委分析賽情,并作評判發(fā)言。
3.將含有本場比賽“優(yōu)秀辯手”和“獲勝代表隊”名單的評分表交于主持人(即執(zhí)行主席)。
4.主持人(即執(zhí)行主席)宣布本場比賽的“優(yōu)秀辯手”和“獲勝代表隊”名單,宣布進入下一場比賽的代表隊名單,并宣布本場比賽結束。
(二)總決賽后,評出辯論賽“最佳辯手”和“優(yōu)秀代表隊”,評判團具有最高權威,各代表隊應尊重評判團的決定。
資料4:國際大專辯論賽目錄[5]
續(xù)表
續(xù)表
續(xù)表
【注釋】
[1]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學技能訓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95-96.
[2]百度百科:普通話水平測試[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1049.htm.
[3]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DB/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4/05/content_2787080_1.htm
[4]辯論賽比賽規(guī)則[DB/OL].http://season.ouc.edu.cn./zthd/bianlunsai/cjge/blm/200905/25332.html.
[5]歷年國際大專辯論賽辯題整理(1993—2007)[DB/OL].http://www.douban.com/note/87003236/.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