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運動是技術、戰(zhàn)術與體能并重的項目,由于比賽時間長,以有氧代謝供能為主,無氧代謝為輔,隨著比賽的日趨激烈,無氧代謝比例有增長的趨勢。在技術、戰(zhàn)術和運動素質日趨提高和完美的同時,重視心理素質和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已是優(yōu)秀運動員的當務之急。
(一)比賽時間長
一場實力相當的女子三盤、男子三盤和單打比賽,可持續(xù)1~2個小時,但間歇很多。比賽規(guī)定:每局結束后要交換場地,并有休息時間,得分之間可以有間隙時間。另外,場地不同比賽的回合上差別比較大,因而真正的凈運動時間也是不同的。
(二)比賽跑動量大
跑動量與打法和場地性能有關。據統計,在單打實力相當的高水平比賽中,女子可達5000m左右,男子可達6000m以上。盡管隨著優(yōu)質場地的廣泛使用和羽毛球技戰(zhàn)術的發(fā)展,比賽的跑動量有減少的趨勢,但跑動的強度在增加,前后快速跑動,跨撲、跳躍動作在增加。
(三)擊球次數多
比賽中,拉吊戰(zhàn)術型的對手比賽總擊球次數可達千次以上;而在場地上,兩名網前進攻型的選手比賽,總的擊球次數僅數百次,攻擊力與擊球次數成反比。
羽毛球拍拍長不超過680mm,寬不超過230mm。高水平選手擊球時速可達200km多,抽球時速可達100km多,揮拍速度是很快的,一場比賽上千次的擊球,沒有良好的爆發(fā)力和力量耐力是不可能勝任的。
(四)心理素質要求高
羽毛球單項比賽不允許教練指導,運動員每處理一拍球都是在壓力下作出的,這就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優(yōu)秀羽毛球選手的心理特征一般表現為:對完成所建立的訓練及比賽目標有很強的責任感和堅定性;有克服在艱苦的訓練過程和比賽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的非凡的勇氣;情緒穩(wěn)定,對自己的實力充滿信心,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在大賽中不畏強手,敢于拼搏等。優(yōu)秀選手的心理素質既與個性特征有關,又是通過多年訓練和比賽逐步培養(yǎng)形成的。
(五)比賽無時限
羽毛球競賽方式要求選手具備長時間持續(xù)的工作能力,隨球忽快忽慢不停地移動擊球。但是,羽毛球運動要求的耐力素質不是長跑運動員所具備的周期性運動耐力素質,而是一種符合羽毛球運動特點的專門化速度耐力素質。耐久力很強的長跑健將,在羽毛球場上往往比羽毛球選手更快感到疲勞,因為長跑運動員習慣于持續(xù)的周期性運動,而優(yōu)秀的羽毛球選手則具備一種強度經常變化,并與速度和靈敏性緊密結合的專門性速度耐力。其變化幅度的大小,取決于競賽雙方選手的技戰(zhàn)術質量。
羽毛球比賽通常采用三局二勝制,先得到規(guī)定分數的一方為勝方,不受時間限制。大型比賽中,無論是單打還是雙打比賽,雙方選手實力相當,久攻不下的情況比比皆是,有時一個球的競爭就要打一百多拍,拿一分都非常不容易,一場比賽可能持續(xù)一個多小時,甚至兩個小時,雙方體力消耗巨大。這種發(fā)展趨勢,使比賽變得越來越艱苦,對選手身體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